博弈论有什么缺点(博弈论无用之用)

近日,小区旁的几个工地陆续开工,有建安置房的、建学校的、修路的,每天大大小小的各类工程车来来往往,占用了通往小区的唯一一条道路,很快就将原本就坑坑洼洼的路面压得更加残破不堪。不少业主的车还被钉子扎了好几次,业主们怨声载道,每天在群里发牢骚,骂骂咧咧,纷纷表示要拨打12345热线投诉,并相约改天一起去堵路,群情汹涌,大有一呼百应的势头。可到了那天,现场仅有寥寥数人,风萧萧兮等了个寂寞,那些在群里骂得最凶的人们,一个都不见。

这种行为,在阿纳尼什·乔杜里著的《对手靠谋算,你却靠运气:妙趣横生的博弈思维》书中被称为“搭便车”,指的是利用他人的贡献来获得利益。

“搭便车”反映了某些业主的心态:反正人那么多,总会有人去堵路的,事情能办成固然是极好的,坐收渔翁之利,事情没办成也无所谓,不过是维持现状而已,坏不到哪里去。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一群人排队买票,突然有人插队,这时候大家通常会怎么反应?排在前面的人看不到有人插队,就算看到了,也会觉得对自己没啥影响,不必理会。而排在比较靠后的人,大概会指望被插队的“那个人”站出来,“那个人”才是最有可能提出反对的,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而事实是,并不是每次被插队的“那个人”都会站出来表示反对,或不敢起冲突,或觉得无所谓。这种情况下,其他人通常更不会提出反对意见了,心想:你被直接插队都无所谓,那我还远着呢,我更无所谓了。

就这样,如果人人都指望他人对“插队”这件事表示反对,最终结果就是每个人都保持沉默态度。俗语中早有云,“一个和尚打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人成龙,三人成虫”,散兵游勇难成事,无组织无纪律,人越多越办不成事。

书中认为这是一种社会困境,如果人人都是自利的,只关心自己的福祉,那么人人都会“搭便车”,都不会为了大家的利益去做出贡献,哪怕意识到大家的境况变差了,比如被插队、小区交通路面被破坏,也没有人愿意做出改变的行为,这种情况就叫“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术语,它指的是在博弈中出现这样的局面: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只要其他人不改变策略,他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状况。

是不是不太好理解?通俗地讲,就是:要死大家一起死。

举个例子,上周某学院要采购一台设备,邀请我司参加产品竞价招标,价低者得。我准备好投标资料,去到现场,发现还有4家友商,心里一咯噔,这是要将价格战进行到底啊。果不其然,在多次报价的环节,除了我由于只象征性降了一点点而被淘汰出局之外,其他友商们则纷纷大幅降价,你降一万,我降三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最后的中标价已然接近成本价。按照甲方的回款条件,简直就是赔本赚吆喝。

在这个案例中,每个人采取的策略都是降价,最终导致的局面是都降到成本价附近,这个时候,再降价就要亏本,涨价则认输出局,谁也不敢动,达到了一种均衡局面,这便是纳什均衡,常出现在需要做战略决策的时候。

什么是战略决策?书中提到:

战略决策的含义是什么呢?它意味着,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决定要做的事情会影响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福祉;反过来,其他人的所作所为也会对我们自己的福祉产生重大影响。

换句话说,你做的决策,会影响到别人,所以你不能自己拍脑袋就下决定,而是要考虑对方会如何应对,进而调整你的决策,这就是战略决策。

就比如上面的降价案例,你要降多少?你降1000,对方降1500,怎么办?你在猜对方的牌,对方也在猜你的牌,你们之间采取的战略是一种互动的联动关系,因敌制宜。

田忌赛马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田忌与齐王赛马,他若是老老实实以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必输无疑。好在他听从了孙膑的建议,调整了出马的顺序,才赢得了赛马。

这是战略决策,也是博弈思维。博弈论本身是一套工具,用于理解人们在博弈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战略决策。比如书中有一个工具叫收益矩阵,它可以表述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关系。

以书中的囚徒困境为例,警方捉了两名犯罪嫌疑人邦妮和克莱德,分别关押在不同的房间里,然后分别对两人说:告发对方,你就可以走,而对方要坐10年牢,反之,若对方告发你,你将坐10年牢,他则获得释放,如果两人都不告发对方,则每人只坐1年牢,如果两人都告发对方,两人各坐5年牢。

用收益矩阵来表述这个博弈,如下图:

博弈论有什么缺点(博弈论无用之用)(1)

囚徒困境-收益矩阵

我们假设他们是理性的,那么试问,他们会怎么做,才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战略决策?

以邦妮为例,她需要考虑克莱德可能采取的每一个行动,以便做出最佳的应对策略:

1、如果克莱德告发她,那么她最好的策略是告发克莱德,否则她会坐10年牢。

2、如果克莱德不告发她,那么她最好的策略也是告发克莱德,因为这样她可以不用坐牢。

无论克莱德采取什么行动,邦妮最好的应对策略都是选择告发对方,同样的,克莱德也是如此。

通过收益矩阵,能帮助你理性分析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战略决策。

当然了,博弈论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自虑偏好者,一切以自身利益为最大化去做决策。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往往比案例更复杂,因为并非人人都是理性的。所以你会发现,用博弈论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有时候并不太管用,但它能塑造你的理性思维。看似无用,却有大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