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

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日。

由国家电影局策划组织的“迎接党的二十大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正式启动。细数20部优秀国产影片中,有7部是由香港电影人担任或部分担任导演的作品,它们是《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红海行动》《中国医生》《中国机长》《攀登者》《夺冠》,这些电影皆是近年来票房、口碑兼具的佳作,徐克、刘伟强、林超贤、李仁港、陈可辛等香港电影人投身“新主流电影”创作,不仅个人事业再攀高峰,也创造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新高潮。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1)

1 北上求发展

改革开放后,内地和香港之间的电影合作也慢慢开始。1983年,香港导演李翰祥拍摄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部影片,北京电影制片厂是内地合作方,刘晓庆、陈烨、周洁、张铁林等与梁家辉合作。当年影片公映后,万人空巷。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2)

1992年,陈凯歌拍摄改编自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同名小说的《霸王别姬》,由张国荣、张丰毅主演。该片获得第4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这也是华语电影唯一一次获此奖项。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3)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彼时香港电影市场正处于萧条期,由于录像带市场的没落,东南亚市场尤其是台湾市场对于香港电影需求开始减少,港片的拍片量开始下降,再加上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来袭,让本就困难的香港电影市场雪上加霜。此时,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吴宇森、林岭东等开始往好莱坞发展,而有战略眼光的香港电影人,则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内地市场。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4)

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武侠片《英雄》全国公映,在内地取得了2.5亿元的惊人票房。这一年,内地电影市场的总票房只有9亿元。《英雄》由香港电影人江志强担任制片人,武术指导是香港著名武术指导程小东,演员包括张曼玉、梁朝伟、甄子丹、李连杰、章子怡、陈道明等,被张艺谋称为是“不可复制的阵容”。

2003年,中国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成为香港电影跟内地市场接轨合作的“新引擎”,也拉开了香港电影人集体“北上”的序幕。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5)

2004年12月23日,周星驰执导的功夫片《功夫》在内地公映,最终取得了1.73亿元的票房。在香港,该片虽然只取得了6128万港元的票房,但这个成绩已经排在了香港电影本地单片票房的历史第3名。

随着电脑特效的普及和制作成本的上升,香港电影仅靠香港市场显然无法收回成本,而内地巨大的电影市场威力逐渐显示出来。《功夫》的出品方是内地的华谊兄弟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周星驰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内地市场。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6)

2008年和2009年,由吴宇森执导的古装战争片《赤壁》(上下)在内地公映,演员阵容集中了梁朝伟、张震、张丰毅、胡军、林志玲等众多明星,两部影片一共取得了5.8亿元的票房。《赤壁》完成了吴宇森执导历史战争题材电影的心愿。

‍2009年,内地的总票房已经达到了62亿元。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7)

杜琪峰、徐克、成龙等香港电影人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内地市场。从2007年开始,杜琪峰执导的电影中,大部分都有内地演员参演,比如《蝴蝶飞》(2007年)中的李冰冰,《铁三角》(2007年)中的孙红雷,《单身男女》(2010年)中的高圆圆。

成龙在2007年拍摄了《尖峰时刻3》后,逐渐将事业的重点放到了内地市场。2010年,他跟内地导演丁晟第一次合作,主演了《大兵小将》;2011年,他联合内地导演张黎,执导了《辛亥革命》。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8)

2010年,成龙投资的耀莱国际影城五棵松店在北京开业,该店曾长期占据内地单家影院年度票房冠军的宝座。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9)

徐克导演在2005年执导了武侠片《七剑》,由孙红雷、张静初主演,开启了跟内地演员的合作。2010年,徐克跟华谊兄弟合作,执导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011年,他跟博纳合作,执导了《龙门飞甲》,两部影片都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2 磨合到融合

2012年12月21日,王晶执导的《大上海》在内地公映,影片阵容集中了周润发、洪金宝、黄晓明、袁泉、袁立等演员。

这一年,内地电影市场的总票房已达到了171亿元。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10)

这一年的12月12日,由徐峥执导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一炮而红,最终取得了12.67亿元的高票房,成为当时内地电影市场历史票房冠军,内地电影市场的威力开始显现。

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人开始进入内地发展。

成龙在这期间拍摄了《十二生肖》《天降雄狮》《铁道飞虎》等多部影片,他每部电影的票房都稳定在5到10亿元之间,成为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11)

徐克拍摄了《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智取威虎山》《西游伏妖篇》《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都取得了很不错的票房。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12)

2013年,林超贤拍摄了由彭于晏主演的《激战》;2014年,他执导了《魔警》和《破风》两部影片,但票房都在1亿元左右。2016年,他跟博纳合作,执导了《湄公河行动》,他的导演才华才迸发出来。该片取得了11.86亿元的票房。2018年,他执导的《红海行动》,取得了36亿元的惊人票房。

周星驰在2013年拍摄了《西游降魔篇》,由黄渤、舒淇等主演,取得了12.46亿元的票房。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13)

2016年,他执导的《美人鱼》取得了33.19亿元的高票房,创造了当时内地电影市场影史票房新纪录。

这期间,王晶和刘伟强合作,拍摄了《澳门风云》三部曲,票房大获成功,主演周润发的演员生涯也焕发出第二春。

2019年,内地的总票房是641亿元。香港电影几十年来积累的拍摄商业电影的经验和他们在适应观众喜好上展现出来的灵活性,开始有了用武之地。

徐克导演执导的《智取威虎山》,用一个香港商业枪战动作片的类型,来包装讲述一个孤胆英雄深入虎穴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

3 相互支持与学习

2020年至今,随着内地电影市场“新主流电影”风格和类型的成熟,香港电影人和内地电影人的合作更加紧密,也更加熟稔。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14)

徐克、刘伟强、林超贤等香港导演,跟博纳合作,分别推出了《中国医生》《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等影片,都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前者由徐克、陈凯歌、林超贤联合执导, 这种导演合作方式并不多见。两部影片的总票房加起来超过了90亿元,《长津湖》的票房更是高达57.75亿元,成为新的内地电影单片历史票房冠军。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15)

“香港电影人之所以能在内地干得风生水起,除了充分发挥香港电影工业的优势,更关键的是香港电影人认同内地的主旋律与价值观。”香港文联会长马逢国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这样说道。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16)

周星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说道,“以前,有内地的电影人对我说,你的电影里有些创意很好,很有启发,其实我这个创意,就是从另外一个内地电影中得到启发的。所以你看,我们的关系都是互相支持,互相学习。我希望香港的未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可以继续保持创新活力,我们一起努力去创造未来。”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17)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被视作促进整体发展的纽带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充分发挥香港影视人才优势,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加强电影投资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香港成为电影电视博览枢纽。曾培养了众多知名艺人的香港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今年首次在香港与内地同步招生。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18)

END

当下香港本土电影的审美趋向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19)

艺绽热门阅读文章

半期节目搭不起一个帐篷,“慢”综艺就能明着摆烂?

嗖的一声!周星驰、梁朝伟已经60岁了

真霸凌还是假噱头?宋丹丹在这档节目里被怼了

朱一龙演得不错,但《人生大事》尬到让人无语

资源咖?路人甲水平竟然演女一号!

本期作者、编辑:王金跃

本期监制:贾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