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常州合并是真的吗(无锡常州如能合并有利于两市未来发展)

在苏南地区很多土著居民心里,往往会有几个问题,例如:

无锡常州,还有合二为一的可能性吗?

83年无锡为何宁选宜兴也不选张家港?

如果无锡和常州可以重新整合,会带来什么样的发展能量?

接上文,笔者直接展开:

(一)常熟升地的失败导致苏南的区划变得很奇怪

如上文所写:

苏南经过多次区划调整后,到上个世纪70年代就相对稳定了,最后形成:苏州,无锡,常州三个省辖市,与之并行的是两个专区。

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当时虽然面积小,但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在省里的份量极高。

无锡常州合并是真的吗(无锡常州如能合并有利于两市未来发展)(1)

苏州专区和镇江专区

80年代全国统一大调整,江苏也同步启动设立地级市。

其实当时的最初规划是,苏南地区(不包括南京)计划要划成五个地级市,苏州专区和镇江专区撤销,下辖各县全部划入新成立的地级市。其中:

苏州市辖吴县,吴江,昆山。

常熟设市辖常熟县,张家港,太仓(有0520单独区号,当时有升地筹备工作组)

无锡市辖无锡县、江阴和宜兴。

常州市辖武进,金坛,溧阳。

镇江市辖丹徒,丹阳,扬中,句容

远离镇江的高淳、溧水,给了南京。

无锡常州合并是真的吗(无锡常州如能合并有利于两市未来发展)(2)

常熟原有升地级市的规划

最后,常熟升地没有成功,苏州最终一市取了两市的地盘。毕竟是老牌千年大府和巡抚驻地,向心力强,而常熟离心力不够。

当年很多传言说,是无锡不想要张家港,抢了常州的宜兴。这个就以讹传讹了——张家港从来不是为无锡准备的,而是为常熟的升地准备的。结果最后,全部变成了给苏州的“嫁妆”。

因为东面的县,全部有了归属。无锡市除了选无锡县之外,选择接壤的江阴也成了必然。向西,最后无锡要了飞地宜兴。

武进是常州市的附郭县,常州必取,而常州只得再向西发展,要了原属镇江专区的金坛,溧阳。

镇江从容地在镇江专区里要了三大一小四个县,剩下太远也太穷,通通把包袱交给南京。

最后的结果就是,苏南各市的形状都非常奇怪,尤其是无锡和常州两市,都有非常狭窄的地段,让人诧异。

因为这段历史,也因为江阴宜兴的归属,导致常州和无锡网友之间,争执不断。

无锡常州合并是真的吗(无锡常州如能合并有利于两市未来发展)(3)

张家港市

其实当初,如果一开始就不考虑常熟升地的话,那苏南四市的区划可能和今天会有极大的不同。

80年代时,无锡市经济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排前五,遥遥领先当时的南京和苏州。

当时极可能是:苏州辖吴江,昆山,吴县,太仓。无锡辖无锡县,常熟,张家港,江阴。而常州辖武进,宜兴,金坛,溧阳,镇江辖丹徒,丹阳,句容,扬中的格局。每个地级市各辖四县,且形状也会规整很多。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这个只能是笔者的想象了。

(二)无锡、常州如今的发展现状。

如今的无锡是全国数得着的地级强市,而常州也有实力挑战地级市前十强。

原来的一府之地,居然能培育出两大地级市十强,这也是全国罕见的。

重要的是,两市都是依靠产业立市的,在高水平的制造业上,都很有基础。

但是在交通和区位方面,两市纠葛很多。无锡市和常州市,陆地交错,各有钳制。常州的长江岸段和太湖水面,都被无锡极度压缩,而无锡的马山和宜兴被常州切断,是连续飞地。

锡宜城际、锡宜高速、盐泰锡常宜高铁等,都涉及跨市,多个工程,进度缓慢。更重要的是在省一级和国家层面的交通大干线上,两市在狭小的地面上,分歧明显。在过江通道问题上,在南北中轴高铁通道上,在南沿江高速和高速的线路上均如此——迁就了一个,另一个就会有极大的影响。

无锡常州合并是真的吗(无锡常州如能合并有利于两市未来发展)(4)

常州恐龙园

如果能够整合,则地理和交通上的问题,全部可以得到解决。

一来,无锡到宜兴,常州到江阴方向的地面交通可以完全打通。

二来,可以整合两地的长江(港口)和太湖沿岸资源(旅游),做好通江达湖的文章。

三来,可以从容规划开发两市的交接地带,雪堰等地可以从以前的缓冲地带,变成发展高地。很多特产(阳山水蜜桃)、旅游项目也可以跨市共享品牌。

四来,过江通道和国家干线高速、高铁可以走线更平顺。内部可以通过地铁网,城际铁路网,快速路网等整合。并且可以共享港口、机场等资源。

(三)锡常如果有机会整合回归,则利于两市发展,也利于国家战略。

无锡和常州,是少数拥有较成熟的先进产业集群的地级市。也是极少数制造业在快速发展,人口在持续流入的地级市。

无锡常州合并是真的吗(无锡常州如能合并有利于两市未来发展)(5)

拥有半导体、物联网和高端医药产业集群的无锡,和拥有新能源汽车的常州有很多优势互补的领域。另外,两市还有一些共同的优势产业,例如,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等相关产业。

如果能够整合两地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好半导体、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医药的发展机遇。国家和省级层面,再提供政策支持。这小小的地盘上(加起来,只有不足9000平方公里)为国家贡献出一个产业高地,是完全可能的。

无锡常州合并是真的吗(无锡常州如能合并有利于两市未来发展)(6)

无锡夜景

从公开报道上可以发现,最近几年,至少有十多个大学,在无锡成立了(集成电路方向的)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加上国内外半导体企业在锡的研发中心和官方的研究院所,无锡正在向半导体科研高地方向发展。结合无锡在全国物联网产业高地的定位,无锡在相关行业的产业地位正在抬升。随着半导体的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国调二期基金(总规模1000亿人民币)在2021年也已经落户无锡。

而常州在往新能源汽车高地的方向快速进发,理想,比亚迪的整车项目已经投产,常州和无锡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本来就有不少积累,同时,两地在新能源电池等方向也有一定的产业链基础。因此整合后,新能源整车,也很有做大做强的可能。

苏南区划,分分合合并不罕见,如果可以统一协调,必然可以事半功倍。毕竟全球化产业浪潮的机遇宝贵,国家发展相关产业的时间窗口也需要好好把握。如果可行,真是利国利民利市。

本文完毕!感谢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