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国际指南(联合国糖尿病日)

2021年11月14日

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宣传主题: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据了解,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高达11.6%,糖尿病患者约占全球四分之一。

为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将每年11月14日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

糖尿病国际指南(联合国糖尿病日)(1)

“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要点

一、糖尿病高危人群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1. 年龄≥40岁;

2. 超重与肥胖;3. 高血压;4. 血脂异常;5. 静坐生活方式;6. 糖尿病家族史;7. 妊娠糖尿病史;8. 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6.1 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二、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1. 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2. 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国际指南(联合国糖尿病日)(2)

三、糖尿病控制不良将产生严重危害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1.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病情更严重;2.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4.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5. 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四、糖尿病的预防

1. 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2. 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3. 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4. 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5. 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五、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

1. 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2. 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3.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4. 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六、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基本要素

1. 健康饮食;2. 适量运动;3. 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4. 血糖自我监测;5. 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治疗)。

以上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为:

“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糖尿病日,请重视血糖监测,远离并发症!

什么是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或医院开展的血糖检测,主要包括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糖化白蛋白 GA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监测及动态血糖监测 CGM。自我血糖监测(SMBG)既是调整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

关于血糖的几个基本概念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是指距离上一餐进食8~10小时后进行测定的血糖值,反映在基础状态下、没有饮食负荷时的血糖水平。一般在清晨8:00空腹状态下抽血,空腹血糖重复性好,是糖尿病诊断必查的项目。

2.餐后2小时血糖(2h BG)

餐后2小时血糖是进食后2个小时后测血糖值,注意一定是指从吃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定的血糖结果。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即进食后食物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3. 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是指指一天中任何时刻测得的血糖值。正常人随机血糖一般不超过11.1毫摩尔/升(mmol/L),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症状),随机血糖≥1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管理

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调整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及频率。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夜间及即刻血糖。

  1. 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需进行每日七次血糖监测(即三餐前 三餐后 睡前血糖),从而调整治疗方案,如有夜间低血糖或者不明原因的晨起高血糖时,需加测夜间血糖。
  2. 对于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应进行即刻血糖的监测。
  3. 对于使用口服药物降糖的患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
  4.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进行空腹及睡前血糖的监测,血糖控制稳定后可每周进行2-3次的四次血糖监测(即空腹 三餐后血糖)。
  5. 糖尿病患者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测一次。
  6. 对于部分自我血糖监测情况下仍有血糖波动较大或者不明原因的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患者,可选择进行持续葡萄糖监测。

糖尿病国际指南(联合国糖尿病日)(3)

得了糖尿病,怎么饮食血糖才稳?

各位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大家好!

进入冬季,人的食欲增加,为驱寒,在饮食上会吃得相对厚味些。一些糖尿病病人也免不了每天会摄入不少油腻厚味食物,加之气候寒冷,户外活动明显减少,导致糖尿病病人血糖在此期间升高,病情加重。因此,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冬季更应加强自我营养保健。但是,在饮食控制中,除了不宜摄入能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还有哪些是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糖尿病病人在冬季如何吃才能既健康又营养。

1、控制热量。一些糖尿病病人本来就多食,尤其是在冬季,气温下降,人体基础代谢率增高,运动减少,而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旺盛,很容易导致每日摄入热量超标,导致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因此,需要控制每日的总食量,也就是控制主食、牛奶、鸡蛋、肉类、豆类、油脂类、水果的数量,而不是单独控制某一种食物的数量,部分糖尿病病人在两餐之间会感到饥饿,此时可以吃些黄瓜、西红柿来减少饥饿感。

2、营养多样化:食物多样化才能保证各类营养素互补,建议每天至少要吃5种以上蔬菜,3种以上谷物、水果以及肉蛋奶制品。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尽量少吃水果。

糖尿病国际指南(联合国糖尿病日)(4)

3、合理烹饪:尽量选择清蒸、水煮、凉拌等烹饪方式。尽可能少盐和少油脂。食盐的摄入量与血压的增高成正比,而寒冷刺激,可使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促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不但易诱发高血压、脑出血、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而且还能激活和促进小肠内葡萄糖分解酶的活性,使糖的吸收加快,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病人每天摄入食盐不应超过6克,尽量不吃腌制的菜食。大量油脂的摄入,会使血脂和血液粘稠度升高,促使或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可直接引起肥胖,产生胰岛素抵抗,间接地影响血糖。因此糖尿病病人每天摄入油脂不超过25克。尽量不吃油腻食物,如油炸、红烧、油焖的食物、浓肉汤和带皮的肉等。

在调味品的选择上,尽可能不用辛辣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胡椒、芥末等。这些食物容易导致糖尿病病人食量大增,也容易致使糖尿病病人 “三多一少”的症状加重,对控制血糖不利。

4、补充营养素。在营养素的补充上多选择富含维生素C、B、D、E、A和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在冬季,一些糖尿病病人饮食较单调,而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对这些维生素需要量较多,粗粮和果蔬类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一些水果如苹果、梨都可以适量食用。

冬季户外活动少,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便秘,需要一定的膳食纤维改善胃肠道功能,同时膳食纤维还能增加患者的饱腹感,减少进食量、改善血糖。在燕麦、荞麦等粗粮以及一些新鲜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

5、尽量不饮酒:酒精不含有营养素,但是会提供一定的热量,饮酒可影响肝脏功能,升高血脂,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患者饮酒可能导致低血糖发生。

6、注意多饮水。冬季气候干燥,室内有暖气,温度较高,所以注意补充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

希望各位糖尿病患者能够依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平稳的度过冬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