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讲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儿童心理的四大特点)

每个家庭都有自家可爱的宝贝,随着我国二孩政策落地,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拥有了自己的“哼哈二将”,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贝成为他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可是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想必大家普遍缺乏有条理的科学规划,下面,我们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来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怎么讲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儿童心理的四大特点)(1)

感知运动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主要符合0-2岁的宝宝心理发展特点,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语言与思维能力,因此主要通过感知运动适应外部世界的变化,进而模仿形成动作习惯,不要小瞧这些动作习惯哦,身体、大脑 、感官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婴幼儿期已打下80%的基础 ,宝宝们例如掰手指、咬铅笔头、吞食异物等不良习惯都受到本阶段的重要影响。因此引导正确的模仿行为是本阶段的重中之重。婴儿期的主要模仿对象是父母,因此所以父母一定要注重正确的行为引导,研究证明父母在宝宝面前的拥抱、亲吻、微笑都有利于儿童健康的心理成长,尽量不要在宝宝面前吵架、说脏话等不良行为,同时一定要避免为了好玩而诱使宝宝模仿抽烟、饮酒等行为,这都会在潜移默化之间影响宝宝的成长。

怎么讲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儿童心理的四大特点)(2)

前运算阶段

2、前运算阶段,主要符合2-7岁儿童心理特点。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开始形成自己的概念和思维模式,是学习阅读的最佳时期。 本阶段儿童生活环境以家庭为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父母主动引导孩子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有助于满足孩子的依恋心理, 亲子阅读适合在家中选择一个安静的、光线比较明亮的环境,父母让孩子先静下心来,拉着孩子的手或者抚摸着孩子的头,一起阅读孩子感兴趣的书籍。一次时间不要长,以每天10—15 分钟为宜,重在坚持。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它当成硬性的任务来完成,应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愉悦的情绪中展开阅读,晚饭以后和睡觉以前是不错的时机。亲子阅读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低年龄孩子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建议家长先读给孩子听,然后逐渐加大孩子自己读的比重。同时,在读的过程中,适当穿插讨论、讲解和游戏。读完以后,可以让孩子回忆主要人物和情节,还可以复读 ,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是非观。

怎么讲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儿童心理的四大特点)(3)

具体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主要符合7-12岁儿童心理特点,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和思想有两个特点,一是逐渐形成独有的逻辑方式,但对事物的解释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客观性和灵活性,容易以偏概全。比如儿童知道“铁会沉到水里”,“轮船会跑在水面上”,但却不知道“铁做的轮船为什么不会沉”,这一阶段的意象仍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最明显的表现为本年龄段儿童对绘画的兴趣最大。在儿童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不妨以画画的形式给他讲故事,通过绘画帮助其理解自然科学知识;让孩子随心所欲的画,充分发挥想象力,不要在意他画得像不像,在孩子画完后让他自己解释画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并对孩子的画作给予肯定和奖励,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选择孩子最满意的画作裱起来。

怎么讲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儿童心理的四大特点)(4)

形式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于思维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不受具体事物的内容的局限,形成并巩固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时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叛逆期”。本阶段心理特点为 喜 欢 反 面 思 考 。 比 如对学校以及老师正面教育不认同,就是大家所谓的“对着干”;对不良倾向产生认同。比如,崇拜“古惑仔”,觉得打架斗殴很帅,与老师学校公然对抗很有本事;习惯性否定。不管你说什么,都习惯性定,然后找一些牵强的理由来支撑自己 。 儿童叛逆期”的教育,父母一定要放弃“一言堂”的方式,凡事多与孩子互动沟通,少些包办要求,试着逐步将自主权交还给孩子,并在孩子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比如,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家长要改变简单的责骂方法,而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地给孩子有效的帮助。对于不同的孩子,施以教育方法应当有所差异,具体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及早教育原则。孩子第一次叛逆期前是比较好的教育时机,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的个性、气质和性别意识养成的一个关键阶段,孩子对于性别已有较清晰的认识,应该特别注意个性的培养。二是不回避原则。对于处于第一次叛逆期的孩子,要采取不回避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父母不能回避他们的问题与矛盾,而应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解释。三是平等原则。多一些平等的沟通,把孩子当成成人一样,以平等商讨的方式进行谈话,不要以命令、说教的方式。多给孩子一些自主权,理解、尊重、信任孩子。让他们通过一些实际的操作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儿童成长过程中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同等重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四大阶段,并进行适当的教育与引导,你的宝宝一定可以健康快乐的茁壮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