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是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

文/晚风暮雨

乾道年间,宋孝宗打算派出泛使到金国更改“隆兴和议”的条款,无故更改和议内容,几乎相当于向金国挑衅,必然使金国皇帝暴跳如雷,使者此行,等同于羊入虎口,凶多吉少,一时间,文武官员,无人敢领命,关键时刻,一位文官挺身而出,接下这个前途充满凶险的出使差事,他就是范成大!

范成大,字致能(也写作至能),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高中进士,乾道三年,知处州,乾道五年,任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

范成大是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1)

范成大画像

宋孝宗为什么要更改“隆兴和议”的条款呢?还要从“隆兴北伐”开始说起。

宋孝宗即位之后,为收复北方失地,发动北伐,但由于枢密使张浚措置失当,兼之部下将领失和,,宋军兵败符离(今安徽宿州),北伐失利后,信心遭受严重打击的宋孝宗不得不和金国重新签订“隆兴和议”。

在新的和议中,金国做出一些让步,比如南宋每年缴纳的银绢由“岁贡”改称为“岁币”,数量也从每年二十五万两(匹)改为每年二十万两(匹),两国的关系从君臣关系改为叔侄关系,南宋递交给金国的文书也从“奉表”改称为“国书”等等。

但“隆兴和议”对两国递交国书的礼仪等细节问题依然延续二十多年前的“绍兴和议”,即“凡金使者至,捧书升殿,北面立榻前跪进,帝降榻受书,以授内侍(1)”,宋孝宗视这种不平等的甚至带有屈辱色彩的礼仪形式为奇耻大辱。

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金国完颜仲(石古乃)出使南宋,宋孝宗不愿意卑躬屈膝迎接金国“国书”,提出由閤门使来出面接受,这一举动遭到完颜仲的强烈反对,宋、金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太上皇宋高宗担心此举会破坏宋金“友好”的双边关系,出面干涉,宋孝宗最后只能妥协。

宋孝宗对此事始终耿耿于怀,乾道五年,在虞允文的建议下,打算派遣泛使到金国去更改受书礼仪和归还河南宋朝皇陵之事,但遭到左相陈俊卿的反对,俊卿认为:“陛下痛念祖宗,思复故疆,臣虽疲驽,岂不知激昂仰赞圣谟,然于大事欲计其万全,俟一二年间,吾之事力稍充乃可,不敢迎合意指误国事。(2)”大意为想要恢复故土,要等到国家的力量强大起来才行,自己不敢为了迎合圣意而耽误了国家大事。

孝宗一怒之下,将其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之职出知福州(3),陈俊卿辞行之际,依然劝皇帝不要轻易派遣泛使,孝宗不为所动,任命虞允文为右相兼枢密使。

范成大是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2)

虞允文塑像

虞允文是坚定的主战派,曾在绍兴末年金主完颜亮亲率大军南侵之时,取得过“采石大捷”,名震天下,虞允文和孝宗想法一致,任相之后,准备派人出使金国,以要求归还皇陵的名义,更改受书礼,但此次出使,危险性极高,大多数的官员都不敢去或者不能胜任,于是,虞允文向皇帝推荐李焘和泛成大二人作为使者人选。

李焘是史学典籍《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编撰者,才高胆小,知道这件事后,连忙找到虞允文说:“今往,金必不从,不从必以死争之,是丞相杀焘也。(4)”

李焘不敢去,使者人选只剩下范成大一个人,同为读书人的范成大豪气干云,慨然应允,孝宗谓之曰:“卿气宇不群,朕亲加选择(5)”,迁成大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6)。

范成大是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3)

范成大石刻像

范成大也知道此行危险,早已抱定必死之心,说:“臣已立后,为不还计(7)”,孝宗连忙说:“朕不发兵败盟,何至害卿!啮雪餐氈或有之(8)”,大意是:爱卿出发之后,我不会发兵进攻金国,也不会撕毁隆兴和议,爱卿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可能会风餐露宿、啃雪食毡。

范成大请求在国书中载入受书礼一事,孝宗不同意,遂行(9)。

到达燕山后,范成大秘密地写好接受国书详细仪式的奏章,放入怀中藏好。抵达金国首都中都(今北京)后,朝见金国皇帝金世宗(完颜雍),范成大呈进国书,言词慷慨激昂。

金世宗君臣倾听之时,范成大忽然说道:“两朝既为叔侄,而受书礼未称,臣有疏(10)”,意思是宋金两国已经结为叔侄关系,但是受书礼仪却没有定下来,我这里有章上奏,然后取出那份事前写好的奏疏。

金世宗大惊失色,说:“这里难道是献国书的地方吗?”金朝朝臣“以笏标起之,成大屹不动,必欲书达(11)”金国太子完颜允恭恼羞成怒,甚至想要当场杀死范成大,经越王阻止才作罢。

回到会同馆后,金国的小吏悄悄告诉范成大,有大臣主张把你扣留,范成大遂作《会同馆》以明志,诗曰:

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沤浮。

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

后来,金世宗虽然拒绝南宋所请,但也不想把两国关系彻底搞僵,就同意归还宋钦宗梓宫,并且允许南宋奉迁河南皇陵。

范成大是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4)

影视剧中宋朝文官形象

当时,有传言说,金国“欲以三十万骑奉迁陵寝来归”,一时间,中外汹汹,荆、襄一带宋军将帅纷纷请求朝廷增兵,宰相虞允文沉着从容,说:“金方惩亮,决不轻动,不过以虚声撼我耳(12)”,虞允文所料不错,金国后来并没有利用这次机会南侵。

范成大出使,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在金国朝堂上不辱使命,让金国君臣刮目相看,最后保全气节而归。

《宋史》对范成大这次出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成大致书北庭,几于见杀,卒不辱命。俱有古大臣风烈,孔子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者欤?(13)

范成大是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5)

宋朝文官画像

范成大出使金国,踏上故国土地后,创作出了大量的诗歌,还写了一本日记《揽辔录》,详细的记载了女真统治下中原百姓的风土人情。

返回南宋后,范成大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历任知静江府、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去世,谥号“文穆”。

范成大是南宋著名诗人,和陆游、杨万里、尤袤一起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注释:

(1)《续资治通鉴》·卷141

(2)《宋史》·卷383

(3)同上

(4)《续资治通鉴》·卷141

(5)同上

(6)《宋史》·卷386

(7)《续资治通鉴》·141

(8)同上

(9)《宋史》·卷386

(10)同上

(11)同上

(12)《宋史》·卷383

(13)《宋史》·卷386

版权声明:本文为【指缝间的历史】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