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快速成长经验分享 秋言物语直播间为学莫重于尊师

今天是马小秋陪伴您的第 4153


新教师快速成长经验分享 秋言物语直播间为学莫重于尊师(1)


我记得过去读私塾的时候,是必须要父亲领着孩子、带上芹菜去拜见老师的,而且父亲要向老师磕头鞠躬,请求老师来教授自己的孩子,父亲都如此尊重老师,那么孩子自然就会心生敬畏,也会珍惜向老师学习的机会。


我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学生辱骂或殴打老师的报道,当今社会的师道尊严在哪里?可能在相对注重传统文化的学校里,学生才有尊重老师的意识,老师也才有为人师表的意识。老师,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世,教会学生如何提升综合素质。老师的尊严主要是源于严格地自我要求,是能够为人师表,是懂得如何引导和教育学生。在人的一生当中,除了父母的教养之外,老师的指引会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教师快速成长经验分享 秋言物语直播间为学莫重于尊师(2)


在今天这个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学生们人人都会玩游戏、刷抖音,适当的娱乐不可或缺,但不应该作为我们的主流,人生中最不费力的事情就是享乐,如果我们都沉溺在享乐之中,假如全国人民都来打游戏、刷抖音,那么可以想象这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人生又将走向哪里?类似这样的事情我们一定要适可而止,这会阻碍我们的智慧,会让人忘记了拼搏上进。现在的网络秩序真的很混乱,有时候手机里会自动跳出一些色情画面,当每个孩子随时都有可能点击这些信息的时候,我们想想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孩子从小就被播下不良的种子,就会给将来的人生、事业、家庭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新教师快速成长经验分享 秋言物语直播间为学莫重于尊师(3)


现在网络上流行网红主播,很多孩子为了吸引大家的关注,每天浓妆艳抹、袒胸露背,想方设法地吸引别人来围观,为了让别人给自己刷礼物不惜说出很多违背道德的语言。家长很多时候也没有正确的观念,会过于盲目地维护孩子,以致于老师都不敢管教学生,学生们也仗势谩骂、殴打老师。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我们可想而知老师有多么艰难,根本没有威信与尊严可言,更不用说去教导学生。


我在这里呼吁老师们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我们只有借助老祖宗的智慧,每天保持一颗慈悲善良的心,在孩子不恭敬老师或做出更多不道德的行为时,都以宽厚的心来对待,我们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包容,每个孩子的秉性不同,需要老师多花一些精力悉心教导,用善巧的方式因材施教。老师身上肩负着教育孩子的责任,虽然没有谁硬性要求这份责任,但老师应赋予自己这样的使命,这就是为人师者受人尊敬的地方。强行压制孩子只会适得其反,压制的力量有多大,反弹的力量就有多大,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善法,用善良的方法来解决一切事情。


假如我是学校的老师,我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我要用我自身的行为影响周围的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要传播正能量,老师又能影响到学生,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懂得尊重老师,而老师就会更加有信心去教导孩子,这样就建立了良性循环。


新教师快速成长经验分享 秋言物语直播间为学莫重于尊师(4)


作为集团的主席,我总觉得自己有责任引领大家不断进步与成长,员工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我该如何将每个人培养成可用之才呢?首先是做好自己,让自己起到表率作用,当大家都认可我的时候,也就自然会尊重我、以我为榜样。当有人离开公司的时候我会很难过,我会反省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还不够好,我也总告诉管理层一定要慈悲包容自己的下属,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成长。


作为老师也是一样,需要时常反省自己,当学生对您不恭敬的时候,首先反思是不是自己哪里还没有做好,有没有守住慈悲善良,学生还是一个孩子,还不懂得如何做人,所以才需要老师的悉心教育,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如何让学生认可您、亲近您,如何让学生在您用心培育的土壤里茁壮成长?需要老师作出更大的努力、更多的付出,甚至是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投入到学生的教育上面。


新教师快速成长经验分享 秋言物语直播间为学莫重于尊师(5)


学生们现在还没有固定的人生观,是正确引导的关键时刻,这时候老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您能做到不断地向学生和家长传递正能量,那么一定会改变现状。我们可以试着先把班干部教育好,让他们成为班级里的表率,然后影响到班级,再让班级成为年级的表率,那么最后就会积极影响到整个学校。带头的作用很重要,这是榜样的力量,就这样一层层耐心地做下去,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效。关于青少年教育的真实案例有很多,我们也可以偶尔请外面的老师来讲课,假如孩子们能听懂我讲的内容,我也愿意给他们上一堂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