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朱棡死后他后代结局(亲历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

前言: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八月,远在北京城的明英宗朱祁镇收到了一份来自河南开开封周王府的讣报,里面的内容是周世子妃祝氏去世。英宗有些困惑,自己两年前只册封了周王,哪来的周世子?更何况是世子妃?

英宗再仔细回忆了一下,祝氏不是已故周靖王朱子垕的王妃么?怎么头衔还是世子妃?皇帝当即让礼部去查,结果却令人啼笑皆非。原来朱子垕在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以周世子的身份袭封周王,但随即在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去世,由于时间仓促,当时没来得及为祝氏更换周王妃的金册和冠服。

壬戌,追封周世子妃祝氏为周靖王妃。祝先以世子袭封周王未久而薨,祝氏未得封。至是卒,故追封之。仍遣官致祭,命有司营葬。—《明英宗实录卷三百六》

晋王朱棡死后他后代结局(亲历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1)

开封龙亭:周王府旧址所在地

明代的宗藩制度似乎有一个系统漏洞,那就是世子袭封亲王之后,世子妃总要晚个几年才会成为亲王妃。这一次周靖王在位一年去世,随即朝廷碰上了明英宗重新登基的“夺门之变”,再加上新任周王朱子埅是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进封周王。大家伙一通忙乱之后,就把原来的世子妃祝氏给忘到了九霄云外。

不过说起来朱子埅也实在不像话,从他进封周王到大嫂去世,中间足足有两年时间。这么长的时间,他老人家都在忙什么?一点都想不起来为大嫂去争取一个名分?那么这位周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一生又有什么故事呢?

梅开二度的“兄终弟及”

朱子埅,生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周简王朱有爝庶次子、周定王朱橚之孙、明太祖朱元璋曾孙,生母孟氏。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九月,朝廷封19岁的朱子埅为通许王,南城兵马副指挥王斌之女王氏为通许王妃。

说起来朱子埅之所以能够被封为郡王,要感谢他的父亲朱有爝以“兄终弟及”的方式从祥符王进封为周王。不然按照《皇明祖训》,朱子埅就只能封镇国将军,他的子孙就要代代降级。

晋王朱棡死后他后代结局(亲历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2)

周定王朱橚画像

首封周王朱橚,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吴王,封国浙江杭州。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之国河南开封府。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被建文帝朱允炆废为庶人,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复封周王。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闰七月去世,享年65岁,谥曰定。当年十月,周定王嫡长子周世子朱有燉袭封周王。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去世,享年61岁,谥曰宪。

周宪王无嗣,周定王嫡次子汝南王朱有爋在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因罪被废为庶人,庶第三子顺阳王朱有烜在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无嗣而终,最终周王的爵位幸运地落在了庶第四子祥符王朱有爝的头上。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周王朱有爝去世,享年61岁,谥曰简。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周简王庶长子周世子朱子垕袭封周王。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周王朱子垕去世,享年35岁,谥曰靖。由于周靖王无嗣,周王府只能再度祭出“兄终弟及”的大旗,由周简王庶次子通许王朱子埅进封周王。

丙子,命阳武候薛琮…为正使,给事中陈嘉猷…为副使,各持节册封周靖王第二弟通许王子埅袭为周王,妃王氏进为周王妃。—《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二》

晋王朱棡死后他后代结局(亲历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3)

明英宗剧照

朱子埅执行力不错,除了把通许王妃王氏运作成为周王妃外,还从英宗那边要来了两万石的岁禄。众所周知,周定王朱橚是太宗朱棣的亲弟弟,所以那些年周王府的地位很高,别人家普通亲王岁禄一万石,朱橚有两万石。随后周宪王、周简王也依然享受定王的余荫。但是景泰年间周靖王在位期间,又重新降到了一万石。明英宗通过政变夺回皇位之后开恩宗室,朱子埅趁机陈情,把岁禄又恢复成了两万石。不过这位周王殿下有这样强的执行力,怎么会想不到为大嫂去要一个名分呢?

  • 兴济伯杨宗案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朱祁镇驾崩,皇太子朱见深继位,即明宪宗,改明年年号为成化。按照惯例,改元之后皇帝要派文武大臣前往泗州祖陵、凤阳皇陵、南京孝陵以及太祖皇帝诸子的墓园进行祭告,本次负责周定王墓园的是兴济伯杨宗。

杨宗的老爹杨善可不简单,当年凭着一张嘴就把明英宗从瓦剌给带回大明朝。此外从上文的史料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新任周王朱子埅也是个非常会来事的人。两人一拍即合,杨宗不但接受王府馈赠的彩叚、白金,还和朱子埅一起在仪宾李琎(朱子埅妹夫)家“挟妓饮酒”,好不欢乐。事情被巡按御史捅出来之后,明宪宗勃然大怒,一面让将杨宗、李琎进行问罪,一面再次申明任何出使王府之人不得接受宴馈,违者本人处死,家属发配充军。

都察院因奏正统间有旨:使臣索取王府财物者罪至死,家属谪戍边。今宜申明旧例。犯者许巡按御史、按察司举奏。或徇情不举,及王府辅导官不能以礼谏阻,因而阿附听从者,均治以罪。从之。—《明宪宗实录卷三十二》

黄河水灾历险记

开封又称汴梁,地处黄泛平原腹地,北临黄河,紧依汴水,又有惠民河与广济河穿城而过,水运交通极为便利。在宋朝的时候,开封是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这在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汴梁乃豫州之分野,天地之中枢,八方之冲要,腹心之重地。—《如梦录》

晋王朱棡死后他后代结局(亲历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4)

《清明上河图》

事实上在明朝建国之初就有一个北京,不过不是今天的北京,而是开封。直到朱橚改封周王,改国开封,才取消了其北京的地位。朱元璋之所以放弃在此建都的想法,跟黄河对开封的威胁不无关系。

开封因黄河而兴,亦饱受黄河之害。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十一月,金兵南下。时任东京留守杜充掘开黄河堤防,结果不但没有阻止金兵,反而对黄河河道以及河下区域造成了深刻且长远的影响。换句话说,原本长期东北流向渤海的黄河河道改由东南注淮入海,使原本富饶的中原地区直接被黄河冲成了白地。

伴随着黄河河道的日益南趋,开封与黄河的距离也越来越短,所受灾害的影响日渐加深。朱橚就藩开封之后,自然也发现了黄河对自己的生存威胁。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朱橚就搞出过一次私自跑回凤阳的闹剧,目的未尝不是想改变自己的封国。等到靖难战争后,朱橚趁机向四哥朱棣提出将封国改为洛阳。

戊寅,改建周王府于洛阳。盖王以汴梁城为河水所圯,奏乞徙洛阳。上许之,命都督马溥、工部侍郎刘仲廉相度规画。—《明太宗实录卷十三》

晋王朱棡死后他后代结局(亲历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5)

黄河开封段

这就有些过分了,洛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五子伊王朱㰘的封国,你这横插一杠算怎么回事?伊王虽然尚未之国,但他的封国是太祖皇帝钦定,其护卫官军的名字也是洛阳中护卫。估计当时黄河水患特别严重,所以朱棣不惜违反洪武旧制也要为亲弟弟重修王府。此事来回扯皮了三年多,直到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黄河大堤加固之后,朱橚才算放心,周王府也正式留在了开封。说句题外话,这件事在周王和伊王之间也造成了隔阂。日后伊王之国洛阳时途经开封,在和周王见面之后特意向朝廷打小报告,说朱橚“出语忿恨,心不可测”

乙酉,周王橚言:“汴梁水退,堤防稍固。乞惟修旧宫居之,免劳民力。”上嘉其言,遂罢洛阳之役。—《明太宗实录卷四十三》

到了周王朱子埅时代,一场特大洪水结结实实地让这位大明亲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六月底开封一带连降暴雨,黄河水位迅速上涨。七月初四日,开封城外的土城被淹,当时城内紧急动员,对各大城门进行加固。但是抵抗仅仅维持了两天,七月初六日,北门被洪水冲决,城内低处水深丈余。明代一丈大致有3.3米,可想而知这一次的洪水有多凶猛。

晋王朱棡死后他后代结局(亲历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6)

开封大梁闷

作为宗室亲王,朱子埅可以从城中坐船到城外高处避难,甚至还可以带着宫眷和河南当地官员。但是作为普通百姓,在这样一场天灾面前无路可逃,史称“死者已不可胜纪”。

丁巳,巡按河南监察御史陈璧同都、布、按三司奏:“自六月终霖雨,黄河溢涨。七月初四日,决汴梁土城,当时筑塞砖城五门以备。至初六日,砖城北门亦决,城中稍低之处水深丈馀。官舍民居漂没过半,公帑私积荡然一空。周府宫眷并臣等各乘舟筏避于城外高处。速召邻近州县官,多率舟筏赴城救济军民,然死者已不可胜纪。许州襄城县亦奏水决城门。渰没官民庐舍,死者甚众。”—《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三十》

这场洪水对周王府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史称“王府皆沦水中”,朝廷不得不拨专款对其进行修缮。此外由于水势过大,王府留档的“宗支底册”被彻底泡烂。同时王府的祭器、袍服等件也被全部渰没,需要朝廷重新赐给。一直到英宗驾崩,宪宗朱见深继位,这场大洪水的善后事宜仍未完全解决。王府受灾如此,普通百姓可想而知。

结语: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六月初九日,周王朱子埅去世,享年63岁,谥曰懿。这位周懿王庶次子出身,靠着两次“兄终弟及”从板上钉钉的镇国将军成为了明代宗室的金字塔顶尖:亲王,也算是一段传奇。

由于周定王有十六个儿子,周简王有十三个儿子,周懿王本人也有七个儿子,整个开封城内称得上是郡王遍地走,将军不如(狗)。面对如此庞大的宗室人口,朱子埅在管理上实在是力不从心,很多时候只能眼开眼闭。比如堂侄汝阳王朱同铚擅自出城游玩六天,朝廷对朱子埅问责,他也只能表示“宝宝好委屈”,那么多郡王跑出去一个我哪里能够知道。又由于周藩郡王府太多,原本应该由朝廷提供的教授只能靠各王府自己举用,以至于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周王本人又在深宫之中不知其事,逼得朝廷只能下旨严加体勘考试。

明代宗室人口众多,其实多就多在晋藩、周藩、代藩这几家,其中周藩尤其是主力军。按理说到了明代中后期,开封城内已经无法容纳数量如此众多的宗室。那些迫于生计迁往开封附近乡村的低级宗室,应该会在明末乱局中存活下来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