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跟管仲是怎么绝交的(鲍叔牙一手托起管仲)

曾经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喜欢读历史,我当时借用网上的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来回应。我不是喜欢历史,而是敬畏历史,用历史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以历史上的光辉人物为榜样,从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道路中可以少碰一些壁。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的作文,就以历史人物“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为题,管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被誉为华夏“华夏第一相”,齐桓公在管仲的扶植下,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正因为如此,齐桓公对管仲非常信任,对他言听计从。

鲍叔牙跟管仲是怎么绝交的(鲍叔牙一手托起管仲)(1)

在管仲去世前,齐桓公曾亲自到病榻前去问候,并询问他:他走后,何人可任相。

这一段“管仲病榻论相”不仅是讨论齐国相位接班人,更是一段交友纲要。在这段对话中,管仲分析了要想成大事,可以与哪些人交朋友,要远离哪些人。

当时管仲病重,齐桓公慌了,忙问:“仲父,你去了之后 ,国家大事我应该交给谁呢?

管仲说:“可惜啊!宁戚不在了,如果他还在,做国相最好不过了!

齐桓公又问:宁戚不在了,那鲍叔牙可以吗?

大智都知鲍叔牙是管仲的伯乐,是他在齐桓公面前力求才保住管仲的命,并帮助他登上相位,此时,管仲不久于人世,正是报恩之时,推荐鲍叔牙当相国,实在是最好的报答。

鲍叔牙跟管仲是怎么绝交的(鲍叔牙一手托起管仲)(2)

然而管仲却说:”鲍叔牙不行,他是个君子,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是非善恶分得太清楚,这样的性格不好,这既是他的长处,同时也是他的短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不能当相国。

从管仲对鲍叔牙这一点的评价看,他对鲍叔牙的性格了解的非常精准,不愧是管鲍之交。据《列子·力命》记载,鲍叔牙知道此事后,不但不怪管仲,还赞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齐桓公又问:“隰朋怎么样?”

管仲说:“隰朋不耻下问,就像我的舌头。如果我死后,隰朋可能也不能久用了!”

齐桓公又问:“易牙这人怎么样?”

管仲说: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人绝对不可以用。

人世间最大的情莫过于子女,而易牙居然可以忍心把自己的儿子杀害了,将肉煮了给国君吃,他爱国君胜过爱自己,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怀疑吗?

鲍叔牙跟管仲是怎么绝交的(鲍叔牙一手托起管仲)(3)

而开方是卫国的公子,卫国虽然说是小国,但到底也是一方诸侯,他连国君的位置都可以抛弃,不做国君而到我齐国来为臣子,这样的人必有所图。而竖刁自宫来伺候国君,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忍心残害,难道他还会爱国君吗?

这三个人在你身边待了这么久,之所以没有出大事儿,主要是因为有我在,我和他们好比水和堤坝,有我这个防洪大堤在,洪水便不会泛滥,但假如我不在了,洪水必将泛滥,所以国君一定要远离这三个小人,避免将来吃亏。

这次病榻论相之后,齐桓公遵照了管仲的意思,任用隰朋为相,易牙听说之后就从中挑拨,并对鲍叔牙说:管仲的相位都是你推荐的,现在他病重了,反而不推荐你去担任相国,他简直是忘恩负义,我觉得这件事情对你很不公平。

鲍叔牙跟管仲是怎么绝交的(鲍叔牙一手托起管仲)(4)

鲍叔牙到底是管仲的迷弟,他笑着说:”管仲不推荐我是没有错的,他忠于齐国,他也知道我是一个不会徇私舞弊的人,如果让我担任相国,你们这些小人早就没有容身之地了。

果不其然,管仲去世后,隰朋也病倒了,不久之后便去世了,这时,齐桓公不得不任何鲍叔牙为相,但鲍叔牙提出,他当相国,必须驱逐易牙、竖刁、卫开方这三个奸臣,齐桓公也只得听从。

鲍叔牙为相之后,继续沿用过去管仲的政策,齐国又现复兴之象。

在过去,管仲为相时,桓公乐得逍遥,国家大事都丢给管仲,自己天天与“三奸”混在一起,大家各取所需,日子过得也开心,君臣相处也快乐。现在鲍叔牙为相,不仅将这些人都 驱逐了,还天天拉着齐桓公讲一些国家大事,搞得齐桓公很郁闷。

日子一长,齐桓公好吃贪色的本性又暴露了,但平时陪他一起玩的易牙、竖刁、卫开这些人都被驱逐了,他又不敢轻易召回。

鲍叔牙跟管仲是怎么绝交的(鲍叔牙一手托起管仲)(5)

这时齐桓公有个妃子长卫姬就出主意说:“大王可以先把易牙请回来,毕竟他是个厨师,鲍叔牙要是问起来,就说是请他回来给大王做点好吃的。鲍叔牙也就不好过问了,这样一个先回来了,剩下的两个也会慢慢回来的。

桓公一听有理,就这么办了。于是呢,他悄悄派人把易牙找了回来。果不其然,不久,竖刁、卫开方也全回来了。

这事让鲍叔牙火冒三丈,马上进宫进谏。可是桓公也懒得听他的。鲍叔牙的脾气跟管仲不同,回去之后,就气病了,不久就死了。

鲍叔牙一死,齐桓公的气数就算尽了。

齐桓公的5个儿子都想谋求太子之位,使用出各种手段,其中长卫姬与易牙勾结在一起,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无诡当太子,长卫姬与易牙重金贿赂宦官竖刁,想着各种方法向齐恒公送礼。

鲍叔牙跟管仲是怎么绝交的(鲍叔牙一手托起管仲)(6)

易牙与竖刁还在齐恒公病重的时候软禁齐恒公,不许任何人看他,不给吃不给喝,最终一代霸主活活饿死在病床上,尸体躺在床上67天,尸体的蛆虫都爬出了宫门之外,一代霸主的结局不免令人唏嘘。

现在再回头来看,管仲不推荐鲍叔牙为相的理由,才发现,管仲是真有大智慧,他太了解鲍叔牙、齐桓公了。齐桓公是一个注重享受的人,所以他当相国时,即使知道竖刁等人是奸人,他也不会强行驱逐,这样君臣之间就能相安无事。

而鲍叔牙眼里揉不得沙子,必不能和这样的小人相处,他不当相国还可以多活几年,而一旦当相国,以他的性格注定会与齐桓公产生冲突。而鲍叔牙又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才郁郁而死。

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