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e spade官网的价格和专柜价格(我买过三次KateSpade)

kate spade官网的价格和专柜价格(我买过三次KateSpade)(1)

五年前的一天,我在街上闲逛,一家店铺内墙上的一行字,莫名打动了我。

“One and two and Cha, Cha, Cha……”

红色字母印在墙上,看起来有点像剪纸,又颇有节奏感。

店铺开在恒隆的五楼,恰如品牌的定位——勉强挤进了奢侈品圈子,但位置不是太好。她就是Kate Spade。

配饰的价格大多在数百或千余元,Kate Spade的其他单品要贵得多。我在店铺内发现了一双细高跟鞋,米色、麂皮,小巧的鞋面上镶着雏菊状的小花朵。打对折,约1500元。

我穿上鞋,在店内走了走,鞋的颜色接近肤色,又是细高跟,穿上去让小腿显得细细长长。鞋面上的小雏菊用相同材料的麂皮背面编织而成,精巧,又没有过于女性化。

镜中的影像如此好看,对折又诱人,我脑子一热就刷了卡。店员贴心地叮嘱我,鞋子娇贵,而国内马路质量又不太好,不妨去中信泰富楼上找专门的鞋包匠敷个底。

kate spade官网的价格和专柜价格(我买过三次KateSpade)(2)

今天,这双鞋还躺在我鞋柜的深处,几乎是崭新的——这些年过去了,我穿她出门的日子屈指可数。

这双鞋,挤压着我的脚趾头和脚后跟,我穿着她扭过脚,也曾卡在路上的缝隙里……加上我总也弄不清麂皮的清洗方法,她于是沦为了摆设。

这次购物的不成功被我归因为“我穿不了细高跟”,对Kate Spade的兴趣却被点燃了。

不久,我又在那家店买了第二双Kate Spade 鞋,蓝黑色,还是麂皮,鞋面装饰有些繁复,红蓝宝石被金属丝串起,有些许宝格丽的味道。这次是平底鞋,七折。

我非常兴奋地频繁穿她,不想没过几个月,右脚鞋面的金属丝就断开了,红蓝宝石串塌了下来,摇摇欲坠。

我急急找回店家,一个没穿制服的中年女店员十分爽快地为我换了一只新鞋,因为鞋面装饰“不会修”。

我对这样的售后服务满意得近乎感动,女店员看起来有点随意,就像是店铺的老板。那时我已经知道这个品牌是美国的。能够把店铺当成家,莫非是代理商?

很快,邪门的事儿发生了,鞋面装饰以几乎同样的方式坏掉,金属丝又断了。再去找店家,我这个鞋码已经没有了,他们于是非常尽心地拆了一个完整的鞋面装饰,换下了我坏掉的那串。

然而,吊诡的是,新换上的鞋面装饰,第三次以同样的方式断了。当我再次提着鞋来到恒隆,“One and two and Cha, Cha, Cha……”消失了,店铺已经彻底关张。

我怅然。不知不觉过了些日子,Kate Spade又突然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港汇、久光……她们开在更亲民的购物中心,店铺更活泼漂亮,店员更年轻,产品也很全。

绚烂的色彩竟又一次打动了我,也许在那一阶段,在中国的轻奢品牌中COACH仍然以皮具为主打,Michael Kors的店铺还十分稀少。Kate Spade不仅有鞋,还有手袋、时装、可爱的手链、指环……价格只有顶级奢侈品牌的一半乃至三分之一,设计、色彩却能一下子打动人心。

我又忍不住欢欢喜喜地买了一件粉色的连衣裙,略有一些折扣,冲动的我只因为“穿上去气色很好”,就买了单。后来曾有朋友问我这件是不是CHANEL——她设计的优雅应该不难想象。

可谁能想到,我穿着她出门的第一天,就气急败坏地冲回了店铺——袖口开线了,我穿着崩裂的袖子,拖着一根细细长长的半透明的缝线,向店员疯狂抱怨。

我们一起检视,这才发现,这件连衣裙的两个袖口,都是由一根细线锁了仅仅一道边,看起来就脆弱得叫人心惊胆战。动作稍微大一点,线就磨断了,再一拉扯,就势不可挡地走向崩坏……谁叫我购物时贪恋镜子中的美好效果,全然忘记检查质量呢?

温柔的店员连连道歉,跑前跑后帮我换好店内其他的衣服,忙不迭地把我那件送到港汇的某个角落,据说那里常年驻有修改缝补衣服的老裁缝。我郁闷地等着,而她还殷勤地推荐我看看店内的手袋。

袖口、裙边都被加固了三道之后,这条裙子再没有出过问题。我郁闷地在微博(那时微信还没普及)上抱怨,如此漂亮的设计,为什么做工是这样?

一位向来精于时尚的闺蜜评论道:“为啥买她家的衣服和鞋,人家明明是糖果包最出名……”

也许,那时的Kate Spade正处在一个快速拓荒的阶段。在中国,新潮的年轻女性开始知道这个品牌,对她们的长短处也略知一二。她们开出了实体店,但似乎并不那么精准,于是关了一些,重新选址,再开。

我终于长记性,不敢再买了,但我发现适合我消费能力,又令我喜欢的品牌,几乎是空白的。

kate spade官网的价格和专柜价格(我买过三次KateSpade)(3)

kate spade官网的价格和专柜价格(我买过三次KateSpade)(4)

极不舒服的高跟,反复断裂的鞋面装饰,第一天就脱线的袖口……是设计不合理,还是做工太潦草?

在时尚商业领域的报道越走越深,我有机会采访到中国广东许多奢侈品的代工厂。

一位经验丰富的技师告诉我,美国轻奢品牌向来追求速度,每个月都要上新款,设计师的工作节奏极快。他们与通常设在中国和东南亚的代工厂密切联系,有时代工厂觉得设计“不好做”,设计师就会快快地修改图纸,以适应工业化大生产。

而品牌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保证价格优势,必然对代工厂压价。他们并不苛求产品质量,因为那意味着更多的金钱和时间。

美国设计,韩国开发,中国和东南亚代工生产,这已经是一条非常成熟的产业链。不论是老牌轻奢品牌COACH,Michael Kors,还是当红新星Kate Spade,Tory Burch,彼此相差无几。

时尚专栏作家Dana Thomas写的《奢侈的!》一书,在时尚商业领域享有盛誉。有趣的是,书的封面是麦当劳里常见的可乐、薯条包装,而印在上面的LOGO却是Prada,LV……对时尚的快餐化,没有人能比得上美国人。

我的衣柜里,还挂着一条A字短裙,密布着扑克牌中的黑桃符号,赫本风,配上白衬衫很好看。

那是我更早时在巨鹿路一家小店里淘到的,只花了几百元。那时,比较年轻的我觉得,好看就行了。我不太关心质量,更不在乎是什么品牌,她从哪儿来。

当我翻开裙子腰部内侧,标签赫然是:Kate Spade,只是诡异地在正中被剪了一个洞。

今天,我已经可以尝试解释这条裙子的生命轨迹。她很可能来自Kate Spade在广东的某个代工厂。或许是一件有瑕疵的产品,被品牌淘汰后,按要求被“剪标”。另一种可能是,这家Kate Spade的代工厂在完成订单后,利用剩余的原材料,在熟练的流水线上又多生产了一部分这样的产品。在品牌不知情的情况下运出了工厂。

而对我来说最糟糕的一种可能是,Kate Spade代工厂的员工,在对原材料和工艺烂熟于心之后,又找到一家做服装的工厂,“山寨”出了这条裙子……

在上海长乐路、巨鹿路一带,有很多精致的小服装店,店员会告诉你,店里的衣服都是所谓品牌“原单”,提醒你专柜的价格是五位数的,而你只要花三四位数的价钱,就能买到一模一样的。

曾有店员对我说,喜欢淘这种衣服的并不一定是那种想“花小钱买大品牌”的囊中羞涩的人,许多阔太也精于此道。她们把豪车停在门口,挑选一个下午,一口气买走十几件甚至几十件。她熟识的、胃口最大的一位女客,有一年在店里花掉了六十多万……

这些小店里出现的,标签上有洞的Kate Spade,甚至比真正的Kate Spade更早出现在我的身边,不得不说,或许还有一些品牌启蒙的作用。

查了一下Kate Spade的新闻。她们在2015年宣布与连卡佛50:50合资成立公司经营中国市场。品牌已经在中国注册了公司,叫作“上海楷思商贸有限公司”,是否已全面收回代理权,不得而知。

这样的“麦当劳时尚”品牌究竟值不值得买?

这个问题就像“麦当劳值不值得吃?”一样。如果你想要超高品质、经久耐用,并愿意出大价钱,那么还是选择那些更有历史,做工更讲究的品牌吧。而如果你想赶时髦,希望造型多变,预算有一定的限制,Kate Spade也能给你一段时间的好心情。

商家精明,顾客也会在不断尝试中变得经验老道。而对我来说,时尚背后的故事,比T台更精彩。

如果您知道代工厂、外贸店,或其他一切与时尚商业有关的故事,请尽情留言。

“卢曦采访手记”已入驻包括“今日头条”在内的多个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