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种下的希望每天都在拔节)

江西省吉安县敖城镇,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校园里桃熟压枝垂,各种花草树木错落葱茏。

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学校将启幕“桃子节”,学生们正紧锣密鼓地排练以桃子为主题的节目。“桃子节”上,孩子们将亲手摘下红红的桃子。一年来,施肥、剪枝……桃树的每一次变化,他们都记得清楚。

这所山村里的希望小学只有81名学生,其中61名是留守儿童,却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等43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奖项。

校长王林华说,围绕这十几株桃树,学生们做观察记录、劳动体验分享、活动组织等事务,锻炼了观察、分析、思考、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

“实践育人。”王林华说,挖掘乡村资源,要给学生带去一堂堂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课。在他的指导下,孩子们亲自动手锄草、播种、施肥、寻找和识别中草药……随着四季更迭,他们的足迹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播撒一粒粒种子、培育一棵棵幼苗、观察它们的拔节生长,是这里孩子们习以为常的校园生活。

每个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种下的希望每天都在拔节)(1)

↑江西省吉安县敖城镇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学生正在教室上理论课。新华社记者 郭杰文 摄

亲手种下的百香果,他们会因发现了花苞而兴致勃勃,会因它的结果而成就感十足。果实的颜色慢慢变深,孩子们也一天天长大。他们学着描述每一个非同小可的细节,期待每天在校园里邂逅新的变化。爬满学校长廊的葡萄藤上,孩子们分不同阶段为果实系上塑料袋,这既是为了保护果实,也是为了研究何时系袋才能长出最好的葡萄。

一次次看似游戏的实践,成为他们主动探索、表达、合作的驱动力。实践体验分享会上,学生感触辛勤付出,也感触植物生长包括自己成长的奥秘神奇。

每个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种下的希望每天都在拔节)(2)

↑江西省吉安县敖城镇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学生正在上实践课(汪玉峰 摄)。新华社记者 郭杰文 通联

原来不爱说话的孩子愿意表达了,“捣蛋”的娃娃懂事了……老师们说,这就像一粒种子,你给予它生长的土壤,给予它足够呵护,它就悄然改变,冒出芽来。格桑花、车前草、井冈蜜柚、空心菜……破土而出的不仅有花草果蔬,更有生气蓬勃的希望。外地务工的家长们,也欣喜地看到了孩子的种种“不一样”。

“我们努力让孩子们不孤单。”王林华一句承诺,为他们许下了一场场天马行空的研学旅行。学校包括王林华在内的6位老师尽可能地带学生走出校园,走入鲜活而生动的现实生活。仅为了解萝卜的生长和制作,他们就实地考察了多个地方的萝卜产业。走出吉安市,他们到访南昌和赣州的高校,在更深远的知识海洋里信步漫游。

每个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种下的希望每天都在拔节)(3)

↑江西省吉安县敖城镇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学生正在操场放风筝(汪玉峰 摄)。新华社记者 郭杰文 通联

“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可能有着种种缺失,学校承担起了弥补这些缺失的责任。”二年级班主任胡苏华说,带他们探秘广阔的世界,给予他们毫无保留的爱护,支持他们无边无际的梦想,便是一所希望小学为孩子们种下的希望。

“老师,我想发明一种系得更牢、不会松开的鞋带!”“老师,我想发明一个做家务的机器人,这样爷爷奶奶就可以多休息了。”课堂间隙,孩子们争先恐后告诉老师自己的奇思妙想,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王林华说:“在孩子心里种下一粒种子,在阳光雨水的滋润下,来自生活的实践思考,就会涌现更多的小发明、小创造。”(记者贾伊宁、郭杰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