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主城区商业体(福州东街口商圈再起)

编者按:东街口,曾经是福州最著名的商业街区,说它曾经是福州商圈的“一哥”一点不为过,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福州主城区商业体?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福州主城区商业体(福州东街口商圈再起)

福州主城区商业体

编者按:东街口,曾经是福州最著名的商业街区,说它曾经是福州商圈的“一哥”一点不为过。

2011年2月,陪伴了老福州人26年的东街口天桥开拆;4月,东街口正式围挡,这些都一一预示着“一哥”在最强商圈的衰退。

随后而来的东南西北各大新兴商圈的四面夹击,这位“一哥”无可奈何地掉出了最强商圈的榜单。难怪福州地铁1号线开通之时,不少商家在东街口打出了口号“5年寒冬,终于等到你”。经过5年寒冬的尘封,历练后再度归来的东街口开始在地铁带来的巨大人流中慢慢苏醒。

一个个昔日记忆的回归,上天入地的穿梭,追忆东街口天桥的新廊桥,老商圈新业态的变革,随着本月升级版东街口商圈的开街,随着本月东百中心一期项目的全新亮相,在临近福州地铁运营一周年之时,昔日的黄金商圈又要回来了。

记者了解到,东街口商圈已纳入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8)打造中心城区四大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之一,大东街口商圈将打造集“吃、行、游、购”于一体的智慧街区,让东街口体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成为福州的新名片,城市的会客厅。

记忆中的东街口是否还是你心中的模样?跟着东快记者一起穿越历史看看东街口的变迁。

出行变迁

东街口,是福州著名的商业街区。东街口向东为东街,向西为杨桥东路,南北向为八一七路(其中向南的街段古称南街)。广义的东街口包括八一七路、津泰路、东街、杨桥东路等。狭义的东街口则指东街——八一七路口。

一座桥一处地标一串回忆

在老福州人的记忆中,以往东街口的交通离不开5路、20路、11路等多路公交车,这些公交车都已经服役了多年,车上的人像插蛏一样站着,坐着的人也常常被闷得透不过气来,老旧的公交车开过,有的车屁股还会冒出一股黑烟,引得路人连连捂鼻。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一到周末,最喜欢的就是和舍友们一起坐20路公交车到东街口,那个时候逛东街口就是宿舍一件大事了。从老师大到东街口,要十几站的路程,运气好不堵车,要半个多小时,堵车的话,就不好说,单是从南门兜的这头到东街口那一头,有时候都要半个小时。”从福建师大毕业多年的邱女士说,“为了避开公交车的闷不透气,我们喜欢在南门兜就下车,然后顺着八一七路一路逛到东街口去。”

1985年,福州市曾在此处修建福州第一座环形人行天桥——“东街口人行天桥”。那个时候东街口人行天桥是东街口有名的地标和东街一景,“你在桥上看风景,桥下的人看你是风景。”

东街口人行天桥是全省第一座城市人行天桥,上部为空腹T形环式连续钢梁,下部由4根V形主柱支承,四周环围着4个平台。这座天桥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过街通道,承载着四面八方人流的步行穿梭功能,桥是环形,顺着台阶上桥,就可以随意通往东街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四通八达。

不仅如此,东街口天桥还承载了福州人26年的情结,还有“爱情桥”的美称。曾几何时,情侣们约会的暗号是“东街口桥上见,不见不散!”然后再手拉着手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福州几所大学的男生宿舍都流传着:背着心爱的女孩走过天桥,就可以和她携手一生。对久居福州的人来说,它已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是一处地标,是一串串回忆。

一位网友说:找到一张东街口天桥的老照片,只记得从有记忆时起那座天桥就已经在了。那时候的我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每天从天桥下经过上幼儿园,当时的我觉得桥好高好大。

立体交通汇聚人流

如今,人流正在通过地铁从南北两端涌来,源源不断。从最南端到东街口共13站,或者从北端的象峰到东街口共7站,每站平均两分钟,东街口一带仍旧是商业中心。

“我们现在从师大的老校区骑共享单车到三叉街,然后坐地铁到东街口站下。地铁10分钟就到了,加上自行车,半小时足够,而且还不用担心堵车。”在福建师大老校区上学的张同学说。

在东街口地铁站,记者留意到,有A、B、C、D4个出口,分别通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A出口通往鼓屏路、省少儿图书馆;B出口则通往杨桥路、达明路;C出口可直接到东百地下层或三坊七巷;从D出口出,可以逛大洋、安泰。这是地下交通,四通八达。

不仅如此,今年东百霸气地拿下新南街10年运营权。福州南街城市生活综合体最大亮点是利用地铁的地下空间。东街口商圈改造后,将打造成立体复合的综合慢行街区,通过连廊将三坊七巷等文化旅游景点接入商业街区,客流共享。超大的立体地下空间从东街口穿行到南门兜。如今的交通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设计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形成历史街区与新建区的过渡;地下部分为贯穿南街东西向的地下商场,从地铁南门兜站步行直达东街口站。地下空间四通八达,连接东百、大洋百货、聚春园大饭店、三坊七巷、冠亚广场等多个重要地标。此外,南街项目共设4个下沉式广场、7个出入口,人流可以被引入地下商场。

除了地铁1号线,这里还是未来地铁4号线的中转站。根据之前公示的地铁4号线的规划,4号线贯通福州市主城区,串联金山片区、南台岛,全长26.7公里,其中,东街口是换乘站。

陪伴了老福州人26年的东街口天桥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东百中心A、B馆之间的廊桥。据介绍,这座廊桥位于东百中心3F,东百中心AB馆将通过杨桥路上的空中连廊实现连通,天桥连廊实现了原东街口天桥的空中人行动线功能,使楼宇之间通行更加便利。

夜晚时分,走上天桥,看桥下车水马龙,看桥上灯光璀璨,星星点点,一座廊桥,架起了东街口的南北两端,宛若银河,仍旧是“你在桥上看风景,桥下的人看你是风景”。

饮食变迁

从西餐厅、街边摊到八闽文化和餐饮网红的“新食代”。老福州们关于东街口美食的记忆定格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巷头老店和此后兴起的西餐厅和洋快餐,塔巷里的鱼丸、邓记荔枝肉、街边的冰橄榄,还有此起彼伏“海蛎饼”的吆喝声。

80年代的首家西餐厅是“最潮”的请客吃饭地

镜头可以回放到上世纪80年代。1983年的9月25日,上海西餐厅在福州东街口的钟楼底下开业,位置就在现在东方百货那块地上,这是我省的第一家西餐厅,是当年“最潮”的请客吃饭地。

据一位老福州介绍,那时候从上海过来了十几个师傅,都是国际大饭店里的大厨,都经过专业的培训,他们做的西餐非常地道。有牛排、鱼排、蜗牛……和现在一样,都是用大大的盘子装着一小块的牛肉、鱼肉,旁边配着‘花草’,再来点通心粉什么的,一顿饭,大大小小的碟子、盘子一大堆,连外国人都称赞做得好,吃顿牛排需要三十几元,普通老百姓还不是经常能吃得起的。

除了热食,上海西餐厅还出售不同款式的糕点、冰激凌以及盖着厚厚奶油的雕花蛋糕,那时候人们第一次认识蛋糕,觉得特别新奇,在福州掀起了蛋糕旋风,穿着讲究的年轻顾客,有时候就是点一小块的蛋糕,然后配上一杯果汁,坐在餐厅聊天,非常惬意。

还记得全省第一家肯德基吗?

东街口还有1994年我省开的第一家肯德基,地点就在如今的聚春园二楼。街对面就是东百楼下的麦当劳。

陈女士回忆说,东街口还有两家麦当劳,一家在东街的一头,一家在津泰路,也是当时学生党爱去的店。“走,去东百楼下麦当劳吃饭!”以前,福州的年轻人喜欢说这句话。这家麦当劳位于福州东街口百货大楼负一楼。逛完东百,年轻人爱在这里歇歇脚,来杯冷饮。2014年,因为东百B楼的开拆,这家经营了19年的麦当劳关闭。而在更早一些的2011年,津泰路麦当劳也关店。东街口附近的这两家麦当劳承载着许多福州小伙伴的回忆,学生时代在这里写作业,过生日,上班了以后在这里解决午餐,同学聚会,定情,求婚……还有,借厕所!

“那个时候,从街头走到街尾,也是从街头吃到街尾的过程。还记得比较有名的是东街口的佳客来、塔巷鱼丸,还有就是有名的邓记荔枝肉。”已经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了十几年的林女士说。

“在以前的南街,还有不少老字号。南街的塔巷,是有名的小吃街,可以从巷子口吃到巷尾,然后摸摸肚子吃饱了。走的时候还会顺手带走一包冰橄榄。还记得以前逛完安泰去边上的明记茶餐厅,那是当时小有名气的茶餐厅,味道很正。”陈女士说。

除了各大店铺,安泰夜市边上的小巷子里也有不少没有店名的美食,“鼎边糊、花生汤、捞化都很正宗的。到安泰夜市淘个货,带点最流行的小玩意,还有很潮的服装,又便宜又时尚。然后再在边上的小店里,吃点小吃,来点撸串,边走边吃。”吴小姐说。

闽菜博物馆传递八闽饮食文化

如今,随着城市的改造,一家家老店搬走了,邓记不见了,安泰夜市附近小巷的小吃也不见了,走在南街上,再也听不到此起彼伏的“海蛎饼”拉长了的吆喝声。取而代之的是东街口南来北往的各类新生代美食,蕴含了闽文化和啥都能吃的网红餐,东街口的饮食也正在实现着“新食代”的变迁。

记者了解到,在东街口的东北角,地铁1号线的A出口,闽菜博物馆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闽菜博物馆位于老字号国企聚春园大酒店内,展出了各类展品。展品突出了闽菜招牌菜“佛跳墙”文化。据了解,去年福州市批准了聚春园二期改扩建工程计划建设的“闽菜博物馆”项目。闽菜博物馆分四层,一层“名人与聚春园”,体现百年老店聚春园的历史;二层“闽菜名人堂”,选取宋代以来的文人、美食家、名厨与闽菜的经典故事,讲述先人对闽菜文化发展的贡献;三层“闽菜简述”“闽菜与菜名”,介绍闽菜渊源和发展,经典闽菜的典故和闽菜与名人的轶事;四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跳墙”相关的闽菜文化展区,专门设置了佛跳墙制作体验区,介绍制作技艺,以及与佛跳墙相关的典故、轶事。

网红餐饮店带来的食客“新时代”

大洋和东百的地下空间,也都在进行着饮食的变革。例如大洋地下层打出轻食品的招牌,活力食色馆引进“老佛爷”“一点点”“传承”等网红餐饮店。东百中心的B2层则直接打出“新食代”的品牌,在餐饮业态布局上可谓是花足心思。除了绿茶餐厅,还有多家特色餐饮品牌已入驻。比如,来自上海的时尚网红餐厅“酷嘛啦”、最“嗲”的美式爆米花"Mo-mochitl"、吐司界清流“凹密吐司”、认真做饭的“谷田稻香”等。在B2层,记者看到,多家餐饮已经开业,已经有包括许留山等名店入驻。值得一提的是,原来因东百B楼拆除关门的麦当劳又回来了,目前正在进行装修中。快去那里找回你初恋时的感觉吧!

从地下到地面,如今的东街口美食已经不限于一处或者零散的分布。在三坊七巷牌坊的正对面,达明美食街正在兴起。福州市鼓楼区商务局提出,达明美食街将打响“鼓楼区夜间经济新名片”。福州市鼓楼区将举办首届“达明美食节”,打出“到福州游三坊七巷,去达明吃五湖四海”的美食宣言。走在达明路上,分布了大大小小的美食,尤其是晚上更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是各类食客的云集之处。这条街上,比如说麻道辣、渔家小寨、阿楷乡村鱼蛙馆、I那年、江记海鲜火锅、令狐冲窑烤活鱼等都是宵夜美食的集中代表,不仅如此,还有颇负盛名“老福洲”。

商业变迁

东街口,在晋朝就已成为福州的商业区,有1700多年历史,在老福州人的记忆中,东街口标志性建筑有东街口天桥、电信大楼、东百等。东街口是福州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三大百货(东百、东方和大洋)均落足于此。

本月底,由原有的东百和东方百货组合变身的东百中心一期即将华丽亮相。东街口东南西北四个角也已经实现了从原有的纯百货转变为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综合业态转型。

四大百货里装满了福州人记忆中的N个第一次

“东街口天桥旁边有一座大楼叫东百大厦,我记得以前,福州大多数人买大电器都是跑到东百大厦买。那时由于商业街很少,东百的客流相当火爆。”林女士说。

“在当时每逢周六周天的时候,这里总会聚集福州人和外地人,南街曾经是福州最中心的商业街,最繁华地段是人挤人,人看人,真是热闹!”另一位现在已经30多岁的张女士说。

要是问老福州,哪里最能代表福州城,他们的回答一定会有“东街口”。第一次吃肯德基,第一次逛东百,第一次走插满红旗的东街口人行天桥,第一次在安泰夜市挤破头砍价,学生时代第一次在南街的青春衣柜流连忘返。采访中,他们总会向记者提及这样的第一次。

“还记得老一代人结婚,家里经济条件过得去的,都要去逛逛东百,买金也要去东百。”今年60多岁的陈依姆说。

梳理东街口商业的历史,不得不提到东百。东百之于东街口,东街口之于福州,都是地标式的存在。这里是福州最早的商业中心,福州人的时尚生活也是从这里开启。从1957年东街口东百大厦开建,东百始终屹立在福州最繁华的地段,这里不仅仅是城市的商业中心,也承载着福州人民对这座城市的记忆,每个福州人心中都有一个东百。

一位老福州说,东百大厦建于1957年12月,最初是3层混合结构,是当时福州规模最大的百货大楼之一,经营五金交电、日用百货、文化用品等6万多种商品;1981年,加高两层,变成五层大楼;随后近20年的时间里,经过多次的扩建加盖,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东百大楼。50多年来,它作为福州最重要商业中心的地位一直没有动摇过。

除了东百,还有斜对角的新华都,东街口新华都是福州东街商圈“元老级”商场,开业于1995年。不少市民还记得,当时的新华都东街店和东百东街店一样,除了销售服装首饰,还销售家用电器产品,是福州市民购买电器的主要商场。

2000年后,随着大洋百货、东方百货入驻,东街口更加热闹。福州大洋百货流行馆(东街店)是大洋百货在全国开设的第一家门店,因为处在东街口商圈的核心地带,加上通过高密度多层次的卖场规划,以卖场质量、品种均为当地第一的态势,开业第二年即占有福州整个百货市场份额三成以上。

当时新华都东街店和大洋百货东街店、东百东街店、东方百货占据着东街口东南西北四个角落的黄金地段。在东街成为当时福州的第一大商圈的分量上,不得不说四大百货主力军的力量功不可没。

由传统百货向购物中心的升级汰换

今年8月,经营了20多年的新华都百货东街店悄然关闭,随后很快在国庆完成了快速变身,实现了从传统百货到新业态的快速转身。新华都百货变身为“新华都自由人”,离开近1年的福建省第一家肯德基配合新华都,带着运动概念回归,成为我省首家肯德基运动主题餐厅,还带来了我省首家肯德基咖啡吧。

不约而同,街对面的大洋百货也在9月30日实现了重装开业。伴随着重新亮相,大洋也实现了业态提升。在品牌调整提升方面引进餐饮、轻食等品类,丰富卖场业态,还在逐步增加更多休闲、儿童娱乐等体验式业态。

另一头的东百更是实现了锐变。东百方面表示,10月27日,东百中心一期将亮相,此次的升级改造涉及空间改造、业态规划和品牌升级三大方面。升级后,原东百东街店变成东百中心A馆,原东方百货为东百中心B馆,南街项目则为东百中心C馆。东百中心的A、B馆通过廊桥连通,成为一座经营面积逾12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

值得一提的是,东百中心的B2楼直接与地铁相连通,变身为轻餐小食、歇脚休息的场所,与地铁相连通,实现客流共享。走出东街口地铁的C出口,记者直接走进了东百中心的B2楼。在这里,已经有各类五花八门的餐饮。东百方面表示,这是东百中心在业态规划方面调整的重点之一。

商圈变迁

从各自为政的零散到吃喝玩乐购的城市客厅。事实上,不仅东街口的百货业和餐饮业,整个东街口商圈正伴随着地铁时代的到来在实现着变迁。

最早的商业中心和最繁华的地段

昔日的东街口以各大百货和专卖店为代表,还有就是安泰夜市和津泰路。记忆中,上一代福州年轻人对安泰夜市有着特别的情结。“那里的东西又好又便宜,而且款式还新。那里卖的小饰品不输外面的精品店,经常维多利亚刚出的新款式,安泰夜市就有了,追着潮流走。”张小姐说,“印象最深的是安泰夜市的砍价。老板开个价,你要是价都不还就买走,人家会觉得你傻。最开心的事是和老板砍价砍得面红耳赤,最后胜利而归。”

福州市鼓楼区商圈办表示,这里是福州最早的商业中心,是福州最繁华的地段,福州人的时尚生活也是从这里开启。这里不仅仅是城市的商业中心,也承载着福州人民对这座城市的记忆。福州人难以割舍的东街情结也正是东街口商圈“东商再起”的一大推手。

如今的东街口范围也不再局限于鼓楼前——南门兜之间的距离。鼓楼区对大东街口商圈的范围界定是:南门兜古田路以北,通湖路以东,湖东路以南,五一路以西皆为东街口商圈。还有藏在地下的,从南门延伸到东街口的地下空间。

在东街口商圈中,南街地下空间无疑是一大亮点。资料显示,南街项目则为东百中心的C馆。作为东百中心二期的南街项目,也于日前启动全球招商,拟打造福州最时尚精品街区,计划明年7月亮相。将南街项目纳入麾下后,东百中心(含酒店)商业总面积逾18万平方米,成为福州目前最大的城市综合体,也是省内唯一地处核心商圈,与地铁无缝对接的商业综合体。未来南街将有4个下沉式广场,分别设在塔巷黄巷段、黄巷安民巷段、安民巷宫巷段和宫巷吉庇段四个段口。安民巷宫巷段已经建成“民国风”商业综合体与东街口地下接驳。宫巷吉庇段则形成一个情趣庭院,并在吉庇巷东南角设置一下沉广场。

智慧商圈带来东街口商圈4.0时代

福州市鼓楼区对于大东街口的定位是福州的名片,打造本地人必逛、外来游客必来的福州首屈一指的商业繁华地、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地。到2018年,全面完成东街口智慧商圈(含东街口、三坊七巷、南街、东街、王府井)建设,实现全市智慧商圈服务体系全覆盖,将鼓楼智慧商圈打造成为科技时尚、功能强大、运用广泛、安全高效的高端商业品牌。鼓楼商圈智慧化发展、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化消费走在全国前列,打造福州“城市客厅”和一体化的智慧商圈生态体系。

鼓楼区商圈办透露,商圈涉及的小街巷改造工作正按计划持续推进。鼓楼区还将对八一七路夜景进行灯光规划,对“两山”、“两塔”、安泰河、三坊七巷街区楼阁、人行天桥等进行智能亮化,通过动态灯光秀、主题灯光秀、音乐灯光秀、水系灯光秀、喷泉灯光秀,营造“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氛围,打造明暗相宜、动静融合、古典与时尚相结合、令世界惊艳的“福州之夜”。

同时,结合城区亮化提升改造工作,商圈夜景灯光建设项目共计34个,其中提升项目25个,整修项目2个,拆除项目7个,总投资1345万元。目前建设工程已基本结束,下一步强化增亮工程。

在未来,东街口智慧商圈将实现数据获取智慧化、商圈消费智慧化、交通引导智慧化、公共服务智慧化和商圈管理智慧化。东街口商圈将实现商圈实时数据(商品、服务、人流量、车流量等)自动获取,促进商圈信息的共享与流动,为商圈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主动式、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大东街口还要打文化品牌

“东街口商圈其无法取代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历史沉淀。除了历史积淀,还有70后浓浓的东街口情结。无论从‘商脉’还是‘文脉’而言,它都具有其他商圈无法比拟的优势。无论对于70后,还是80后90后,未来从三坊七巷到东街口,这将是一个可以坐下来,留下来的地方。”某百货相关负责人说。

鼓楼区商圈办还提出,在大东街口的建设上,还将坚持文化品牌,营造浓郁文旅气息。位于三坊七巷文儒坊17号尤氏民居的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已正式免费对外开放。面向旅游演艺市场的坊巷文化影音秀《三坊七巷》长期在三坊七巷安民巷驻演。福州市文广新局还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演艺资源,由每月在九日台音乐厅举办不少于2场的文化惠民演出。在乌山石塔会馆演出场所,由福州市文广新局组织福州市曲艺团每周定期举办公益书场,演出福州评话、福州伬唱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普及和推广福州优秀传统曲艺。

福州市鼓楼区商务局相关人士认为,东街口商圈的激活是一大盘棋,将借地铁优势做好改造项目的实施。鼓楼区打算推动东街口商圈商业联盟的成立,这样可以形成整体优势效应。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福州市民的老东街口情结就是东街口商圈复活的最大动力。若能让商业传承福州历史文化,未来三五十年不落伍。毕竟,东街口的历史是现有的多个新兴综合体都无法复制的。

“三坊七巷是福州首个国家5A级景区,现在的人流量很大,如果能把这部分人引流过来,从餐饮到休闲再到娱乐还有购物,这样整个商圈就起来了。”鼓楼区商务局的相关人士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