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甘共苦到白头(长毋相忘不一定是勿忘老公)

2009年在江苏盱眙抢救性发掘的大云山汉墓群,已确定是武帝的异母兄江都易王刘非的夫妻合葬墓。他十五岁封汝南王,喜欢打仗,吴楚七国之乱时请战击吴王,破吴后改封江都王,后27年去世。这样他的年纪就很好算了,活了43岁左右,死时正值壮年。他的墓里除了王后,还有30多位姬妾陪葬。吊诡的是网上很多人都说这些姬妾是活人殉葬,我没有找到证据能说明这是活殉。活人殉葬这种制度在秦献公的时期就废除了,就是那位重用商鞅变法的秦孝公的爸爸。因为活人殉葬太浪费人才了,秦国想要强大正需要人才。

到了汉朝的时候,经过长年战乱,好不容易通过文景之治休养了一点子生息,中间又时常有刘姓诸侯王不断作妖谋反,朝廷巴不得民间多生养,恢复经济。江都王再尊贵,也不至于一下人殉30几个年轻女子,不符合当时的国计民生,汉武帝知道了也不会放过他。所以最有可能的还是他的姬妾中本身就有不少早死的,先葬在他处,在他死后再把这些姬妾的遗骨一并迁入王墓中陪葬。之所以这么说我有两个根据。

一是在史料中对景帝的几个儿子写得都很详细,除了王皇后生太子刘彻外,景帝其他有儿子的五个夫人被号称“五宗”,分别是栗姬、程姬、贾夫人、唐姬、王儿姁(音xu,武帝亲小姨)。《史记》与《汉书》里对这五宗的儿子孙子曾孙子有不干人事的,都大书特书,细节拉满,这大概是作者的一种“贱人该被万世唾弃”的心理。刘非死的时候武帝才30余岁,正是风华正茂有所作为的时候,如果有人殉这种不合常规的大事,武帝绝不会放过江都王。也不可能在史料中不记载。

二是刘非“甚骄奢”,平日里“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这些诸侯王在封国里就是妥妥的土皇帝。你看他墓里有近40个女人陪葬,然而史料可考的就是,刘非还没下葬,他儿子新任江都王刘建就与刘非所爱美人淖(音nao)姬等凡十人为奸。说明刘非死后还有姬妾活着,还是他心爱的姬妾。如果人殉是刘非的意思,那越是受宠的应该越是想让她一起跟着去阴间嘛,不可能留下淖姬;如果这时候王后还未死,要报复受宠的姬妾,那淖姬更没理由活着。如果人殉是刘建的意思,那太史公必在传记里给刘建狠狠记上一笔,毕竟他丑闻一箩筐。

刘建的亲妹刘徵臣已嫁给了武帝母王太后的兄长盖侯王仲的儿子,回来奔父亲的丧也被刘建奸淫,刘徵臣回长安后,刘建还厚颜无耻的数次派人想去接她回江都继续乱伦,被祖母鲁共王太后程姬斥责。这个刘建除淫贱非常之外,最喜欢残害人命。他经常惩罚一些有小过的女官让其裸体工作,有的女官三十天才得到可以穿衣服的赦免。一不如意就变着法的杀人,有被放狼咬死的,有被饿死的,还喜欢把人在恶劣天气里弄到小船上看其被浪打翻,在波涛里浮浮沉沉淹死,他却高兴得大笑。还研究生物学,想让宫女与禽兽乱伦看能不能生出怪物,强行让宫女与羊、狗交合,变态至极!所以江都国中有许多人都想告发他。如果他要是敢人殉,肯定是会被一起告发的。

所以种种迹象都显示大云山汉墓不是活人殉葬,古代医疗卫生条件不好,寿命不长很正常,刘非的几十个姬妾在他之前陆续死掉,先葬别处,等刘非死掉以后再迁葬进王墓的可能性最大。也排除死掉的姬妾先葬进王墓等待的可能性,王都没进去,她们哪有资格。至于死在他之后的姬妾,除了要合葬的王后以外就没有可能专门开一次墓葬进去了。所以里面陪葬的30几个妾应该都是死在刘非之前的。

比如汉武帝活了70岁,之前喜欢过的女人全都死在他前面,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钩弋夫人,没有一个能葬进茂陵,陈皇后卫皇后钩弋夫人被废,最后搞得他孤家寡人没有皇后合葬。霍光觉得老大没正妻合葬不太像话了,可是皇帝的母亲钩弋夫人是有罪而死,不能推翻武帝说她有罪的诏书啊,所以昭帝只能把老妈葬在自己的云陵里。于是霍光揣摩武帝生前最喜欢的还得是李夫人,就把李夫人的坟墓迁到茂陵的旁边,追加皇后尊号,算是陪着汉武帝。

在刘非的大云山汉墓里出土了一件漆器,上面刻有一个“淖”字,有人就脑补上面那个著名的淖姬也葬在里面,这是不可能的。淖姬在太史公笔下出现了三次,是个有故事的女同学。先是刘非爱妾,刘非死后很快被刘建奸污了,可是这位女同学追求者众,不知道从何时起她竟然被刘非的哥哥赵王彭祖给纳了,还“甚爱之,生一子”。

假如淖姬只是赵王的一个没名分的姬妾倒罢了,人家可是都和赵王有儿子了,按照推恩令,这个儿子是有资格封侯的,再怎么样她将来也是葬于赵王的家族墓地。而且赵太子丹被江充斗倒以后,淖子还差点继承赵王王位。彭祖死后王位空悬,淖子的舅舅在武帝宫里当太监,武帝召见他问淖子为人怎么样,这个舅舅不敢不说实话,说我外甥“为人多欲”,于是武帝没选他选了另外一个王子昌继承了赵王王位。所以淖姬后来是不可能出现在江都的地盘上的。不过当初刘非下葬之时她选取刻有自己名号的物件作为陪葬品以表心意,倒是有可能的。

然后在大云山汉墓第12号坑,出土了一枚银带钩和一枚印章,印章刻着该陪葬女子的姓名“淳于婴儿”,名字倒是很楚楚很好听,带钩可开合,像一枚虎符,里面刻着“长毋相忘”。乍一出土,哇,一群少女心的老夫们又开始心思荡漾,脑补了一大出刘非与淳于婴儿的虐恋,什么他爱她,却不能立她做王后,给她定情信物以表衷心。

夫妻同甘共苦到白头(长毋相忘不一定是勿忘老公)(1)

夫妻同甘共苦到白头(长毋相忘不一定是勿忘老公)(2)

我想说,洗洗睡吧大家。首先,这个陪葬墓非常穷酸,和其他姬妾身边出土的东西比不了,如果是先于刘非去世的,又是心爱的姬妾的话不至于如此寒酸,江都王可是很豪奢的,自己和王后都穿着金缕玉衣呢。如果真是非常爱,刘非想立谁当王后就立谁,根本不用考虑别的,又不是吕后强按头嫁吕家女儿给各刘姓诸侯王的时代。虽然这个墓被盗过了,但剩下的东西也不少,可以参照被废的海昏侯,金饼金币一车一车的,爱妾不配有一个金带钩玉带钩,金玉不能刻字吗?

其次这个带钩肯定是淳于婴儿的心爱之物,才会死后也带进墓葬,可能身边人并不知晓里边的玄机,同样是脑补,我更倾向于这是淳于氏未进江都宫前与情郎的定情信物,材质普通,意义重大。江都王只爱打打杀杀又骄奢风流,姬妾数十人之多,后宫生存不易,淳于婴儿会真心喜欢刘非的概率不大。她家不能抗拒刘非的势力,淳于氏被迫入宫成为姬妾,入宫前情郎赠送她这枚银带钩并隐秘的在里面刻上了“长毋相忘”,淳于氏靠着这点念想熬过宫中岁月,这段幽情最后在两千年后被展现在世人面前,平添了浪漫与哀伤。

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考古工作者们的抢救性发掘,印证了史料的真实性,还做了有意义的补充。但通过大云山汉墓、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墓)这两座武帝兄弟的墓葬,基本就能还原汉武帝陵寝的内部构造。武帝非常搞笑,像一只仓鼠,活着的时候凡是有什么珍品宝物和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开始一点一点儿地往正在修建中的陵寝里搬,搞得茂陵像个珍宝仓库。结果后世被几番抢掠,自己也差点被丢出来曝骨荒野。陪葬有些什么无价之宝已经不知道了,但肯定是有玉棺材和金缕玉衣的,因为他这两位王兄都有。武帝儿子广陵王的墓里也有金缕玉衣,但棺材就不是玉的了。所以西汉的国力和武力值顶峰就出现在汉武帝那一代,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