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可视化应用场景(哪些增强信息需要被正确显示)

#创作挑战赛#

AR的本质不是眼镜上的一块显示屏,而是无处不在、虚实结合的三维信息技术革命。

ar可视化应用场景(哪些增强信息需要被正确显示)(1)

宣传效果图 | 图源网络

AR眼镜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户界面,让用户可以透过AR眼镜的特殊能力对当前现实环境的更多理解,可以在看到现实场景的基础上获取更多有意义的增强信息。

当用户戴上AR眼镜时,如果眼镜中什么都没有显示,那就和普通的镜片没什么区别,也就不能不能称为增强现实了;但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眼镜中显示出过多的信息时,会出现显示错乱,用户也会出现理解错误的情况。

真实和虚拟之间的视觉干扰也会降低用户从不相关信息中轻易辨识重要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增强的信息也需要随着真实环境或者用户的视角的不断改变进行调整。

所以,AR最重要的是可以让用户交互式探索数据的能力。不想看就不看,想看就能看到更多。

那在增强现实当中,哪些增加的信息应该被显示呢?

ar可视化应用场景(哪些增强信息需要被正确显示)(2)

文字图像显示效果 | 图源网络

现在的AR系统,无论是手机AR还是眼镜AR,能够显示的信息并不多,读者也不要抱太多幻想,离AR厂商的宣传片或者好莱坞电影中的AR效果还差的太多。

举个例子,当我戴上AR眼镜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大楼,我希望对这些大楼有更多的了解,让我可以更轻松找到目标大楼。我向AR发出指令,AR显示出大楼的名称等信息。

这些被增强显示的信息,在二维世界里很常见,就如同便签纸一样,我们统称为注释和标记。

注释和标记

标记和注释的功能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如今的AR当中,能够完美实现也不容易。

但是注释和标签非常重要,是一个很基础但非常有必要的功能,可以避免出现难读的布局和杂乱的显示。

注释和标记有两种类型,文本的和图形的。我们在AR导览导航应用中,会看到引导路线的箭头,这是图形类的,实现难度也更大。文本类标签是目前最常见的标记类型。

ar可视化应用场景(哪些增强信息需要被正确显示)(3)

AR导航 | 图源网络

问题难点

在正常的二维平面上贴上标签是比较容易,但在三维情况下,问题就变得复杂得多。

第一个问题是标签的位置。这个文本标签是放在待标注物体的内部还是外部。放在内部会遮挡物体,这时候就要考虑到我们以前经常讲到的遮挡问题。放在外部就要找到临近的合适位置,外部标签不能重叠也不能挡着其他重要物体。

第二个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动态标注。因为用户是在移动的,或者用户的视角肯定会不断移动,相应的文字标注的位置如果不同步移动,那就是一个可以明显察觉的显示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每一帧图像都进行优化,尽量用平滑的方式来完成过渡,进而让用户没有太多跳跃感和不适感。

第三个问题是叠加的增强信息要具有可读性,即容易理解。比如增加的标注非常显眼,对比度也很高,可以让用户容易查看。另外显示的标签一定要考虑到当前真实环境的背景色,否则也会出现用户看不清的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