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

动物世界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1)

琵鹭是对一类大型涉禽的总称,属于鹈形目鹮科琵鹭亚科。该亚科仅有琵鹭属(属名:Platalea)一个属,现存六个物种,除南极洲外的所有洲皆有分布。

匙状嘴喙是琵鹭共有且最明显的特征,琵鹭利用此构造以来回扫动的独特方式在水中觅食,并像夹子一样夹住猎物。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2)

其各地俗名多由此构造和其功能衍生而来,而学名 Platalea 原为拉丁语对琵鹭(白琵鹭)的称呼,源自古希腊文的(platus),同样有“扁平”之意。

水中觅食的白琵鹭

琵鹭的喙很大,扁平及呈竹片状。它们会涉足浅水区,会半开的喙在水中扫食。它们吃昆虫、甲壳类或细小的鱼类。它们每天需要花几个小时来觅食。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3)

琵鹭通常在树上或芦苇丛筑巢,雄性主要负责采集树枝和芦苇,雌性主要负责筑造。刚孵化的雏鸟不能视物,也不能立即独立,双亲会部分反刍来喂养雏鸟。雏鸟的喙短而直,到了成熟时才会形成其特有的形状

现时已知有6种琵鹭:

白琵鹭

Platalea leucorodia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4)

白琵鹭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在中国夏季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天山至东北各省,冬季南迁经中部至云南、东南沿海省份、台湾及澎湖列岛。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5)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6)

特有的琵琶型的大嘴是琵鹭类鸟类共有的特征,长得很像可能混群的黑脸琵鹭,与黑脸琵鹭比较,白琵鹭显得体型稍大一点,而且脸部黑色少,琵琶型的嘴末端黄色,面部裸露的皮肤黄色,由眼先到眼睛有一条幼细的黑纹。繁殖期的白琵鹭有明显的冠羽,冠羽和胸前的羽毛为黄色。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7)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8)

白琵鹭喜欢在泥泞水塘、湖泊或泥滩等生境中活动,常在水中缓慢前进,嘴往两旁甩动以寻找食物。搜索滩涂湿地各种细小生物,琵琶型的嘴有如探雷器,帮助他们捕捉食物,相比于鸻鹬类细长的喙,琵鹭的嘴更适合发掘浅层的食物。

黑脸琵鹭

Platalea minor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9)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10)

黑脸琵鹭,又名黑面琵鹭、小琵鹭、黑面鹭、黑琵鹭,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越南、泰国。黑脸琵鹭性机警,生活于河口、潮池、湿地或潮间带,具群居性,偶尔会与警戒性较高的水鸟聚在一起;主要在湿地或鱼塭等浅水域觅食,以喙微张并在水里扫动的方式搜寻鱼虾或甲壳类。休息时会出现嬉戏的行为,同伴间会互相理羽。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11)

有琵琶的大嘴是琵鹭类鸟类共有的特征,而黑脸琵鹭是六种琵鹭种体型最小的,站立高度50-60厘米,翼展约110厘米。黑脸琵鹭长的很像可能混群的白琵鹭,但与白琵鹭比较,黑脸琵鹭的体型稍小一点(也是琵鹭家族中体型最小的),且面部黑色裸露皮肤延伸至眼睛后方。脚黑色。繁殖期时,黑脸琵鹭的冠羽和胸前的羽毛有明显的黄色。

非洲琵鹭

Platalea alba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12)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13)

非洲琵鹭,广泛分布在非洲及马达加斯加。栖息在沼泽湿地,并会在树上或芦苇床垫筑巢。它们一般都不会与鹳科或鹭科分享栖息地。主要吃多种的鱼类、软体动物及两栖类。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14)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15)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16)

非洲琵鹭很易辨认,繁殖期是全身白色,脚及面部都是红色的,喙长而呈灰色,没有冠。未成熟的幼鸟面部不是红色的,喙呈黄色。它们飞行时颈部向外伸出。

皇家琵鹭

Platalea regia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17)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18)

皇家琵鹭,又名澳洲琵鹭及大琵鹭,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尼、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的湿地及潮间坪。它们的迷鸟也有在新喀里多尼亚出没。主要吃甲壳类、鱼类及细小昆虫。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19)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20)

皇家琵鹭的体型很大,呈白色,喙黑色。它们是涉禽,脚很长,可以涉足到水中。它们将喙放入水中,以鱼类、贝类、蟹及两栖类为食物。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21)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22)

当皇家琵鹭繁殖时,头上会长出长的白色羽毛,面上有斑。它们的巢是以树枝筑成。雌鸟每次会生2-3只蛋。雏鸟会在21后孵化。在繁殖季节它们对骚扰十分敏感,甚至有可能弃巢离开,造成雏鸟因饥饿而死亡。

黄嘴琵鹭

Platalea flavipes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23)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24)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25)

黄嘴琵鹭,主要分布于澳洲东南部,但有时会成为附近新西兰、豪勋爵岛及诺福克岛等地区的迷鸟。黄嘴琵鹭会在浅水湿地或干旱的草坪出没,会将喙放入水中觅食,主要吃水生动物。黄嘴琵鹭会在树上、沼泽及树根筑巢,并多会栖息在树上。

玫瑰琵鹭

Platalea ajaja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26)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27)

玫瑰琵鹭,又名玫瑰红琵鹭或粉红琵鹭,分布于加勒比海地区、中美洲、墨西哥及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南美洲大部分地区。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28)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29)

玫瑰琵鹭站立高度约80厘米,翼展阔1.2-1.3米。它们的脚很长,喙长而呈灰色近似竹片状,成鸟头部光秃及呈绿色,颈部、背部及胸部呈白色,其他的都呈深粉红色。雄鸟和雌鸟相似。

黄嘴褐头黑背的鹭(长着匙状大嘴的涉禽-琵鹭)(30)

玫瑰琵鹭会在浅水区觅食,涉足及将喙放入水中寻找食物。它们吃甲壳类、水生甲虫及虫、青蛙及蝾螈和细小的鱼类。它们有时会在雪鹭、大白鹭、三色鹭及美洲鹈鹕附近觅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