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肖邦有多厉害(听他演奏仿佛聆听他吟诗一样)

是否想到周杰伦的《十一月的萧邦》了呢?

十一月的肖邦有多厉害(听他演奏仿佛聆听他吟诗一样)(1)

你伦的这张专辑确实跟肖邦有那么点关系:

有“钢琴诗人”之称的萧邦,一直是学习古典音乐出身的周杰伦欣赏的音乐家,而周杰伦这张专辑,每首歌的歌名富有诗意。所以唱片公司提出以“十一月的萧邦”作为十一月发行的专辑名称时,周杰伦就同意了。

十一月的肖邦有多厉害(听他演奏仿佛聆听他吟诗一样)(2)

肖邦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他仿佛是从少女漫画中走出来的音乐家,他所创作的音乐饱含感性和诗意。

他的外形白净秀气,举手投足间散发出贵族般的优雅气息。他有着浓密的棕发和迷人的褐色眼睛,当献上一首钢琴曲的时候,很少有人不沉醉在他的琴艺和个人魅力之中。

十一月的肖邦有多厉害(听他演奏仿佛聆听他吟诗一样)(3)

或许是因为双手长得纤细小巧,天生又体弱多病的缘故,肖邦弹奏钢琴的方式非常温柔,和当时习惯把手举得高高、重重敲击琴键,使用“捶打法”来演奏的钢琴师全然不同,他的指法纤弱,但速度奇快,弹奏出的琴声如同珠玉滚落般轻盈,虽然响度不高,却流露着细腻的情感,听他演奏,就好像聆听他吟诗一样。他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极大地拓展了黑白琴键的表现力,因此在音乐史上,肖邦拥有“钢琴诗人”的美誉。

十一月的肖邦

听他演奏仿佛聆听他吟诗一样

十一月的肖邦有多厉害(听他演奏仿佛聆听他吟诗一样)(4)

你要的肖邦曲目都在这里了:

1

a小调圆舞曲,Op. 34, No.2

肖邦自称这首圆舞曲为“忧郁圆舞曲”。乐曲一开始即以像风笛吹奏似的低音长音为背景,在内声部出现一首悠长的旋律。全曲在优雅的情形下隐藏着忧郁,并具有斯拉夫民族的民间风格。

2

升c小调圆舞曲,Op. 64, No.2

本曲作于1846—1847年,节奏近似马祖卡舞曲,但完全不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如果要选择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任何人都肯定会说是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本曲是肖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隐含着他对生命的认识。舒曼曾把肖邦的圆舞曲称为“心灵的圆舞曲”。

3

降D大调圆舞曲(“小狗”) Op. 64, No.1

肖邦的作品64中包括3首圆舞曲,是肖邦在世时最后发表的圆舞曲。这首圆舞曲又被称为《一分钟圆舞曲》。

据说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养着一只小狗,它经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乔治·桑请肖邦把小狗的这个可爱的动态用音乐表现出来,于是肖邦写成此曲。

乐曲篇幅短小,速度迅急,一气呵成。在引子之后,在圆舞曲节奏的伴奏下呈示带有旋转感的主题。旋律线不断反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调皮的小狗团团旋转的动态。接着,乐曲出现了甜美抒情的中间部主题,轻松而悠闲,最后再现旋转不停的开头部分。

4

两首夜曲,Op.27 No.1、No.2

两首夜曲作于1835年,发行于1836年。虽然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但风格却不尽相像。克列金斯基(Jean Kleczynski)是这样描述曲一的:“那是在描写平静的威尼斯之夜,在恐怖的谋杀景象之后,海水淹没了尸体,但依旧一平如静地反映着月光。”或许,他在左手波浪般起伏的伴奏,和主题旋律的不和谐音中,发现了充满悬疑的描写性格,才产生了如此的联想。

而第二首夜曲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主题,但左手的伴奏和右手的主题旋律,却构成一个奇妙的甜蜜夏日二重唱歌声,主题重复出现三次,由弱到极弱,然后再到强,构成一种引人入胜的情绪起伏。

5

4首玛祖卡,Op.30

《四首玛祖卡舞曲》作于1836-1837年,1837年出版,呈献给沃尔登堡公爵夫人。这四首曲子的氛围从欢乐到法国式的华丽最后是雄厚的结束了。

舒曼对其中一首玛祖卡的评价是:“肖邦的努力使玛祖卡舞曲成为一种艺术的形式。他曾创作了许多这个类型的乐曲,但是与这首乐曲相似的却非常少。其他的同类乐曲也有着诗一般的特征,在形式及表现上都有新的创意。”(以上音乐为最后一首玛祖卡舞曲)

6

第二谐谑曲,Op.31

谐谑曲又称诙谐曲,一种三拍子器乐曲。其主要特点是速度轻快,节奏活跃而明确,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带有舞曲性与戏剧性的特征。

肖邦的谐谑曲是音乐形象对比鲜明结构庞大的一种单乐章的钢琴独奏曲,是肖邦无处可逃的热情和幻想的产物。他把这种从属于其他体裁的形式发展成独立的乐曲形式。这些谐谑曲已不同于以往的谐谑曲体裁,不再限于嬉戏、玩闹,而是隐含了深刻而复杂的思想内容。

7

第三叙事曲,Op.47

肖邦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完成于1831-1842年,是他21-32岁那段充满了活力的青年时代的作品。

肖邦的叙事曲是受文学上的叙事诗和声乐作品中的叙事曲的影响,在他的叙事曲中充满了民间风格,主题都是民歌性质的,并且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即兴性和变奏手法,唱出了波兰人民的生活、斗争和愿望。

这首叙事曲的形式、特征与肖邦的初期作品全然不同,应该说是属于最具有独创性的创作。这首叙事曲不像前两首有那样激烈的戏剧性,而仅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抒情性。

8

4首练习曲

第一首Op.10 No.3常被解作「思乡曲」。整首曲子有连续的不对称感。

第二首Op.25 No.1做到钢琴的泛音共振谐振。事实上每个小音符都一粒一粒非常清楚,但它们却听不见是一粒一粒的,却是一条一条无穷延绵的锦线,这锦线织成绚烂无比的锦缎,又犹若横空出世的七彩长虹。

第三首Op.25 No.2把钢琴的歌唱与连贯概念扩大到和声的歌唱、层面的歌唱、整体的歌唱。这首练习曲勾画出六个层面的立体横线进行,在总体四个八度的音域空间内焕发出天女散花的灿烂。

第四首Op.25 No.7是首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歌。这是一首在中声和弦对位背景下男低与女高的二重唱。

9

船歌Op.60

船歌起源于意大利语中Barca(船)一词,据说由威尼斯船夫的传唱民歌演变而来,多为6/8或3/8拍,小船起伏荡漾的感觉在歌声中悠悠起伏。后来船歌泛指按这一体裁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

肖邦只作了这一首船歌,创作于肖邦与乔治·桑的感情即将破灭之前。肖邦自认为这是“坐在船上,只知道自己天地的一对恋人,表现情意绵绵的戏剧性。”乐曲充分反映了肖邦这一时期内心的孤独与悲愁。

10

f小调幻想曲,Op.49

此曲作于1841年,呈献给德·史索公爵夫人。这首作品被认为是肖邦的杰作,形态类似他的叙事曲,但他全部采用的是三拍子节奏。

在这里肖邦并不叙述古老的传说或爱情故事,他所谈及的是自己的现实生活,颇有戏剧性的重大事件。关于此曲流传着一段内容为描绘肖邦与情人乔治·桑之间吵架与和好经过的轶事。

11

降A大调波兰舞曲,Op.53

肖邦最著名的波兰舞曲是降A大调波兰舞曲(op.53)。这首作曲被认为显示肖邦对祖国波兰的热爱,在钢琴技巧上,以高难度著称,考验弹琴者持久的臂力。

十一月的肖邦有多厉害(听他演奏仿佛聆听他吟诗一样)(5)

先列这么多吧

欢迎补充~

肖邦绝赞

十一月的肖邦有多厉害(听他演奏仿佛聆听他吟诗一样)(6)

《肖邦绝赞》囊括肖邦十五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从由生活轶事中获得灵感的《一分钟》到倾泻满腔激昂爱国情怀的《英雄》、《革命》,在让你感受肖邦经典作品的魅力之余,也加深对其题材的认识,本专辑实为古典音乐的诚挚之作。除了选曲的用心考究,乐曲更由多位世界知名的钢琴演奏家共同演绎,包括我国钢琴家傅聪,奥地利钢琴家鲁道夫·塞尔金以及Sony专属钢琴家伊曼纽尔·艾克斯,旨在为各位乐迷带来更为立体的体验,感受更为完整的“肖邦”。时代变迁,抹不去传世经典,老一辈钢琴家的历史录音,借由科技手段,再次呈现出耀眼光芒。

更多《肖邦绝赞》唱片详情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还想听哪位音乐家的作品?

到后台告诉小编~

尽量满足你!

&

欢迎乐迷朋友投稿!

* 更多唱片详情请点击公众号后台菜单【古典天碟】

* 微商城上购买的唱片有任何问题,请到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联系小编xwxmusicjun

高逼格的音乐享受

你值得拥有~

点击阅读原文

你懂的

本文素材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更多古典音乐等你来聆听!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