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以渔不如授之以鱼(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原文】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送人以渔不如授之以鱼(鸟尽弓藏兔死狗烹)(1)

【读原著】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遂自杀。

【学原文】范蠡1遂去,自齐遗2大夫种3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4,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5。子6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7谗种且8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9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10。”种遂自杀。

1.范蠡:春秋时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隐去。

2.遗:读wèi,给予,赠送。

3.种:文种,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为越王勾践灭吴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不听从范蠡功成身退的劝告,被勾践赐死。

4.长颈鸟喙:长脖子,尖嘴巴;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

5.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这是省略句,完整的是“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省略的两个“”字,都是代词,他,指越王勾践。

6.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7.或:有的人。

8.且:副词,将要、快要。

9.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10.之:代词,它,指“七术”中的“其四”。

翻译

范蠡于是离开(越王)。从齐国给大夫文种寄来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嘴,可以和他共患难,不可以和他同享乐。您为什么不离去?”文种见到信,称病不上朝。有人诋毁文种将要作乱,越王于是赐给文种一把剑,说:“您教给我讨伐吴国的七个办法,我用了其中三条就灭了吴国,其中四条还在您那里,你替我跟着先王尝试一下吧。”文种于是自杀。

送人以渔不如授之以鱼(鸟尽弓藏兔死狗烹)(2)

【悟原理】

解惑

1.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在灭吴以后,周元王将他的爵位由“子爵”提升到“伯爵”,随后他僭越称王。

2.“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这也是使他称霸于诸侯的原因。

3.据《史记·货值列传》记载,范蠡离开越国以后,“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適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通过经商,成为富豪。

启迪

1.范蠡离开越国,给文种写信劝他也离开越国,是因为他看透了越王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正是这种识人之明,使他在政治上功成身退;生活上泛舟江湖,悠游自得。一个连一代霸主都能看透的人,在经商更能洞察人性,所以他成为一代富豪,也是信手拈来的事。范蠡从一位成功的政治家转型为成功的商人;吕不韦从成功的商人转型为成功的政治家——历史故事充满了魅力。

2.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建议,选择继续留在越王勾践身边,可以看出他根本不了解越王勾践。他虽然“称病不朝”,但是也能看出他贪恋权势。

3.范蠡的识人之明使他安享余生,文种的贪恋权势使他服剑自杀,一对比,二人高下立判。

4.越王勾践在成功灭吴之后,非但没有对他的功臣感恩戴德、大加封赏,反而以德报怨,加以屠戮。若不是范蠡预先离开,他必然也逃脱不了文种的下场。

5.越王勾践赐死文种的原因很可笑,“人或谗种且作乱”——竟然是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这也说明,越王勾践本心是有杀死文种的想法的。否则他不会因为这种原因而杀死一个对他有大恩大德的功臣。

6.从越王勾践赐死文种时对他说的话来看,越王勾践那种小人得志、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嘴脸跃然纸上。

7.从越王勾践屠戮重臣,以及后世封建社会的开国皇帝屠杀开国功臣的事例来看,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凡是自己能力不足、内心极度不自信的君主,认为自己驾驭不了自己的臣下,才会大开杀戒、滥杀无辜——比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凡是自己能力超群、气度恢宏的君主,文治武功足以震慑自己的臣下,他和他的臣下往往会君臣和谐,让他的臣下得以善终——比如秦始皇、汉光武帝刘秀。

就我个人而言,我最佩服汉光武帝刘秀,将来我会专门写关于他的文章。

8.范蠡功成身退的事例,为后世很多人树立了榜样,比如秦灭六国的第一功臣王翦;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都是从范蠡身上受到了启发才得以善终的。

9.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鸟打尽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兔子已死,那猎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这里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应用

1.侧重于整个故事,我们可以用来证明,一个人只有处在能体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处在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位置才是最有价值的。比如金银可以充当货币,购买东西,但是金银不能用来生火取暖,如果把金银用来生火取暖,就失去了他的价值。(如果要抬杠,用金银买木头生火取暖,我也没办法。)

2.侧重于范蠡和文种截然不同的下场,我们可以证明,识人之明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说明,见好就收也是人生一种聪明的选择;贪得无厌可能会一无所有。

3.侧重于越王勾践的无情无义,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忘记自己给别人的恩惠,这是我们应当从中学到的做人处世原则。

送人以渔不如授之以鱼(鸟尽弓藏兔死狗烹)(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