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家思想是怎样的(孔子儒家思想体系)

孔子儒家思想几乎包括了2500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社会学领域的方方面面,是中国古代最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在孔子之前的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对中华民族有如此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和思想体系。

孔子一生最为关切的是社会的治理问题。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这就将社会的治理延伸到了人的治理。

孔子儒家思想是怎样的(孔子儒家思想体系)(1)

治社会从治人着手。孔子在其一生的不断思考中,提出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概念。

我们翻开《论语》,会反反复复地发现:礼、忠、孝、仁、德、贤、义、信、爱、道等等这些概念,他们都在孔子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致上可以认为这些概念构成了孔子儒家思想体系,但不是其全部。

所谓礼,即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周王朝的礼仪制度,通称为周礼或周公之礼。它是继承夏王朝和商殷王朝的礼仪制度,加以完善而成的,是中国古代最系统最完整的礼仪制度。

所以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脩》)。

孔子儒家思想是怎样的(孔子儒家思想体系)(2)

礼的原意本来是人们互相交往的礼仪、礼节,但在法制观念尚未形成的古代却是治国理政的政治纲领,违礼即等于违法。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正是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动荡时期,奴隶主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周礼已不被遵守,周天子已失去控制诸侯国的能力,战乱纷争不断,社会分化明显,实乃“礼崩乐坏”。

在此情况下,孔子坚持主张用周礼解决问题,提出“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恢复如同文武周公统治时的盛世局面。

为了恢复周礼,孔子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广泛宣传他的一系列主张。奋斗一生,不改其志。

所谓忠,即忠心,忠诚。孔子告诫为君和为臣者:“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告诫为君者如何让老百姓又敬又忠:“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八脩》);告诫君子要:“主忠信(《学而》)”,“言思忠”(《季氏》)。

所谓孝,即子女幼辈孝敬父母和长辈。孔子对孝说的很具体,如:“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里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等等。

孔子儒家思想是怎样的(孔子儒家思想体系)(3)

仁者即高尚完美的人。孔子对仁的谈论很多,只摘一二。“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刚、毅、木、纳近仁”(《子路》);“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脩》);“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

德者与仁近义。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里仁》);“德不孤,必有邻”(《里仁》);“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贤者与仁、德近义。孔子曰:“不逆诈,不臆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宪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儒家思想是怎样的(孔子儒家思想体系)(4)

正义也。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里仁》);“见得思义”(《季氏》)。

诚信也。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八脩》);“民无信不立”(《颜渊》);“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

爱众人也。孔子告诫为君者:“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告诫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

所谓道,本身并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只有将以上忠、孝、仁、德、贤、义、信、爱等都做到了,即达到了道。

道是最高境界。因此,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人人达到了道的最高境界,社会也就达到了礼的太平盛世的理想目标。

所以,道与礼几乎是同义语。

由以上的列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所列的概念在孔子儒家思想体系中是存在着纲与目的关系的。

礼,是整个体系的纲,是核心、最高理想和目标;其余是目,是保证纲的理想和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

有些目的概念内容近义,是对同一问题多方位的阐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