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

艺术家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1)

高马得,(1917-2007)原籍江苏省南京市。四十年代以漫画见称,多年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六十年代醉心于中国戏曲,遂以中国画形式描绘戏曲人物,笔墨简练洒脱,形象生动传神,情趣妙生,耐人寻味。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由北京、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出版个人画册,出版了《画戏话戏》、《画碟余墨》、《马得水墨小品》等,获国务院专家待遇,获漫画“金猴奖”,1993年在江苏省国画院离休。1999年出版个人大型画册。2007年因病去世。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2)

高马得 白门楼 19×17cm

马得先生是中国漫画史上一个不可回避的人物。在任何一个时代,他都有优秀的作品为人称颂。解放战争时期,他创作了《倒骑驴客》、《伏虎记》等佳作,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进步立场和作品的战斗精神。他的系列漫画“苗夷情歌”、“大城故事”、“新列仙酒牌”,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社会风情的缩影。20世纪60年代,他的《美国对弱小国家的“技术援助”》,是漫画战斗传统的发展和延续。尽管在“文革”中遭受迫害,但是在“四人帮”倒台后,他又焕发了艺术青春,创作了《旧笺新释》这样形式独特、内涵深邃、民族风情浓郁的优秀漫画作品。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3)

高马得 包公赶驴送歌女 22.5×17cm

对许多人来说,戏曲是孩提时的记忆,能在百忙中重温这些回忆是一桩乐事!也有的人认为这种比台湾连续剧还慢数个拍子的剧情,实在难以消化,已不适合讲求快速社会人的口味。而戏曲最容易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外乎戏曲人物的华丽服饰,浓彩的脸蛋,冗长的唱词,缠缠绵绵,咿咿呀呀……,慢条斯理般的动作准确地落在音乐节奏中,还有喧天的敲击乐,咚咚咚锵……。这是一场有声有色的真人演出,然而,有一种戏曲只靠一个人在幕后演出——戏曲人物画。

在宣纸上捕梦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4)

高马得 逼侄赴科

去年的六月,高马得(中国一级美术师,专攻戏曲人物创作的画家)在集珍庄画廊开了“纸上”戏曲人物的展出,让喜欢戏曲的人饱赏眼福!马得的戏曲人物画,画的不是戏曲的华丽服饰、浓彩粉脂的脸孔,而是一种情感转载的艺术形式,意境的写照。画的空白处配上诗句优美的落款,使戏曲人物画不时奏出动人的弦外之意,略有余音绕梁之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单是戏曲人物画能恰当地表现戏曲内涵的最佳手法,更是中国水墨画追求的境界,正符合中国美学以意象为主导的精神内涵。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5)

高马得 别姬 27.5×18cm

画家把舞台上的艺术放在宣纸上拨弄,让中华民族蕴含千年的文化底蕴与民间情怀从画中透出、飞跃。戏剧情节里头在瞬间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喜怒哀乐等情感,经画家的巧手,用概括、简约、夸张、趣味性地把刹那间的情绪有条不紊地转放在水墨之中,融化于其中……浓彩淡墨中透出剧中人物的豪迈潇洒。隐藏于戏曲人物内心的含蓄情感,脸上那幅腼腆的表情,又或娇滴可人的神情,风趣盎然!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6)

高马得 别姬先别马 27.5×34.5cm

像诗的戏曲画

看似一幅画,恰似一场传统戏曲的缩影,妙趣横生!每一幅戏曲人物画就如一场戏,一则故事。像《牡丹亭?寻梦》讲述杜丽娘从梦中醒来,若有所失,直惦着梦里素未谋面的知音人。最后,她走到梦境中的那棵梅树下,凄凉的抒发心底强烈的愿望:“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这一幕所要表达的正是杜丽娘欲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坚贞热烈,像火一样要把那封建桎梏烧掉、毁去。这当中像隐含着中国封建的礼教禁锢把时下的女子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心声。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7)

高马得 伯嚭受贿一对活宝物 17.5×23cm

马得看戏里头的情、意和美,以单线勾画成的戏曲人物,动作仿若微风中的芦苇,姿态优而美,柔曼妩媚,略敷淡彩,衣着白粉,更显得飘逸而迷人,使人禁不住掉入其梦境之中,像是活在当年的时代里去了。如《鸿雁传书》讲的是相府小姐王宝钏在寒窑苦守薛平贵的凄美故事。王宝钏希望借“飞鸽传书”给薛郎传话。首先把信扣在鸿雁的颈项,却担心它饮水时打湿了,字迹模糊;把信扣在翅膀上,怕他难以飞行;系在腿上,又怕歇在林中时被钩在树枝上;最后系在鸿雁脊背上才觉得牢靠,于是双手将雁捧起,向空中一抛,雁腾空飞起,一边鸣叫一边展翅向西飞去。这时,王宝钏唱到:“只见鸿雁腾了空,王宝钏十几年来才露笑容,但愿你一路平安把信送,薛郎他见信定会转窟中。”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8)

高马得 不打不相识 33×22cm

画中只是寥寥的数笔,简单的手势,像把心里压抑多时的哀怨、痴情、期盼,随同两手一松,微微上扬,思悠悠,情悠悠就跟鸿雁乘风而去了。恐怕再多的言语也不能胜过水墨的言简意赅,婉约动人的情感,哀伤中充满着期盼,戚戚焉,只能意会。王氏对感情的坚贞不渝,坚如磐石的精神像淙淙流水般在宣纸上川流不息。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9)

高马得 打神告庙 34×21cm

无声胜有声

虽说戏曲人物画是静止的,但它的感情则是流动的;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条,但内容是丰盈的;虽是朴素的色调,但清秀可人;虽是静谧的气氛,但无声胜有声!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10)

高马得 大圣降魔

大家评说

马得是一个抒情诗人。他爱看戏,因为戏很美。马得能于瞬息间感受到戏的美,捕捉到美。他画戏是画戏中之诗,不求形似。他最爱画《牡丹亭》,这辈子不知道画了多少张。他画《牡丹亭》人物,只用单线勾成,线如游丝,随风宛转,略敷淡色,稍染腮红,使人有梦境之感。马得的许多画都有梦意,《游园?惊梦》如此,《拾画?叫画》如此,《蝴蝶梦》更是如此(此幅用深色作地子,人物衣着皆用白粉,更显得缥缥缈缈)。我们可以称马得为“画梦的人”。

——汪曾祺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11)

高马得 洞天深处同欢笑 34.5×34.5cm

马得画才子佳人,虽然还是泼墨手法,但一般用淡彩,而且偏爱石青、浅绛、淡紫与桃红,呈现一种“春三二月天”的清雅,与昆腔水磨调的轻柔优美异曲同工。他自己说最喜欢画《牡丹亭》,想来是佩服汤显祖对文学艺术的执著,对“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的共鸣,才一再画《惊梦》与《寻梦》中的杜丽娘,裙裾轻飘,如诗如画亦如梦。

——郑培凯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12)

高马得 杜将军大战孙飞虎 21.5×41.5cm

不能忽略马得那富于情感的笔墨技法,在塑造人物动态上所发挥的作用。白娘子的细线勾勒,许仙的轻染淡抹,衬托着缠绵悱恻的柔情蜜意;鲁智深的大笔泼墨,纵横交错的线条,点点明亮的色彩,有力地烘托着他的豪放开朗。鲁迅先生说过:“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不过寥寥几笔,而神传毕肖;夸张了这人的特长——不论优点或弱点,却更知道这是谁。”马得的戏画确实是属于这一境界的。

——马鸿增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13)

高马得 断桥相会 15×11.5cm

马得运笔,原则上不离祖宗旧制,讲究“六法”,特别注重气韵生动和经营位置。武松的软罗帽精神也竖起来,耳边顿了个石青色圆球。上身打衣整齐,裤腿却是几笔粗粗抹成。他的“随意为之”实则“有意为之”。

——李克因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14)

高马得 风雨与共 62×35.5cm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然而,一件件美的艺术作品的创造,总是不会来自天上掉下来的灵感。它终归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作者对生活万象的累积和敏锐的观察力。马得原来是画漫画的,50年代起才专攻水墨戏曲人物画。三十年来,他读了不少书,看了很多戏,他的画室内单是戏曲人物的速写就有几百本之多。

——华君武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15)

高马得 风雨与共 68×45.5cm

马得善于捕捉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形象,寥寥数笔,神情毕肖。悟空的机智,八戒的憨厚,唐僧的慈善,白骨精的诡秘,包括以蛤蟆体态变形而设计的金蟾大仙等形象,无不赋予他们以性格与生命。

——周积寅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16)

高马得 甘露寺 17.5×15.5cm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17)

高马得 古城会 71×48.5cm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18)

高马得 贵妃醉酒 23×17cm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19)

高马得 恨千里路程短 35×15.5cm

连环画中画马最好的画家(他原来是画漫画)(20)

高马得 虹桥赠珠 21.5×13.5cm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