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不方便(不会用智能手机)

9月20日,在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的第二届“安泰交响”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形下,健康码,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万事皆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不方便?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不方便(不会用智能手机)

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不方便

9月20日,在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的第二届“安泰交响”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形下,健康码,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万事皆困。

8月17日,黑龙江哈尔滨,一老人疑因没有手机扫健康码,被公交司机拒载,遭乘客谴责,民警将老人带离公交车。此事经多家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热议。8月8日,大连也曾发生老人因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事件。今年3月20日,江苏镇江一公交车上,多名老人因老年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被乘客赶下车。

上述事件,看似“手机问题”,却指向养老困局与社会文明程度。国家统计局2019年统计表明,2018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而60岁以上老人会上网的比例仅为23%。

智能手机的缺席,是否意味着晚年生活的孤独?科技发展,如何才能不以老人被边缘化为代价?

出行、支付到就诊 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一路受阻

2019年5月,王先生以240元的价格在成都太升南路某店购得一部老年手机。对于78岁的他来说,字体大、功能简便、自动报时,是他选择老年机的理由,“我的视力下降很多了,看不清小字。”

两年前,儿子曾给王先生购得一款智能手机,用了不到2个月,就被王先生搁置了。他回忆,智能机功能繁复,每次接打电话,都需滑动界面、翻过各类软件,“经常没注意就点进别的地方,电话一直接不起来,着急。”

本来没有智能手机,对他的生活不会有任何影响——直到2020年,在过去的这个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春天,健康码,开始成为大家的出行必备。

王先生豁然发现,没健康码,几乎寸步难行。出行、就诊、购物……健康码,不仅是自我与外界的通行证,某种程度上,更决定了他能否保有起码的尊严。

今年4月,王先生因病去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他伸手招车,前后见到两辆亮着红色“空车”标志的出租车,都从他面前呼啸而过,这让他纳闷。

少顷,一辆出租车终于停在附近。一经攀谈,他才明白,和前两辆空车一样,这辆出租车已通过手机软件和其他乘客约好了行程。又等了十多分钟,真正的“空车”终于来了。王先生问:“师傅,收现金不?”

“不行,”司机答,“要扫码。”

这让王先生犯了难。

到达医院,需要出示健康码。王先生表示,自己用老年机,无法出示,院方工作人员称,若无健康码,则需出示身份证。此前,王先生并不知道需携带身份证,遂返家。

“防疫是全民共同的,我们理解,也支持。不是不愿意扫,而是老人机扫码确实有困难。”王先生希望,“应该有一个协调(机制),而不是一刀切。”

艰难的学习 点两下就能用的微信程序 阿姨学了两天记了7个步骤

72岁的黎阿姨坐在沙发上,手里的智能机像一个不听使唤的高科技玩具,让她颇为苦恼。

“你点到其他页面了,先退出……不是,点这个……”

身旁,儿子正教她如何使用健康码。黎阿姨拿了个本子,记录下操作步骤,但从头再来时,又懵了。

年轻人驾轻就熟的微信程序,黎阿姨举步维艰。年轻人短短两步“打开微信,输入‘天府健康通’”,在黎阿姨的本子上,列成了七个步骤。两天后,黎阿姨终于学会使用“天府健康通”,但这并没让她释怀,“我有娃儿教我,那些娃儿出去打工、留学的老人咋办呢?”

让黎阿姨记忆犹新的是,今年5月,她去成都一家餐馆吃饭。对方明确表示,只能手机支付,不收现金,“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凭什么拒收呢?”

一年前,黎阿姨买了智能机,但仅限于接电话、看短信。儿子给她注册了个微信,还帮她加了十余位亲朋好友和单位微信群。她却从未用过微信,只是十天半个月让儿子代看一次,是否有留言。微信群里,总是亮着提示消息的红点,打开来,累积的群信息常达四五十条之多。

黎阿姨怀念以前使用老年机的日子,“不像智能机,经常出现啥子‘更新’,不敢点,怕点错。”和黎阿姨不同,70岁的泸州市民张先生习惯了使用智能手机。一年前,他学会了手机淘宝、微信支付,有时还会发朋友圈。但直至今年8月22日记者采访时,他仍不懂何谓“健康码”。

多地有措施 纸质证明代替健康码 多地还可用身份证、市民卡等

针对一些老人没有智能手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形,各地出台了用身份证、市民卡、纸质健康证明等代替健康码的措施。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的一位工作人员称:“成都常住居民,可以去开健康申报证明。健康申报证明在社区医院都能开。”

记者梳理看到,早在今年3月22日,四川成都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利民社区就发文称:“利民社区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组长、网格员为辖区中老年人及未使用智能手机的居民申领个人‘健康码’,并打印成纸质的,方便居民出行。”

对于仍需申请健康码的老人,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家人可以用他们的手机,帮他申请。如果有独居老人,就喊居民小组长去看有啥子需要帮助的。”

上海、江苏等地,无智能手机的人员,可由住所地社区审核并加盖公章出具健康通行证明,证明有效期为14天。

浙江杭州则开通了“市民卡 健康码”系统,在全国率先推出“卡码合一、刷卡读码”模式,在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代办申领健康码之后,他们只需刷一下市民卡,即可显示健康码颜色状态。

广东省的“粤康码”可保存及打印纸质“粤康码”,具有普通“健康码”同等效力。 (成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