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爷们《胡子故事》(壹点音频胡子说史)

讲正史野史,说历史;谈奇事怪事,讲故事。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音频历史栏目《胡子说史》。

上周《胡子说史》讲述了大唐高僧玄奘“官二代”的出身背景和俗名之争。这期呀,咱再聊聊唐僧的性格以及与唐太宗李世民父子的纠葛。

大家都知道,著名大唐高僧玄奘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其实呀,与小说和影视剧中懦弱的唐僧不同,玄奘大师是位刚强坚毅的高僧。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九九八十一难取经故事,而鲜为人知的是他不畏大唐皇帝李世民父子相继逼迫还俗的经历。今天呀,咱就讲讲他的这种经历。

胡子爷们《胡子故事》(壹点音频胡子说史)(1)

其实呀,就连他西行取经也是在遭到李世民否决后而偷偷出发的。

大唐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玄奘请求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李世民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便偷偷出境西行,这一走就是十几年,来回行程五万多里。因为是私自出行,只好昼伏夜行。6年后,在31岁那年,玄奘边学边行,才进入中印度。经历何止九九八十一难呀!

胡子爷们《胡子故事》(壹点音频胡子说史)(2)

胡子爷们《胡子故事》(壹点音频胡子说史)(3)

(李世民召见归来的玄奘)

公元643年,在出行18年后,43岁的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来。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这时,唐太宗为了辽东战役,已驻洛阳。太宗得知他回国后,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

玄奘回国之时,也正是大唐用人之际。李世民许于高官厚禄要求玄奘还俗为朝廷效力。玄奘断然拒绝了皇上的要求。

唐太宗仍不放弃,常常“逼劝归俗,致之左右,共谋朝政”。如贞观十九年,唐朝进军辽东,太宗要求玄奘观战,再次提出还俗的要求。二十二年,太宗又一次令他还俗,但玄奘不改初衷,坚决拒绝。

不仅如此,李世民去世后,儿子李治即位后也多次命令玄奘还俗。

为了摆脱唐皇的控制,玄奘再次提出回家乡少林寺翻译佛经,还是没被批准。

唐皇为啥逼玄奘还俗

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唐太宗对佛教的政策有关。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经过隋末农民战争的破坏,国家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发展经济,缓和社会矛盾,唐太宗对佛教并不支持,而是从统治者角度出发,崇尚文治,尊崇儒教。

贞观年间,唐太宗积极经略西域。为了打击突厥在西域的霸权,他先后多次发动战争。唐太宗需要精通西域、中亚各国地理交通、民俗风情、政治文化的人才,玄奘无疑是唐太宗经略西域最好的顾问。因此,太宗多次要求玄奘还俗做官,担当起经略西域的重任。为了摆脱太宗的控制,所以玄奘多次提出离开长安,请求回少林寺翻译佛经,潜心佛学,弘扬佛法。

一次次要求去少林寺翻译经书遭拒后,玄奘仍没放弃翻译经书的努力,最终还是感动了唐皇李治。李治虽仍不同意玄奘离开长安,但在长安(今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在译经讲法之余,玄奘还口授由弟子辩机执笔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全面记载了他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并在长安建起大雁塔,用以保存自天竺带回的佛经佛像。

全部心血投入翻译经书的玄奘,到了晚年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年)3月27日坐化仙逝。

胡子爷们《胡子故事》(壹点音频胡子说史)(4)

(大雁塔)

胡子爷们《胡子故事》(壹点音频胡子说史)(5)

(玄奘纪念堂)

胡子爷们《胡子故事》(壹点音频胡子说史)(6)

(唐三藏塑像)

据载,玄奘前后共翻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此外,玄奘又将《老子》等中国经典译作梵文,传于天竺。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太宗李世民父子虽然多次逼迫玄奘还俗做官未果,但并未因抗旨不遵之罪加害玄奘,而是最终被玄奘感动而建大雁塔等,供其译经传教,不愧为开明皇帝。

好啦,今天的胡子说史咱就聊到这里吧,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欢迎留言评论,谢谢您的收听和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作者/主播翟恒水

后期剪辑 胡泉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