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 马庆隆 通讯员 方琳嬿

凌晨两三点,天还没亮,杭州双浦镇双灵村的茶农已经开始了工作。师傅们戴上头灯,采撷下枝头的桂花,只为把最新鲜的“秋之味”汇入龙井茶叶,制作出桂花九曲红梅。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1)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2)

九曲红梅是双灵村的一张金名片。每年到了九、十月,桂香满城,九曲红梅也到了上新“桂花限量款”的时节,虽然产期较短、产量有限,但大受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随着市场和口碑的积累,桂花九曲红梅的知名度已经越来越大。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3)

今天(10月12日)上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来到双灵村,去看了看刚刚上新的桂花九曲红梅,杭州人惦记的这一口“秋香”究竟为何如此火。

更多杭州风物志,可以戳专题了解:小时风物志,带你看活泼泼的杭州

1】桂香和茶香的奇遇

“老茶树”变成了“年轻货”

茶叶打底、沸水沏入,桂花伴着茶叶,立即在水中打起转。片刻之后,茶汤带着淡淡的桂花清香,呈现出金黄澄澈的质地。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4)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5)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6)

“十斤茶拼配两斤桂花,这个比例刚刚好,多了会太甜,少了花香又不突出。”贾威正在向记者介绍桂花九曲红梅的工序,他是杭州贾氏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其父贾炳校是西湖区九曲红梅非遗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7)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8)

清晨,采摘回新鲜的桂花,制茶工序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要给桂花过筛,然后按比例拼配,最后把拼配好的花茶窨制8小时。

窨制,就是用棉布包裹好花茶,放入石灰巢中,让多余水分流失,使花和茶的香气充分混合。

“一层茶叶,一层石灰,中间用牛皮纸和棉布隔开,防止石灰落入茶中。我们尝试过包括烘干在内的很多办法,最后发现窨制最能保存住桂花的香气。”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9)

保住这缕桂花香,对茶叶生产者而言,意味着市场的拓宽。贾威说,他家的九曲红梅茶叶采自群体种老茶树,比“龙井43”醇厚。不过,和国内其他茶类相比,还是偏淡,在年轻消费市场中的优势并不明显,“喝原叶茶的年轻人本就不多,想喝淡茶的就更少。加上桂花后,口感鲜明直接,刚好补足了这个市场缺口。”

“花和茶的配比,是根据市场的反馈确定的。经销商会告诉我们哪些人爱喝甜一点,哪些人爱喝淡一点。我们针对不同人群的口味喜好,推出了差异化的茶品。”

添了一抹桂花香,九曲红梅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心水好货:“25~35岁的占到20%以上,35~40岁的占30%以上,30~35岁的消费者是主流。”

2】原叶茶畅销、桂花花期短

今年,“花”和“茶”有些不够用了

作为一种花茶,桂花九曲红梅的生产需要主角“茶”和配角“花”打好配合——既要“花”不断开,又要“茶”不停供。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10)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11)

先来看“茶”怎么样。

“今年春季出产的原叶茶很畅销,到了秋季要做桂花九曲红梅了,茶不够用了。”贾氏茶叶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梁琪告诉记者,“按照公司现在的生产能力,满打满算能做10000斤桂花九曲红梅,但是现在春茶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原叶茶的存量打了折扣,今年只能产出大概5000斤了。”

“花”的情况又如何?

“桂花产量更是看天吃饭,花期长,就能产很多。”今年夏天,罕见的高温晴热来袭,杭州的桂花花期缩短了,也延后了。9月30日前后,终于迎来一轮降温,桂花也终于有了展露的机会,趁着夜深人静盈满枝头。

之所以在天亮前采撷,是因为此时温度低、无日照,新开的桂花香气最浓。

茶山上、庭院中、道路旁……不必特意规模化养植,也不必翻山越岭去寻找,双灵村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桂花树的身影。“银桂、金桂、丹桂,种类非常多,我们的九曲红梅主要用的是银桂。”

一茬接一茬,10~20天的花期里,桂花默默无声地生长着、馈赠着。“第一批桂花已经在国庆节前采摘完了,现在你去看枝头的桂花,连花苞都算不上,师傅们正在等待下一茬开放。”贾威说。

3】有传承,也有创新

小小茶叶的“花花大世界”

九曲红梅与花的奇遇,并不止步于桂花。

粉玫瑰、红玫瑰、茉莉、腊梅……贾威的茶桌上,摆放着很多玻璃罐子,里面是各式各样的花茶。“从五六月的玫瑰,到七八月的茉莉,再到九十月份的桂花……”桂花取自杭州,其他花则来自云南、四川、广西等地,“都能和九曲红梅完美融合”。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12)

融合的创意,来自贾威的父亲贾炳校。

他是杭州市第一个将花与九曲红梅茶结合的制作技艺人。“我父亲那一辈更注重原叶茶的生产,后来慢慢有了创新。到了我这辈,就更多投入到花茶的研发、生产、销售上。”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13)

2018年,贾威开始接手家族的茶业经营。虽然是从久负盛名的九曲红梅脱胎而来,但几经创新的花茶产业,需要重新建立市场基础,贾威肩上依然担着一份事业初创的艰辛。他自述,年少时也是一个打完球爱喝可乐的青春少年,现在和茶叶打上了交道,手边总拿一个保温杯。忙起来,中午饭常常是一份同事打包的片儿川。

红梅特色(当九曲红梅走上花路)(14)

贾威要与之打交道的,还有厂房里的老师傅们。“现在制茶业有个问题,就是请到的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师傅,愿意来干这行的年轻人很少。”有时候,担心人工成本过高,贾威一个人就是一条生产线。“玫瑰九曲红梅因为批量比较少,一两百斤的产量,就自己全包了。”

2012年前后,原叶红茶的销售遇到瓶颈,九曲红梅走起了“花路”。十年过去,贾威研发的花茶销量逐年增长,销路也慢慢拓宽。

“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新出路。”贾威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