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时代以瘦为美(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假期结束,元宵节、情人节携手而来,你的体重还好吗?

为什么现在的时代以瘦为美(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1)

减肥,可不是只有现代人才热衷的事情。古人一样热衷于此,上下五千年也是一部减肥史。

从楚王好细腰开始

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楚灵王有个特别的嗜好,喜欢腰细的人,而大臣们为了讨好他,就每天只吃一顿饭,早上穿衣服的时候先憋住气、收腹,再系腰带,扶着墙站起来,再去上朝。结果过了一年,大臣们都饿得面色发青。时间长了,宫中不仅人人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更频频有人饿死。

为什么现在的时代以瘦为美(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减肥运动,被记录在《墨子》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肋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鼠黑之色。”故事里的“细腰”指的不是女性的细腰,而是男子的细腰。

为什么楚灵王有如此爱好?很可能是他的审美如此,不想看到朝中大臣个个肚大腰圆。就这样,很多人成了“瘦”的辆牲品。据说,当时的大臣对瘦的追求,还波及了青铜礼器,出现了“束腰”的鼎。

后来,楚灵王为了满足自已的私欲,不顾大臣反对和百姓死活,大兴土木,派人建造了豪华至极的章华台,又叫“三休台”,因为据说从低到高走一越这座台,中途要休息三次。之后楚灵王又开始搜罗全国各地腰细的女子、宫殿内夜夜笙歌。不少女子为了邀宠,一直控制饮食,后来由于太过饿很多人因此丢了性命。章华台也因此被称为“细腰宫”。所以后来就有了非常有名的两句诗:“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大臣为了得到提发重视,女子为了得到宠爱,而创造出我国历史上如此隆重的减肥“盛事”,不可谓不精彩,但也实在荒唐。

不过,这种对瘦的追求从此仿佛成了一种审美正确,一直传了下去。几百年后,汉朝最有名的“瘦美人”——能做掌上舞的赵飞燕,又为瘦身的流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掌中舞霸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据说赵飞燕的腰就特别纤细,体重也很轻。有一天,她在跳舞的时候,忽然刮起大风,要不是旁边有人眼疾手快抓住了她的裙子,她恐怕会“乘风而去”。后来,汉成帝怕她被风吹跑,特地筑起“七宝避风台”。

为什么现在的时代以瘦为美(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3)

除了瘦,赵飞燕皮肤也很好,很白皙。传说她用了一种秘方一一香肌丸(也叫息肌丸)。这种药是用麝香、高丽参、鹿茸等多种药材制成的,将它放入肚脐内,可以让人的皮肤光滑细腻、白皙娇嫩,但香肌丸有副作用,会导致不孕。为了控制体重,赵飞燕还内服仙人掌,因为说仙人掌可以控制人的食欲,还可以养颜排毒。

后来,赵飞燕一直没有生出孩子,估计就是因为太瘦了,内分泌功能出现了问题一一可见苗条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这样以瘦为美的审美趋向的推动下,又一场壮大的瘦身运动应生。这一潮流也一直延续了很多代。魏晋时期,有个富人叫石崇,出了名的好色,一生热衷于搜集各色美女。他对美女的要求也苛刻无比。

据说,石崇曾将沉水香筛成粉末,撒在象牙床上,让美女经过,谁要是没留下痕迹,石崇就赐给她珍珠百粒;谁留下了痕迹,则命她节食减肥一一这要求恐怕只有仙家能做到了。

南北朝时期,同样以瘦为美。《南史·徐勉传》里记载了一个舞女她的腰围只有一尺六寸,也能做“掌上舞”!

唐朝人也在减肥

唐朝纵然是以所谓的胖为美,但这个胖多是指的“丰腴”或“丰满”,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胖。当时上至宫廷,下至乡野,很多人热衷减肥;除了节食外,还流行“五禽戏”,可以看作当时的广场舞。

为什么现在的时代以瘦为美(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4)

而到了晚唐时,出现了一种“意念减肥法”,即打坐,腹式呼吸,然后不断暗示自己瘦了……如此每天冥想半个时辰,坚持三个月,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宋朝同样是以瘦为美,从当时的服饰就可见一斑。在老百姓当中,据说流行这样一种衣服——上衣窄袖,非常瘦窄,甚至贴身,既便于行动,也凸显了女性的曲线美。很多女性为了穿上当下最流行的衣服,自然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变瘦,毕竟虽然人靠衣装,但衣也要靠人装。

从此,虽然历朝历代审美情趣或多或少有所变化,但以瘦为美的基调则定了下来,并延续至今。

当然,减肥也有比较“温柔”的方法。比如《饮膳正要》中提到的药膳减肥。人们食用能够利水、消肿、减肥的饮方,比如意米粥、据说能减肥消肿;还有鲤鱼汤、冬瓜粥、荷叶粥等。至于到底能不能减肥,怕只有用过的人才知道了。

节食、运动、药物……这些减肥方法古人都尝试过了,究竟能不能瘦、有没有效果呢?见仁见智吧!

胖也好、瘦也罢,不是看体重秤上的数字和别人对你的评价,身体健康才是衡量体重的标准,不需要盲目地追求瘦,把体重控制在最佳范围就OK了!

为什么现在的时代以瘦为美(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