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纳影业旗下艺人(北影节时间博纳于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 北京报道

“于冬总开始准备庆功宴了。”

8月16日,有影视行业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的确,这一刻对于博纳影业董事长冬确实是值得纪念的。8月14日,在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于冬感慨,上市之路艰苦。

“2016年4月份告别纳斯达克,从递交材料到过会通过1870天,从过会到拿到批文630天,我走得好艰苦!”他说。

但于冬也强调,资本运作波动,并未影响博纳影业的发展,不影响博纳影业拍电影。这十年当中,博纳影业拍了300部电影,累计票房突破600亿元,累计获奖超过400余个,累计出口海外发行超过3亿美元。

其中,在2013年,他跟徐克导演、黄建新导演等一帮主创团队牡丹江上待了40多天,拍摄了《智取威虎山》,开创了主旋律电影创新表达之路。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也摸索出一些经验来,之后《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三部大片用了六年时间,接着在2019年推出的中国骄傲三部曲《烈火英雄》《中国机长》《决胜时刻》,九个月内集中推出三部献礼影片。”他称。

2020到2021年,疫情影响下电影行业最受冲击的时候,博纳影业倾注全力把压箱底的钱,把所有资金集中将近20亿元,集中拍了《中国医生》《长津湖》系列。

“十年走得非常辛苦,十年也让我从一个40岁的风华正茂到了年过半百,曾经十年前,想过我在40岁的时候说再干十年,到我50岁的时候可以回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当老师去教书育人,这是我的理想,但是转眼就过了五十岁,根本停不下来。刚才说躺平,其实电影人从来没有躺平过,如果上天还可以再眷顾我十年、十五年的健康,我还至少可以再拍一百部电影给中国电影。”于冬表示。

他还指出,电影强国有两个标志,一是本国电影在本国市场上的绝对主导地位,是电影大国。这点我们已经做到了,无论是故事影片生产能力和技术的进步、人才优势、工业化水准提升,都已经是电影大国。

还缺一个标志,就是中国电影的海外出口能力、辐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电影在这十年当中要建成 ‘华莱坞’,不要把好莱坞等同于美国电影,好莱坞当中有很多美国电影,但是好莱坞是全球人才集中之地,全世界的导演、全世界的制作人吸纳到好莱坞拍电影,中国电影在面向国际的时候是要吸纳全球的人才来拍中国电影,来拍中国故事,要多种声音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向全球展现中国的艺术魅力和中国电影承载的价值观和理念以及话语权,未来十年当中更要注重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于冬称。

他还强调,海外不仅仅是卖片的生意,海外发行的业务最重要的还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很多电影卖出去以后,中国一上映海外就盗版了、被盗用链接。要强化中国电影的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商业价值,才有源源不断的回血来补充来壮大。

“资本市场助力是必由之路,好莱坞大公司全是华尔街的银行家、金融家在背后支持、全是上市公司,中国的影视公司发展一定要借助资本市场,进入快车道,吸纳全球人才来讲好中国故事、拍好中国电影,向世界扩张我们的影响力。”于冬说。

8月8日,博纳进行了上市前的公开路演,8月9日,该公司开启申购,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约为2.75亿股,申购价格5.03元/股。

招股书显示,今年 1-6 月,博纳影业营收 14.73亿元,同比增长 81.89%;净利润为 2.36亿元,同比增长 783.15%。期间业绩高增速主要由于其主投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在 2022 年春节档上映,并取得 40.6 亿元票房。

根据招股书,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长津湖之水门桥》预付款金额为4.56亿元,这或比较接近博纳在该片所投入成本。

博纳2021年的业绩也靠《长津湖》系列支撑。当年,《长津湖》在国庆档期上映,最终收获57.75 亿元票房。

受此推动,2021年,博纳营收达到31.24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长津湖》收入达到10.14亿元,占比69.77%。招股书显示,《长津湖》 投资金额8.63亿元。

北京博纳影业旗下艺人(北影节时间博纳于冬)(1)

于冬在北影节现场。图片来源:中国电影报道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