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为基础农民的根本出路(要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

原创不易,文字也有产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果您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技术、农村生活等,那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依农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以农业为基础农民的根本出路(要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1)

早期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之中,太多人总乐于效仿国外先进的农业模式,来确定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比如说规模化的美国农业模式、小而精的日本农业模式,在国内各自均有较多的推崇者和践行者。

但是我们现在回头去看,盲目效仿先进农业模式后,发展“大农业”的朋友赔得多赚得少,躬耕“小农业”的朋友则也是败多成少。

因此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只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没有所谓先进的农业模式。

若是非要定义先进的农业模式,那依农认为“适合”既是“先进”。

依农近期的一篇文章已经和大家客观聊了“大农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让“小而精”的农业模式变得更“适合”中国农业?当然也可以换句话说:就是怎样才能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

以农业为基础农民的根本出路(要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2)

当前在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之下,依农认为要成就一个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而精”的农业生产模式,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既是种植规模适度化、生产管理精细化、产出农品精品化和运营模式多样化。

其中“生产管理精细化”和“产出农品精品化”是立足于国内农业由“粗放农业”向“精细农业”转型发展大前提之下的势在必行。

而“种植规模适度化”,则是旨在“不因过大而“死”,不因过小阻碍发展”,是为了避开国内规模化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大农业大腰包”、“大农业大风险”、“大农业缓效益”等一系列限制因素和经验教训,同时也是为了在“两亩、三棚”兼业化小农生产难发展大环境之下的妥善选择。

运营模式多样化的目的就更为简单直接,那便是为了收益最大化。

以农业为基础农民的根本出路(要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3)

前面的文字这“化”那“化”的,依农写起来费劲,大家看着也费劲,聊种地也从来不是靠概念化的文字凸显专业化。

那么简单、直白地说我们该怎样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呢?

依农认为需要“小而精”农业的执行者先成为农民,而后再摆脱农民身份。

这句话或许看上去不符合逻辑,但是从依农所见的那些发展好的、能赚钱的“小农场”基本上都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当然也有一部分农业人是反向经历了这个过程。

这样说多少还是有些绕,接下来咱细谈。

以农业为基础农民的根本出路(要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4)

成为“农民”——躬耕农业生产是发展“小而精”农业的铺路石

农业的根本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种地和产出农产品。

要是种不出、产不好,那后面的一切都是妄谈。

因此我们要想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就得先成为“农民”,脚踏实地的躬耕农业种植生产。

依农所讲这一层“农民”的含义是种植和产出,从事农业的朋友只有成为这层含义的“农民”后才算是踏上了这条“小而精”的农业路。

还是一句看起来矛盾的话:在农业这个行业里没有比种植和产出更简单的事,同样也没有比种植和产出更难的事。

举个例子,挖坑、播种、待收的事情很简单,蒙昧时期的古人就已经在做了。

但这坑在哪挖?什么时候挖?用什么挖?挖多大?播什么种?什么时候播?怎样播?播后如何保收?怎样才能收好?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来了之后,“种、产”这件事就“复杂”了。

在发展“小而精”的农业时,依农之所以呼吁大家先成为“农民”,是因为当前有太多从事农业生产的朋友忽视或没有这层“农民”身份。

以农业为基础农民的根本出路(要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5)

精种、产精成为“农民”要做到哪些呢?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小而精”三个字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先看“小”,一般情况下规模小了才好精种、产精,“小”是相对的,一亩对十亩是小,百亩对千亩也是小,“小”是一个概性的范围,没有说发展“小而精”的农业你就必须不能超过多少亩,在力及范围之内即可称“小”。

那怎么具体确定这个“小”呢?先谈“钱”,做农业有钱不一定种精细产精品,但没钱绝对难种精细产精品。农业是一个对持续性投资要求特别强的行业,在“钱”上的力及范围,不是你有多少钱建多大园,而是你这些钱建多大园能让它即便不赚钱也能多维持几年(不要想着我后续贷款运营,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从来只有锦上添花绝不会有雪中送炭)。再谈“作物”,小麦、玉米种上百千亩不算大,树莓、软枣种上几十亩可能就已算多,种植作物的不同限制“小”的范围。

后谈“精”,有了合适的规模后,那就要在种植技术上下功夫,要精细每一个从种到收的细节。

同样品种的苹果,产量、品质、味道可能有天壤之别。

其关键就在于种植技术和一个个生产细节上,不多说,农业人往“天”上努力定比在“地”上的有更好的发展,赚更多的钱。

以农业为基础农民的根本出路(要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6)

摆脱“农民”身份——宣传、买卖、运营、发展,面面俱到“小而精”的农业路或成康庄大道

成为“农民”之后为什么要摆脱农民身份呢?

这是因为与不重视农业“种、产”环节的朋友一样,把“农民”身份只定位到“种、产”,把“小而精”的农业发展成只是“种、产”的朋友也不少。

对于这样的朋友,依农希望大家务必要摆脱这层“农民”身份。

“种、产”虽然对于农业发展很重要,但是“小而精”的农业要有好的发展,绝不只是“种、产”就能解决的事。

当前社会“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早已不合时宜,“种、产”做得再好,投入成本高(这“高”也是相对的)、卖不出、卖不了高价最终也是白忙活。

那怎样宣传、买卖、运营、发展,摆脱“农民”身份?

在依农看来没有具体方法或者说不设前提的理论方法都是在忽悠人,那和讲成功学没什么两样。

农业的钱同样从来不是靠生搬理论方法赚来的,依农给个建议,多看别人怎么做,多参考成功案例,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做最适合的选择(怎么看这也是一句空话,但是要客观好像也只能把话说成这样)。

以农业为基础农民的根本出路(要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7)

以上就是依农对于如何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的一些粗概看法,望农业人有所得。

文章最后,我们再回到中国农业这个大整体,在依农近期的文章里写“大农业”难的同时盼了发展,讲过“小农业”好的同时述了不足;

只是想说农业发展没有万全之策,通往中国农业未来的路,也绝不只有一条。

同样的作为一个农业人依农坚信,当前农业发展难也好易也罢,中国农业的未来的样子一定多姿多彩。

以农业为基础农民的根本出路(要把小而精的农业做好)(8)

#谷丰计划#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