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形象资料(鲁滨逊漂流记开拓者与殖民者的英雄)

在 18 世纪英国启蒙文学的作品中,丹尼尔·笛福的长篇小说《鲁宾逊漂流记》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

这部小说不仅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初始之作,也是一部表现资产者开拓精神与殖民意识的力作。

它通过青年商人鲁滨逊在海上冒险流落荒岛,开辟岛国的故事,体现了资产阶级向上发展时期开拓进取和奋发创业的精神。

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形象资料(鲁滨逊漂流记开拓者与殖民者的英雄)(1)

取材与重塑:一个新型资产者的形象诞生

这部小说取材于一个真实的事件。

18 世纪初,有个英国水手在一次航行途中因和船长发生口角而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这个水手在荒岛上艰难地生存了四年,几乎变成了一个茹毛饮血的野蛮人。

四年后,一位航海家发现了他将他带回英国。

这个事件经报道之后引起了笛福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在这一事件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旅行体验和生活阅历,更是融入了他对时代的观察和感受,塑造出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鲁滨逊形象,一个新型的资产者形象由此脱颖而出。

笛福所处的 18 世纪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英国资产阶级正处于朝气蓬勃、力求发展的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创造和占有财富,为了寻找新的土地、原料基地和新市场到处进行冒险活动,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

较之那些不做任何生产劳动,坐享巨额地租收入,过着奢侈生活的贵族地主阶层来说,当时的资产阶级具有巨大的进步性。

鲁滨逊这一形象则真实地概括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特征。

鲁滨逊这个形象是如何体现新型资产者的开拓精神和殖民意识的?

首先,作者把鲁滨逊塑造成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新型资产者,鲁滨逊身上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品质特征。

恩格斯将鲁滨逊称为“一个真正的资产者”。

恩格斯这么说,是因为在鲁滨逊身上具有新兴资产阶级不安于现状、敢于冒险进取的品格。

鲁滨逊出生于中产阶级的家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却是衣食无忧。

他自小就向了遨游四海,他不安心四平八稳的日子,向往和追求新奇和刺激的生活。

父亲为他安排好了一切,他满可以不用怎么劳动,不担什么风险,过一辈子美满幸福的生活。

正如他父亲所说,“既用不着劳心劳力为每日的面包去过奴隶生活,也用不着被欲望和发大财的野心所苦,只不过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品尝着生活的甜美滋味。

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形象资料(鲁滨逊漂流记开拓者与殖民者的英雄)(2)

而鲁滨逊却认为终守田园生活,难以满足他的追求。正是这种不满生活现状的想法,驱使他违背父母让他做律师的意愿和安排,一再出海冒险,去开辟新世界,创建一番事业。

在经营了四年种植园后,他又想冒更大的风险去非洲从事奴隶贸易,与人合伙置船远航。正是在这次航行中,他遭遇了风暴,全船覆没。仅他一个人幸免于难,流落荒岛。

在荒岛上的 28 年间,鲁滨逊身处荒凉孤岛。

在这个岛上,他却是这一大片是虽未经开发却相当富饶的地产的拥有者和占有者。岛上的地产以及各种丰富物产,再加上得自沉船的余存物,成为他展示其个人奋斗及坚韧毅力的支撑点和必要条件。

面对绝境,鲁滨逊很快克服了消极情绪,进行了一场征服自然的抗争。

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形象资料(鲁滨逊漂流记开拓者与殖民者的英雄)(3)

他建篷屋、围篱笆、筑“城堡”、制器具、种粮食、养牲畜,与野人决战,一个人在荒岛上创造了奇迹。

笛福赋予鲁滨逊种种优良品质,如勇敢、智慧、热情、坚强、乐观。

既有冒险者的不断追求与探索,又有创业者的求实苦干精神。

他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表现出罕见的坚毅和顽强。

虽然由于生产工具简陋及缺乏经验,鲁滨逊的生产活动屡遭失败,但他并不灰心,绝不放手。

鲁滨逊这种否定现实传统束缚,要求个人自由发展的精神状态,这种向往开辟新天地、勇于探求冒险的胆识和气概,这种坚信自己的力量、不懈不怠的开拓和冒险精神正是一个新型资产者的性格特征。

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形象资料(鲁滨逊漂流记开拓者与殖民者的英雄)(4)

一个具有殖民意识的资产者

鲁滨逊作为一个新兴的资产者,不仅具有开拓精神,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殖民意识。

鲁滨逊的精神生活就是一心想做殖民者。

殖民主义语境中的“殖”这个字,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繁殖与生长,移民在他的土地上生息繁殖,演化成当地的主要种族;二是经营与生财。通过兴办实业和国际贸易,掠夺殖民地资源,积聚财富。三是种植和利用。利用殖民地土地资源,大面积控制作物,让殖民地成为宗主国原料殖民地。

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开拓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帝国殖民地建构的过程,是英国殖民主义向海外进行殖民开发的一个缩影。

他的冒险活动和开拓精神是同他的占有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他的一切冒险活动无非是为了更多的占有。在荒岛上,除他之外没有其他人时,鲁滨逊踌躇满志地说:“这一切都是我的。”

感到自己成了主人,成了君主,只是缺少臣民,鲁滨逊用火枪和《圣经》征服土人“星期五”的过程就是欧洲资本主义殖民者用物质和精神文明征服殖民地的缩影。

他用英语教“星期五”的第一个词就是“主人”。

尽管他对“星期五”友好而仁慈,但事实上“星期五”的聪明善良并没能改变自己的奴隶地位,最后被标价出卖。

当鲁滨逊解救了土人“星期五”和将要被土人吃掉的西班牙人后,都特别强调要求他们对他绝对忠诚和服从。

后来当他解放了被叛乱的水手劫持的船长时也向他提出同样的要求,“在你们留在这岛上的期间,你们绝对不能侵犯我在这里的主权。”

鲁滨逊在“星期五”宣誓终身为奴隶后,要求对方学习英语,确立基督教信仰,模仿欧洲的生活方式。

鲁滨逊还把欧洲情况,特别是英国的情况讲给星期五听,叙述英国人如何彼此相处。

他有意识地向星期五灌输欧洲文化价值观,对土著居民进行文化改造,实现精神上的殖民化。

在鲁滨逊身上存在着文明进步与殖民主义的二重性。

他的身上集中了殖民主义者推崇的所有的品格,成为吸引欧洲人海外冒险、寻宝探奇的偶像。

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形象资料(鲁滨逊漂流记开拓者与殖民者的英雄)(5)

正是鲁滨逊这种只身闯天下、开拓未来世界的精神,使英国在 19 世纪成为幅员最辽阔的“日不落”帝国,使英国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海外帝国。

鲁滨逊是英国进行殖民扩张时代的艺术产物,是欧洲殖民意识的经典再现。

总之,《鲁宾逊漂流记》所表现的开拓精神和殖民意识,在鲁宾逊身上获得了生动而完满的体现。

而这种开拓精神和殖民意识恰恰是 18 世纪英国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正是一个新兴阶级开拓进取精神的体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