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一斗米养个恩人(农村俗语:千里不贩马)

现在农村人做生意有一本生意经,在古代人们经商也有一套生意经。这本生意经,没有念好,没有掌握火候,做生意就赚不到钱,甚至要亏本。因此农村人非常注重这本的生意经,做生意非要懂得它,能懂行就能赚到钱,不懂生意经是做不好生意的。农村俗语“千里不贩马,百里不贩葱”,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要讲究生意的商品性。做生意贩卖的产品,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卖相,也就是说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即产品的商品性。否则的话,劣质产品谁都不要,谁都不愿意买,生意就做不好。~~

农村俗语一斗米养个恩人(农村俗语:千里不贩马)(1)

“千里不贩马”。马是牲口,是动物,是需要吃草喝水的,只有生命的。千里之外处贩马卖马,马长时间没有放草和喝水,必然就会因饲养不到位,缺料少水,生长不良,出现掉膘的现象。若是卖马的人,牵着一匹瘦弱不堪的皮包骨头的瘦马,又有谁愿意去买呢?又有谁愿意去买人卖的身体不健壮的落瘦缺膘的劣质马吗?买马的人都要买膘肥体壮,皮肉丰满的千里马,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贩马的人长时间,千里之外卖马,没有时间去管理喂养马匹,必然会导致马体瘦弱落膘。所以农村人就说,千里不要贩马,是赚不到钱的。~~

农村俗语一斗米养个恩人(农村俗语:千里不贩马)(2)

“百里不贩葱”。葱是一种新鲜蔬菜植物,是以鲜食的蔬菜品种。在古代社会做生意都是挑着担子,行走在大街小巷和村庄上。若是商人挑着一担新鲜的香葱,走很远的路去贩卖,必然就会损伤葱的叶子,使空心圆圆的葱叶,失去水分变瘪变蔫。新鲜的香葱变成非常难看,失去了食用的价值,香葱的商品性全部丢失,又有谁愿意买这样的香葱呢?所以说农村人做生意必须懂得商品的属性,贩卖香葱的时候,千万不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因为香葱是新鲜蔬菜食品,有它的保质期,超过了保质期,商品属性降低,就会失去卖相,消费者有谁愿意购买这样的蔬菜呢?因此农村人就形成了这样一句俗语,不要到百里之外很远的地方去卖香葱,避免失去商品性,卖相不好,造成没人购买的局面,赚不到钱。~~

农村俗语一斗米养个恩人(农村俗语:千里不贩马)(3)

总之,农村俗语,“千里不贩马,百里不贩葱”,是以点概面,来阐述农村人做生意的经验,即生意经。农村人做生意必须掌握做生意的规律和办法,念好这本生意经,才能把生意做好,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农村俗语一斗米养个恩人(农村俗语:千里不贩马)(4)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