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的教育理念(语言艺术教育到底学的啥)

很多家长和机构认为学习语言艺术就是学习“正确的发音”,优雅的“站姿仪态”,得心应手的“节目主持”,滔滔不绝人“口才”。这种“以播音技术”为中心的语言艺术教育观,不仅在教培机构比比皆是,而且一些不明就里的家长朋友也是这么认为。今天,我们专访了2位语言艺术科班出身的大咖李龙滨老师、龙煦霏老师、中国传媒大学的白岚玲老师,与大家一起聊聊“语言艺术”教育,到底学的啥。

语言艺术教育不应是“形而上”的技能训练,“美育”教育才是根本


李龙滨称,艺术语言教育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表面或是“形而上”的技能训练,而是要让孩子理解诗词、散文、寓言等背后的故事。背景故事中蕴含的是作者当时的心境或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映,在理解了这些故事之后,孩子才能对诗词进行更好的、更有意义的艺术语言表达。“不要给孩子们那么多形式的东西,你要让她发现你表达的这个东西的美,让她自然流露出来,这才是艺术语言教育应该做的事情。”

对于中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艺术语言教育,李龙滨建议家长们从兴趣入手,给孩子们讲述贴近他们生活的小命题和小故事,启发孩子感悟生活,了解诗词、名著背后的故事,教导孩子善于表达、敢于表达,并且表达准确。“我一直觉得艺术语言的教育要注重故事性。有感而发,才是艺术语言。除此之外,都是伪艺术语言。”“我觉得一个人的语言素养和情商培养应该多经历故事性的培养。从故事当中学知识、学历史、听故事,然后能够感受情感,感受多少就抒发多少,不要强行地让孩子说一些他理解不了的东西。”谈到给孩子们提供的阅读或朗读材料时,李龙滨说道,一定要给他们能够理解和感悟的材料。“我觉得特别宏达的主题(把黄河比作母亲的爱国情怀)可能不太适合小孩子的教学,一些小命题更有助于阅读兴趣的培养。”

“敢于表达”也许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被压抑的情感诉求。语言的沟通和表达不仅能够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联络情感、化解矛盾,更能帮助一个人开拓自己的视野、滋润自己的心灵。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勇于表达,并引导孩子正确地表达。当孩子因为丢了一块心爱的小石头而难过时,家长要做的不是训斥或是抑制孩子低落的心情,而应该鼓励孩子抒发自己的情感,并感受自己当下的心情。

语言艺术的教育理念(语言艺术教育到底学的啥)(1)

李龙滨老师


语言艺术教育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拓展


语言艺术的教育理念(语言艺术教育到底学的啥)(2)

小白杨在成长采访龙煦霏老师

为了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孩子们丢掉包袱、从语文课堂里走出来去感受即兴口语表达的乐趣,龙煦霏摒弃了传统的发声、语音、气息、吐字归音等“内三外四”的训练,而是以图画的形式训练思维、以关键词的形式拓展想象力。“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我在走进课堂之前没有想到的,”龙煦霏说,“比如给到四幅图,孩子们编出的故事远远超出我在备课时预设的参考范围,这让我感到非常吃惊。

龙煦霏认为,传统应试教育讲究标准答案,但这在语言训练中会束缚他们的思维模式。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很多行业都需要,正如艺术和科学是硬币的两面,不论他们未来是否从事相关工作,通过语言艺术教育的培养都能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更好地拓展。

青少年艺术教育教学体系


语言艺术的教育理念(语言艺术教育到底学的啥)(3)

语言艺术实践课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白岚玲老师说:“围绕“语言”“艺术”两个方面,在显性层面或技术层面,重点提升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隐性层面或义理层面,重点开拓青少年的审美感知能力、艺术想象能力。在这个层面,“语言艺术”与美术、摄影、戏剧影视三大板块并列,为“青少年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四大板块之一。在隐性层面或义理层面,“语言艺术”由于兼及青少年的艺术素养、艺术认知,因而又构成了美术、摄影、戏剧影视三大板块的基础和支撑,形成促使美术、摄影、戏剧影视三大板块的教学成果可持续增长的源头活水、持续动能。”白老师团队历时5年时间潜心研究青少年语言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并开发了一套完整的“青少年语言艺术基础教程”,据悉,今年将会推向学校和市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