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短笛是根据哪一首民歌改编 词作家公木两首歌词举国皆知

气势磅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让人百听不厌,老电影《英雄儿女》中的插曲“英雄赞歌”也是久唱不衰。

欣逢中国人民解放军91周年华诞,查阅革命史料,编撰一篇与此事相关文章,以示纪念。

前面所说这两首著名歌曲的词作者,都出自同一人-----著名词作家公木。

牧童短笛是根据哪一首民歌改编 词作家公木两首歌词举国皆知(1)

(著名词作家公木)

“公木”是何人?年轻的一代喜爱他的歌,未必知道“公木”是谁。

史料介绍,1910年出生于河北辛集农村的公木,原名张永年,又名张松甫、张松如,“公木”是他搞创作的笔名。

他曾在《公木诗选》后记中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诗”。正是以惊人的毅力,公木从《千家诗》学起,反复从唐诗宋词中汲取营养,在漫长的岁月中,坚持边学习边创作,奠定了古典文学和语言学的坚实基础。

公木曾先后考入直隶正定省立第七中学、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国文系读书。学生时代,他积极投身进步活动, 1930年1月加入共青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30年8月初,公木响应北平地下党号召参加“暴动”和“飞行集会”,行动失败后被敌人逮捕。

当时,军阀阎锡山已决定拿这批政治犯“祭刀”,后来因中原大战失败而未施行,公木侥幸保了一命。半年后他因参加抗日救亡集会,再次被捕,一个月后被保释。

抗战爆发后,公木几经周折来到西安,并在当地参加打了一段游击,后受组织委派护送女同志一起来到延安。1938年8月,奉命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就在这之后的1939年秋,不到30岁的公木创作出了经典的军歌歌词。

原来,公木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宣传科任时事政策教育干事时,与朝鲜族音乐指导郑律成成为一个部门的同事与好友。

一天,两人决定合作创作一部由八首歌曲组成的《八路军大和唱》。

静悄悄的夜晚,伏案沉思:那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那慑人魂魄的冲锋号角,那威武雄壮的工农武装,使公木的灵感之火化作撼人的词句。

他带着难以抑制的激情,一气呵成,写出了《八路军进行曲》、《快乐的八路军》、《八路军与新四军》、《炮兵歌》、《骑兵歌》、《军民一家》等八首歌的歌词。

《八路军进行曲》的歌词坚毅豪迈,荡气回肠,音律和谐,朗朗上口,有着一往无前,无坚不摧,排山倒海的革命气概。当时,延安的条件极其艰苦的。抗大没有风琴等乐器,郑律成就哼着作曲,他唱,公木听,两人一起揣摩修改。

1939年冬,这些歌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油印出版,首演于延安中央大礼堂。1940年该歌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表后,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受到抗日军民的一致喜爱,成为激励人们团结抗战,英勇杀敌的精神力量。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部队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对歌词作了个别修改,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49年,此曲还被正式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曲目。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对歌词进行了统一修订,刊于《部队歌曲选集》第一集。1965年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牧童短笛是根据哪一首民歌改编 词作家公木两首歌词举国皆知(2)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与会人员合影 图中毛主席身后第三人为公木)

不妨重温一下这激情澎湃的歌词: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

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

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

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全国的解放!

1988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牧童短笛是根据哪一首民歌改编 词作家公木两首歌词举国皆知(3)

(公木与战士们)

公木后来回忆说:“如果我不坐几次牢,不亲身参加抗战,不亲自作抗战时事研究,那是绝对写不了这样的歌词的。在《八路军大合唱》中,抗战的三个阶段,我都写上了,写成大兵团音乐形象,不是个游击队的形象。其实,1939年还没有形成大兵团,但要站在抗战形势发展的高度去写。这是我当时的一种真感情,很自然很自觉地写的。不是首长叫写的,也没有谁告诉我要这么写,也没领导提意见,更没有开什么研讨会。回想起来,那时我们二人胆子也真够大的,既没有请示也没有汇报,一写就是军歌、进行曲。这样的环境,我想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

1941年5月,公木被调到军委直属队政治部文艺室当主任,隔年9月又调鲁迅艺术学院任教。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公木参加文艺工作团到东北开展工作,被任命为本溪市委宣传部长。1946年1月参加筹办东北公学,任党委书记、教育长。随后在新成立的东北大学教育学院任院长。

全国解放后,公木曾在鞍钢教育处任处长。1954年10月调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任所长。

1958年反右斗争中,公木被错划“右派”,并被开除党籍,下放到吉林图书馆当馆员。之后又到吉林大学中文系当教员,开始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

1979年,公木的右派冤案得到平反,恢复了党籍。他先后担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副校长,吉林省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主席、中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牧童短笛是根据哪一首民歌改编 词作家公木两首歌词举国皆知(4)

(老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英雄赞歌》的歌词创作,是公木处于人生逆境时,被友人硬拉去写出的。据影片《英雄儿女》中王芳的扮演者刘尚娴回忆,当时编剧毛烽和导演为《英雄赞歌》歌词的创作,找到了公木先生,先把没有最后剪辑的电影毛片给他看,之后他钻进长影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就拿出了“烽烟滚滚唱英雄”···的歌词。

公木夫人吴翔老人回忆当年情景说:“写《英雄赞歌》是1962年,当时武兆堤、田方、刘炽他们三个一起来家里找。公木对我讲,他们让我写歌词,我不想去,我是摘帽右派,费挺大劲写完之后还不定会怎么说。后来武兆堤、田方、刘炽还是非拉着他写,公木就被他们给拽走了。

第二天下午他回来说,就写了四段歌词。我问他,你的新思想基础是从哪儿来的?底气又是什么呀?他说我不是前几年写了一个“烈士赞”的诗嘛,我感觉《英雄儿女》这电影就跟那诗有关系,都是写英雄,刘炽给我讲了脚本、主题,然后我就写出来了。

1998年10月,88岁的词作家公木病逝于吉林长春,安葬在河北辛集烈士陵园。他有塑像矗立在吉林大学校园内。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