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离演员采访(专访小别离编剧何晴)

编剧帮专访 雅子/采编

8月15日,由柠萌影业陕文投(艺达)风火石文化联合出品,汪俊执导、何晴总编剧,黄磊海清领衔主演,张子枫、朱媛媛、韩青、陈小纭、胡先煦、赵今麦主演,人气偶像TFBOYS特别出演,陈数、邬君梅、王姬倾情加盟的国民话题大剧《小别离》正在北京卫视浙江卫视腾讯视频等全网热播。

小别离演员采访(专访小别离编剧何晴)(1)

《小别离》作为第一部直面中学生留学热的国产电视剧,并同时聚焦亲子、教育、民生各类热门社会话题,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与共鸣,届时,编剧帮采访了该剧编剧何晴,阐述《小别离》剧作创作的始末。

小别离演员采访(专访小别离编剧何晴)(2)

编剧帮 是怎样与《小别离》结缘的?改编后作品以轻喜剧的形式呈现整个故事,不同于原著略带悲情的故事基调,做出这样改变的初衷是什么?原著作者对于这样的改变持何种态度?

何晴:制片人徐晓鸥老师先找到了我,我对她制作的作品一直特别欣赏,如《杜拉拉升职记》、《浮沉》、《长大》,我觉得她对好的题材有一种天然的感受能力,而且能够把它们实施出来,这是很了不起的。所以我赶紧问,“是什么题材啊?”她说,“教育题材。”我当时有点吃惊,因为教育题材很难做,在行内基本很少有人去触碰。她发给我一本小说,让我先看看,这就是鲁引弓老师的《小别离》原著。

我看后以泪洗面,有种说不清的感觉。原著里鲁老师写了四个家庭,四个家庭中的孩子都处于初中阶段。无论是正常的家庭,还是离异的家庭,那种深深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在第一时间戳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我就马上回复徐晓鸥老师说,我愿意写。

因为《小别离》蕴藏了一个很深刻的主题,那就是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以相聚为目的的,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指向别离。

小别离演员采访(专访小别离编剧何晴)(3)

我们把孩子们生下来,一点点养育成人,给他们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宽容,把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教给他们,勇气、智慧、能力……做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离开我们,能生活得更好。

创作一开始,我的提纲仍然略带悲情的基调,因为剧中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又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种种原因要提前离开父母和温暖的家,到国外去读书,父母那种纠结、不舍、痛苦,我觉得都很真实,应该体现出来。

黄磊老师看过提纲后第一个提出,是不是一定要这么悲情?这么沉重?能不能轻松一点?我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最高级的悲剧其实是笑中带泪的,我们不应该提前把观众的喜怒哀乐都给框定了。

而且,喜剧的背后,有一个悲情的内核,这只会让戏剧更加深刻。

编剧帮 在剧中怎样体现家长与青春期孩子之间产生的矛盾?又是怎样处理这些矛盾的?

何晴:戏里写到了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斗智斗勇,比如初三了,孩子成绩上不去,父母各种焦虑,不让孩子们干学习之外的事,养宠物、写小说、追星、青春期恋情的萌动,都让父母提心吊胆。于是各种侦查和反侦查,闹了不少笑话。也触动到了家庭内部的稳定,生出了不少事端。

我自己有两个孩子,儿子14岁,正是剧中孩子们的年龄,我自己当妈妈是当得比较开心的。跟他们做朋友,不会对成绩、择校那些东西那么看重,不焦虑,所以对孩子成长中的这些小事件,本身就是很放松的态度,孩子要到18岁才成年,在成长中,肯定要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行为偏差,有句谚语说,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

所以我也觉得都不是大事儿,用喜剧化处理呢,戏就更有意思,同时也给看戏的爸爸妈妈们提个醒,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未来,父母该放手的地方就要放手。

独立,才是人格成熟的最高体现。

编剧帮 “留学热”、“拼爹”、“中年职场危机”、“应试教育”等社会现象在剧中一览无余,如何恰到好处地完成社会问题的戏剧化?谈谈你的经验。

何晴:我一直钟情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我毕业以后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现实主义的。客观、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再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呈现出来。从人物和事件中掀开一个盖子,把咱们这个社会的很多问题也好,话题也好给露出来,我觉得是特别有意思的一种创作经验。

《小别离》写的就是“低龄留学热”、“拼爹” 、 “应试教育”这些话题就是戏里天生存在的,每一个家庭都会多多少少遇到这些问题,我们也不是要说谁是谁非,因为教育问题其实都是家庭内部最核心的价值观的体现,不容他人置评。那么需要我们创作者做的,无非就是尽量真实地、比较全面地展现,不夹带私货,客观性强一点。

在《小别离》的副主题中,其实我们是有意识在写“中年危机”。

用了这么多好演员,黄磊、海清、朱媛媛、汪俊,他们都是演父母的,父母的生活不可能全都是孩子,他们的喜怒悲欢,其实是很有意思、很深刻的。人到中年,看上去都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但其实呢,上有老下有小,夫妻感情也相对进入了疲惫期,从青年恩爱中走出来了,又没到相依为命的老年阶段,加上生活本身的压力,各种事情纷至沓来。没有喘息的时候,那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剧中几对夫妻都相继出现了婚姻的危机,有的仅仅因为孩子留学就把家庭走到了分裂边缘,这个有点像高速公路上行车,看着都很顺利,但一件小事,甚至可能是一颗小石子,都会有翻车的危险。

但我们在成为现实主义者的同时,也是理想主义者,真正的理想主义是在看清楚了人生所有的悲伤之后,仍然热爱生活,仍然快乐坚强地去面对。

编剧帮 剧中三个家庭代表三个共同阶层,你是怎样深入了解这三个不同类型的家庭从而进行创作的?三个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分别是怎样的?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又是怎样的?

何晴:我们选择了三个家庭,分别是富人、中产阶级、平民这三个阶层,而他们的孩子呢,也分别是学渣、学人、学霸这三种划分。

富人家庭,有钱可以任性。但是,孩子生母去世,继母不被孩子接纳。孩子成绩很差,因为没有安全感,确认不了父亲的爱,就成天捣乱,各种生事儿。甚至误伤过继母和小弟弟,闹得鸡犬不宁。所以父亲想把他送出去留学,孩子认为是父亲为了现在的家庭,要把自己扔出去,那种孩子内心的痛苦是很让人揪心的。这个孩子虽然表面上玩世不恭,但是内心其实温柔敏感,品性不坏。

中产阶级家庭,孩子的成绩中上,努一把力可以进市重点,稍微考差一点就进不了。他们认为,如果考砸了,给孩子定的人生目标就会出现偏差,他们接受不了。于是就拼命抓紧学习,看分数,但恰逢女儿的青春期的强力反弹,家庭之间的矛盾就渐渐加大了。在这个时候,父母开始摇摆,他们的家庭是最纠结的。

平民家庭,经济不宽裕,但是孩子成绩非常优秀。妈妈是一个性格很上进,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看到孩子的朋友们都相继要出国读书,心里失去了平衡。我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为什么她不能出国上学?所以她钻了牛角尖,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想把市区唯一的房子置换到郊区,用差价赚出这笔出国的费用,但是丈夫坚决不同意,所以天天吵架……但是,家长们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到底是不是想出国?

我们在前期采访时采访了很多孩子留学的家庭,最后选择了这三个家庭,以求最大化地覆盖这个群体。

家庭中最重要的是爱,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之间的爱,爱充足,孩子对这个世界就充满善意。

小别离演员采访(专访小别离编剧何晴)(4)

编剧帮 《小别离》是用怎样的视角去描述中国式别离的?

何晴:中国式的别离比较特殊,是小别离,在国外,一般都是孩子18岁之后才会离开父母,对国内这些14、15岁甚至年龄更小就漂洋过海的孩子来讲,以家庭团圆为首要价值观的外国人都不太理解。而离开父母的管束,加上异国他乡的寂寞,有些孩子会完全荒废学业,甚至像前些日子爆出的校园霸凌案,走上歧途。

所以送孩子出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家庭要做好心理、经济的双重准备,要看孩子的情商、智商、自我管理能力是不是合格,不然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目的。

父母对孩子,永远是牵挂、难舍、纠结,在别离的时候,那种痛苦很难描述。每年8月,在机场的送行处,经常能看到满脸是泪的中年男女,那是爸妈在送别自己的孩子。相比之下,孩子可能反而更冷静一点,而且到了新的环境,需要适应,可能反而不会太离愁别恨。

我们对成人和孩子都选择了“成长”这个视角去描述中国式别离,孩子在成长,父母也必须成长,才会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二、好演员之间是相互激发的

编剧帮 《小别离》的导演汪俊可能是业界中最爱演戏的导演了,在与他的合作中有哪些收获可以分享给大家?

何晴:哈哈,是的,汪导真的是特别爱演戏,而且特别可爱。

觉得汪导在剧组里有点精分,一方面,当导演的他能够非常准确地全面把控摄录、服化道、演员的戏、美学节奏,并且都特有追求,做得很完美,那种领导的范儿,要仰视才行。另一方面,他出演的角色张亮忠,一个叱咤风云的富商,在家却很是抓狂,既搞不定儿子,也搞不定自己娶的年轻媳妇,经常被噎、被整,两边不讨好。又偏偏情深似水,很逗比的一个角色,汪导演的特别出彩。而且他很会给自己琢磨戏,开拍以后,他那么忙,剧组里千头万绪的,还是会跟我商讨张亮忠这个人物怎么才会更有意思。这个我特别佩服。

汪俊跟黄磊是很好的朋友和搭档,他们平时在一起特逗,互相挤兑,黄磊老师脑子快,语速快,反应弧短,经常赢。可汪导冷不防回上一句,又够人笑半天。我在写他俩的戏的时候,经常会代入这个情境,想象着这两人怎么拌嘴,怎么处理,所以会很轻松,写出来他们一演,就特别生动。

编剧帮 《小别离》中主线家庭的父母分别由黄磊、海清师徒饰演,剧中海清还调侃黄磊:“你当你是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教授,是吧?”两个人的搭档备受热议,他们符合你内心中对方圆和童文洁的想象吗?对于他们的表演你有什么看法?他们对剧作有那些贡献?

何晴:讲真,这一对师徒演得真是太好了。好的演员之间有一种互相激发的气场,就是1 1>2 的那种感觉。如果说剧本里的方圆和童文洁是二维的,他们一演就是三维立体的了,升维了。而且除开对人物的理解,还加入了演员自身的性格光华。黄磊和海清本身都是很可爱很努力的人啊,所以这一加,就又做了乘法。

其实戏剧是人物的戏剧,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紧紧纠缠,任何事件的发生和铺开,都是人物性格的引发。

这个戏,黄磊很早就同意出演,他是比较早地加入了剧本的创作过程,他经常会提一些特别好的意见,反过来刺激我们的创作,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度身定做吧。黄磊老师自己有很好的电影理论和剧作基础,他自己也会现场加戏加词,把每场戏都做得很生动,我们之间会有一些良性的沟通,我会根据他的建议做调整,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推高剧作的过程。

柠萌影业的团队非常优秀,他们是在一起就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一群同声同气的人,都说影视是遗憾的艺术,那么我们就是在一起把遗憾减到最低。包括对剧本的不断调整,修改,在开机后我们也一直每天在研究今天这个戏怎么做,怎么改。

所以我一直说,这个戏如果能播火,那一定不是我一个编剧的功劳,首先是团队的力量,包括我自己的剧作团队,我的合作者何明刘禹彤谢菁,以及柠萌强有力的策划、制作、发行团队,导演和所有的演员,他们都为这个戏增光添彩,这才叫是开了外挂的彪悍作品。

小别离演员采访(专访小别离编剧何晴)(5)

编剧帮 在玄幻风席卷、小鲜肉林立的暑期档《小别离》的优势是什么?你认为《小别离》这类相对接地气的都市、情感、家庭题材的作品目前的市场如何?

何晴:《小别离》最大的优势就是,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有好看的吸引人的故事,有丰富多彩的人物,还有滚烫滚烫的话题。

我相信现在的观众群趋向于成熟,不会被表面因素支配。观众要看的还是打动人心的故事。我记得王安忆说过一句话:人心永远是古典的。所以我觉得接地气的都市、情感、家庭类题材的作品永远被观众所需要。家庭成长类题材,确实很难突破。关键还是找到一个点,深深地扎进去。

三、一部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百科全书

编剧帮 《小别离》有对我国应试教育弊端的折射,海清饰演的童文洁在剧中抱怨道:“抛物线、反比例函数,有的人一辈子可能都用不上!”你怎么样看待应试教育,如何安排自己孩子的教育?会考虑将孩子送出国留学吗?

何晴:应试教育这个怎么说呢,我觉得在战略上要蔑视,在战术上要重视。

首先,别把一次成绩,一次考试哪怕是中考高考这样的考试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孩子这一辈子长着呢,人生是长跑,强调什么起跑线的说法挺可笑的,孩子的一生其实有各种可能。不是只有进名校才是人生唯一的打开方式吧?!

其次,要说最重要的,我相信每个父母在孩子出生时都是想的:我的孩子要平安、健康、快乐,而不是成绩有多优异,不是世俗的那些成功意义。那么父母也应该经常看看自己的初心,不要被应试教育所绑架。做一个有个性的、对自己孩子的未来充满信任和祝福的父母,也许就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但我觉得,要鼓励和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生活中永远离不开学习,世界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连电脑都能赢九段棋手,学校的成绩和死记硬背得到的知识,那肯定不是最重要的,孩子们要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丰富细腻的感情,要有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爱,这些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

我记得我在台词里写过的,“我们给孩子们的选择,只有A/B/C,其实孩子未来的选择是D/E/F……是父母们想不到的那些。”就在十年前,你能想象到手机就像人的一个器官一样存在吗?能看到自己职业的尽头吗?能感受到互联网怎样铺天盖地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吗?90后、00后他们都是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世界这么大,他们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我们看不到也想不到,何况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让他们努力去做自己,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小别离演员采访(专访小别离编剧何晴)(6)

编剧帮 我们可以把《小别离》看成是一部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百科全书,在您对孩子的教育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

何晴:我有两个孩子,儿子14岁,马上也要进入初三了,女儿10岁,暑假后要五年级了。我很感谢他们俩,给了我无尽的力量和爱。他们的教育目前都是在体制内,我会尽量选择和我价值观一样的学校,比如作业少一点、运动和活动多一些、鼓励尊重孩子的个性这样的学校,所以他俩生活得挺开心,也没太大的学习压力。

小别离演员采访(专访小别离编剧何晴)(7)

▲何晴和两个孩子在一起

我问过儿子,想不想出国去读书,我觉得我会尊重他,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说中学时不想,大学再争取出国去读,那我也很支持他。现在这个世界是个地球村,是开放的,所以我觉得有机会有能力的话,孩子出国去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一件特别好的事。

如果有人说《小别离》是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百科全书,我会觉得特别高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褒奖。

小别离演员采访(专访小别离编剧何晴)(8)

编剧帮 你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专业编剧,之前也创作了不少电影、电视剧作品,那么目前你的创作风格是怎样的?对于你个人有什么发展规划?

何晴:我的创作风格,如前文所说,一直是现实主义的,比较温情。

关于未来的创作方向,首先我和我的团队还是会坚持擅长的现实主义创作,这个时代的变化很大,而且人类几千年文明历史,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但每个人也都只有这一生,对于每个人来说,生离死别都是自我的唯一的感受,所以我们的创作仍然有着很多新鲜的视角,为现世服务,向生活本身去学习。这永远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而且,不管外在形式怎么变,千百年来,观众还是要看故事。看好看的触动心灵的故事。所以讲好故事,永远是我最在意的。

我们也在尝试新鲜的创作方式,比如网剧,这个我会更多地向年轻的一代学习他们的那种打开方式,比如台词,人物塑造,都比较不受拘束,海阔天空。而我自己要把握的还是一种精神内核和价值观,以及剧作技巧的运用。

文学是人学,是人类感情最丰富的表达,我希望自己永远记住这一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