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庄民间故事(泗县民间故事之大庄镇回庄的传说)

回庄的故事

张文德整理撰写

天下第一庄民间故事(泗县民间故事之大庄镇回庄的传说)(1)

《泗县地名录》载大庄地图

大庄正西有个村子叫回庄,有意思的是,此地虽名为回庄,却无回民,更无回姓。那么"回庄"究竟因何得名,当地流传着有这么一个传说。

明英宗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山东淄博宁阳一个叫许详的人,文武兼备,先任易州同知,后参与平息南方叛乱,在长沙一带,数次征战,连战连捷,很快就收复失地,捷报传到北京,皇上大喜,升五品,改授锦衣卫千户 ,诏封武略将军。

许祥班师回朝,进京请赏。他读过诗书,懂得“狡兔死,走狗烹”道理,途经泗州时,留意发现虹县一带,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就决定远离京师,来此地开荒落户。于是面圣陈情时,就禀明皇上,放弃高官厚禄,只求在穷乡僻壤的虹乡,要一块安身之处。

天顺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许祥辞去官身,带着家眷随从来到了今天大庄一带,那时候还没有今天的集镇,还是一片荒凉。许祥带领三个儿子,开荒种地,植树造林,经过许家几代人的辛勤劳动,家业不断壮大,最终由一家分为三户,从而奠定了泗北一带许姓,以许祥为先祖,以“武略”为堂号,三房三支人家的格局。

有一年,武略堂许家,来个雇工,住在许家菜园,北乡人,可巧的是,也是姓许。有道是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了本家的东家,在此地就不算是孤门独户,就不怕人欺负小看了,从那开始,也就以一家人“自家爷们”相称。东家对菜园里一家也是格外关照,菜园许家在东家帮忙也是尽心尽力,不辞劳苦。

后来有一次,菜园许家的孩子在外闯了祸端,惹上了一场是非官司。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那时候,菜园许家不管是花钱,还是人情势力,都不能和原告相提并论,只好去求东家老爷看在一家人的份上,无论如何帮下忙把官司打赢。

东家老爷事情也多,听他这么一说,就托人送了点钱到泗州府找关系,未曾想,原告的已经打点在先,菜园许家在泗州府初审就判了败诉。这家人接到州县通知,一边恨上苍无眼,老天不公,一边埋怨东家不够仗义。都说是一家人,关键时候看出来了,嘴上说得好听,心里还是当我们是外人,还是瞧不起咱菜园人。外面有人打抱不平,跟上添油加醋,再说些东家这不好那不是。菜园人上火了:干脆离他远远的,他走他的阳关道,俺走俺的独木桥。站二行的也有人解劝:怎么说,一笔也写不了两个“许”字。菜园许家人仗着酒劲:跟他一刀两断,他不是姓许吗,俺也不随他,明个起,俺改姓“徐”了!

武略堂的东家老爷听到别人传话,也坐不住了,菜园的官司输了,自己脸面上也没有光彩,感觉输的是荣誉、名声以及家族的形象、地位,这次到凤阳府上诉,听候再审,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这冤案打赢了,于是召集家人,四下募集钱款,提前到凤阳花钱找人,终于赢得这场官司。

菜园许家听说东家几次三番为打官司四处奔走,花钱费心,这才意识到,自己错怪了东家,于是长跪在东家老爷面前,痛哭流涕:我不该听信别人,我不该妄言改名换姓,您大人不计小人过,还认我做您的本家!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视一笑泯恩仇,经过一场误会,一家人冰释前嫌,又和好如初,因为一段“回头来再姓许”的故事,菜园许家,后来被人称作“回头许庄”,因而就有了“回庄”的地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