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平均遮阳系数(SCSDSW分不清)

在讨论建筑遮阳系数前,首先须了解“建筑遮阳”的含义,毕竟相对建筑透明的门窗和幕墙而言,“建筑遮阳”一词的功能描述比较笼统,真正含义是:通过对建筑透明部分的门窗和幕墙巧妙设置设备和实施,用以控制、调节室外自然界阳光到室内的进入量,防止室内出现眩光并提高室内热舒适度,从而降低使用能耗,节约建筑能耗。

众所周知,建筑透明的门窗和幕墙,对建筑而言,其基本功能是“围护分隔室内外”,同时须兼有“采光、通风、防水、隔气、隔音、隔热”的功能。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盛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建筑节能政策持续实施,建筑透明的门窗和幕墙的各指标参数将进一步提高。

就以建筑室内“采光”而言,自然界的光照因时、因地变化(此处的光也包含了热,下同),但人类在建筑室内的生产、生活和休息所需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环境下,不同个体人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适宜的“采光”是必要的。建筑透明的门窗和幕墙,按对其“采光”的控制和调节的相对位置(也就是“建筑遮阳”的位置),简单分为:外遮阳、中置遮阳、内遮阳(如下图):

建筑物的平均遮阳系数(SCSDSW分不清)(1)

接下来是遮阳系数。

首先,建筑透明的门窗和幕墙本身有一定的遮阳功能,通常用SC值表示其遮阳系数大小,一般来说,同一材料和同一规格的窗或幕墙,这个值相对固定,仅在开、关窗的不同状态下整窗或幕墙有微小变化(光电变色调光玻璃除外)。这个透明的门窗和幕墙的遮阳系数是仅对门窗和幕墙而言,并非洞口。这其中包括了:玻璃本身的遮阳系数SCe值(含各种膜材、内置百叶遮阳中空玻璃制品、内置织物遮阳中空玻璃制品)和框体型材的遮阳系数;

其次,外遮阳系数,通常用SD值表示,这个值是相对建筑透明的门窗和幕墙洞口而言,这与SC值的区别在于“吸收比”对建筑室内的影响不同,理论上外遮阳的吸收比对建筑室内的影响明显小于内置百叶(或织物)遮阳中空玻璃制品,使得室内的热舒适度更优,更利于节约建筑能耗,只可惜目前这类对比的实测数据太少;

再其次,内遮阳系数,理论上来说,内遮阳系数主要是依靠室内遮阳实施的反射率来实现的,目前市面上这类产品的反射率出入很大,再加在高性能的门窗场景下,其反射率对这个窗洞的遮阳系数影响甚微,且目前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更多还是将内遮阳作为装饰装修和防窥视的软装功能属性考虑,所以在工程建设的各类标准上对内遮阳系数基本未给出标准,通常也不计入窗洞遮阳系数范畴;

最后,窗洞综合的遮阳系数,通常用SW值表示,也是反映整个透明的窗户和幕墙综合的遮阳效果的参数。其值,一般为透明的门窗和幕墙本身的遮阳系数SC值和外遮阳系数SD值的乘积,但也有标准明确说明特殊区域、特殊环境,窗洞的SW值仅计算SD值的,在具体应用时须区别对待。

与国际接轨是趋势,在建筑透明的门窗和幕墙的遮阳指标上,我国已采用太阳得热系数指标,通常用SHGC值表示,这个值与遮阳系数的关系,我国推荐性国标GB/T2680,以0.889换算,即:SHGC=SW*0.889;而国际上,通常用0.87换算,即SHGC=SW*0.87。

写在最后:

对使用建筑的人群来说,更愿意用室内“采光”指标合适与否来衡量建筑透明门窗和幕墙的性能;而对于咨询、设计和建造来说,更多还是用SHGC值来度量建筑透明门窗和幕墙的光热性能指标。按照结果导向的原则,这并不矛盾!如并非这个原则,则另当别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