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饮水思源(成语故事青出于蓝)

青出于蓝【原文】,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成语故事饮水思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成语故事饮水思源(成语故事青出于蓝)

成语故事饮水思源

青出于蓝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1)。”青(2),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萦(3)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4),不复挺者,萦使之然也。故木受绳(5)则直,金就砺(6)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注解】

(1)已:停止。

(2)青:此指靛青,用来染布的蓝色颜料。

(3)萦:音柔,通“揉”,使弯曲。

(4)槁暴:晒干而枯。槁,音稿,枯。暴,音铺,晒干。

(5)绳:此指绳墨,木匠用来取直的工具。

(6)砺:粗的磨刀石。

【故事阐述】

有学问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蓼蓝草的叶子提炼出来的,颜色却比蓼蓝草还要青;冰,是水结冻而来,却比水还要寒冷。挺直的木材,合乎墨线,用萦的工夫,使它慢慢弯曲,制成车轮,木材的弯度合乎规矩后,即使经过日晒干枯,它也不会恢复原状了。这是萦的工夫,使它成为这样。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属制品用磨刀石磨过就能变的锐利。君子广泛的学习,并每天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有智慧,行为就不会有过失了。

后来,“青出于蓝”这句成语就从荀子的这段话演变而来,原意是比喻学习的成效,后大多用来比喻学生的表现比老师杰出,或晚辈胜过前辈。

【讨论】

(1)木材如何才能取直?金属制品如何才能变的锐利?

(2)荀子认为君子应该如何学习?提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跟大家分享这个方法的效果及改進方式。

【造句练习】

例:只要你肯努力,必定会青出于蓝,超过前辈的成就。

例:从作品的水准来看,他要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是指日可待。

【相似成语】

后来居上;为青为冰;冰寒于水;青蓝冰水

【课后时间】

成语接龙∶

胸有成竹→竹报( )安→安( )乐道→道( )涂说→说长( )短

参考答案∶

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安(贫)乐道→道(听)涂说→说长(道)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