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文的真实故事(同是天涯沦落人)

1.同是天涯沦落人1996年,李成文老师暑假第一期口吃矫治班,为期20天,一共招了44名来自陕西、山西、山东、江苏、安徽、北京、浙江、辽宁等9省市的学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李成文的真实故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李成文的真实故事(同是天涯沦落人)

李成文的真实故事

1.同是天涯沦落人

1996年,李成文老师暑假第一期口吃矫治班,为期20天,一共招了44名来自陕西、山西、山东、江苏、安徽、北京、浙江、辽宁等9省市的学员。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聚到一起来了,每一个学员的脸上都带着期冀和热望,我知道每一位难兄难弟,都怀着像我一样“马革裹尸、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心情。

当天下午,按照报到顺序,组织方安排好了四人一间的宿舍,我入住房间的三人分别是来自辽宁东北大学的董大利、山东日照的农民刘伟安、山西的高中生隋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屋的四个人,都长时间为口吃所困,却也有各自不同的心酸故事。

董大利,1975年生人,北京人,东北大学大四学生。从行李、举止和穿着上看得出家境优越。他相貌英俊、身材修长、两目囧囧有神,发型错落有致,衣着讲究,注重仪表,讲话沉稳有力、十分流利。

如果在大街上遇到他,我无法想象他有口吃,因为在和他两个小时的聊天交流中,我这么敏感,也仅仅发现除有一点点卡壳,和正常人无异。

据董大利自述,他口吃确实不明显,但心理负担重,这次也是希望能从心理调节和诊疗上,能有个提升,因为他已经录取了某市电台主持人,他希望工作之前,能彻底改观一下自己的心病,免得影响了未来工作。

刘伟安,1958年的老哥,是来自山东日照的个体户,接近40岁了,是当地的“苹果大户”,一年也不少赚,但因为口吃厉害,日常交流都成问题,仍是光棍。

因为他和相亲对象见面时,每次都紧张得满头大汗、双腮通红,急得抓耳挠腮、连比划带跺脚,半天也完成不了几句整话。相亲对象以为他是“半语”,有精神疾病,纷纷落荒而逃。

近年来,因为他苹果种得好,规模扩大了、销路打开了,需要和上下游联系业务,可严重的口吃,实在是影响交流,已经到了不得不矫正的地步了。

看了接近40岁,仍激情澎湃、踌躇满志的刘哥,我也是真心佩服。吃着他带来的日照苹果,看着他憨态可掬、连比划带挥舞的手势,真心希望他能取得满意的矫正效果。

隋辉是一个高中生,来自山西,瘦瘦弱弱地戴着眼镜,很文气,他话甚少,有些害羞,据说口吃原来并不厉害,后来父母离婚后,性格变得内向,不爱说话了,后来上了高中,发现和同学交流越来越有障碍了,口吃变得越发严重。

隋辉这次是被母亲带过来的,他母亲拜托我们三个老大哥多多关照同屋的隋辉,偷偷跟我们抹眼泪说,小隋辉因口吃,近年来有了自残行动和轻生念头,她每天提心吊胆,这次出来矫正的代价也很大,但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同命相连的真诚交流,令人感动,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夕阳西下了,五人一起去餐厅吃饭。

2.调查问卷

为了集中学习方便,餐厅就设在宾馆内。

我们到时,餐厅已坐满了同期报到的学员,每个人的眼神都充满了友善的光辉,行动都互相谦让、轻巧有秩序,话语都轻柔低声、透着谦和,让人很温暖。

我侧耳倾听,竟有点意外,发现大家讲话交流中,有口吃的现象。

但心中也隐隐地感到,温情和善交流的背后,大家都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一个个都在尽力的维护,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我们这群人更自尊、也更自卑,初次见面,都会以故作平静的姿态努力做到表面的祥和。

在餐厅中,遇到了下午接受报道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刘伟老师,我们的班主任兼讲师;一个是小张,我们的领队兼生活委员。

刘伟老师说,未来的二十天,他和小张会和大家朝夕相处;李成文老师,因为年纪大了,又很忙,无法保证每时每刻和大家在一起,但可以保证,有时间就过来给大家讲课、释疑解惑。然后宣布,晚上八点,全体学员集合,开始入班第一课。

对于组织方紧凑、合理的安排,学员们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我们花费时间和钱财,来到临沂,就是希望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快进入状态,达到心理预期,这是每个人都积极自律和内生驱动的行为。

晚上八点钟,在宾馆会议室,我们见到了慈眉善目的李成文老师,当时年龄65岁左右,当晚他可能比较累了,没怎么说话,但热情亲切的跟大家一一握手、欢迎大家的到来。

晚上第一次集合的目的主要是发放教材、课程安排,然后是填写问卷调查,几页纸,洋洋洒洒几十个问题,大致是个人情况简介、口吃缘起、对口吃的认识、对此次口吃矫正的预期、口吃矫正的决心、对未来的规划等等。

每个人都表情严肃、态度认真,如实地填写这些表格,只听得会议室内笔走游龙、奋笔疾书,有的填完问卷,已经快九点半了,刘伟老师安静的等到最后,收走了一摞摞学员们的心声。

3.开班仪式

第二天上午八点,开班仪式,李成文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给大家真诚鼓励,开启了临沂医院暑期第一季口吃矫正班的课程。

第一项内容,是每个学员3分钟的自我介绍。李成文老师说,首次自我介绍,是全程录像的,但大家不要担心,保持平常心和最原始的状态,看看未矫正之前,大家的表达能力如何?20天后结业,大家还有一个3分钟学结,对比一下矫正期间的变化。

李老师鼓励大家要树立必胜信心,本次暑假有两期,这一期自然效果不佳,可以免费滚动到下一期。他这句话一说,引起在座学员会心一笑和鼓掌。

我观察到,李老师讲话虽然声音醇厚连贯,但眉眼动作,还是有下意识地抽搐,一些字词的重音和拖音,不是怎么恰当,有点怪怪的。

等到四十几个同学依次介绍完,李老师进行了总结,果然,他首先坦诚了自己也曾是一名严重的口吃患者,切身体会到口吃给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的烦恼,和口吃纠缠了大半辈子,最后终于以坚定的意志、必胜的信心、科学的方法、乐观的态度,基本战胜了口吃,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以他本人的经验,口吃是个顽疾、习惯性的语言表达,肯定还会卷土重来。他把口吃偶尔的光顾,看成是一位老朋友的回访,已经释怀了。心态越是如此,口吃症状就越发得轻了,慢慢地,自然而然地摘掉了口吃的帽子,告别了几十年苦不堪言的深渊。

在座的学员认真倾听着李老师本人对口吃的认识、被口吃折磨的经历、苦寻战胜口吃的方法,以及苦尽甘来的收获,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升腾起一种同仇敌忾的悲情和壮志。

我环顾了在座的四十多名同学,男学员居多、女学员六个,听刚才的自我介绍,里面有老师、大学生、中学生、老板、工程师、农民、医生等,还有两名军人,年纪最大的刘伟安和年纪最小的隋辉都在我们宿舍。

李成文老师最后还特意点了一下我们宿舍,说本期大家要攻坚克难,战胜自我,成败就在202宿舍,因为一老一小都在这屋里,我们要保证44名同学,一个都不掉队,能团结走到终点,迎接讲话的新生。

(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