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为何不除掉洪秀全(天王洪秀全并无实权)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走向衰败的转折点。一八五六年九月,太平天国的军事奇才,九千岁东王杨秀清在睡梦中一命呜呼,近两万部众亲眷死于非命。事变后,为平息众怒,天王洪秀全处死了凶手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翼王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忌而带兵出走,太平天国从此一蹶不振。

在天京事变之前,杨秀清的权势在太平天国如日中天,无人可比。即使是天王洪秀全,也不能撼动东王的地位。

杨秀清为何不除掉洪秀全(天王洪秀全并无实权)(1)

按照太平天国创始人之一的冯云山当初的设计,天王只是国家名义上象征性的虚位元首,并无实权,就像现在的英国女王和日本天皇一样。真正的权利掌握在军师手中,金田起义时,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韦昌辉等早期骨干都是军师。

太平军攻占广西永安州后,为便于组织,统一军政,开始永安封王。洪秀全称天王、万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九千岁,萧朝贵为右辅正军师西王、八千岁,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南王、七千岁,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北王、六千岁,石达开为翼王、五千岁。东王杨秀清可以节制其他四王,对其发号施令,其他各人或称军师,或称丞相等。

杨秀清为何不除掉洪秀全(天王洪秀全并无实权)(2)

从制度设计上看,国家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杨秀清手中,洪秀全则几乎没什么权力。而且,杨秀清还在拜上帝教中有代天父传达圣旨的特殊地位。因此,天京事变之前,杨秀清掌握着天国的政权、军权、神权,统领着天京防务,是太平天国实际的最高领导者。

但在那个恐怖的夜晚,洪秀全密谋韦昌辉、秦日纲仅仅带领三千士兵就攻占了东王府,灭掉了杨秀清。大权在握的杨秀清,为何输给了不问政事的洪秀全呢?《圣经》上有一句话:“上帝让谁灭亡 ,必定先让其疯狂”,用在杨秀清身上,恰如其分。

杨秀清为何不除掉洪秀全(天王洪秀全并无实权)(3)

杨秀清出身贫苦,父母早亡,参加拜上帝会前是一个普通的烧炭佬。他没有什么文化,见识也不多。但太平天国其他领导人如洪秀全、石达开、冯云山等等大都出身在小康之家,读书识字有文化。杨秀清虽然有出色的组织能力、格局眼光和谋略聪慧,但和别的同僚相比,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点自卑和惶恐。

杨秀清作为太平天国唯一一个可以与天父沟通的军师,在天国将领中可以说是为所欲为。杨秀清经常搞“天父下凡”,以天父之名义教训其他诸侯王,甚至连洪秀全也不放过。杨秀清曾经借天父附体责骂洪秀全,当众杖责三十大板,让一国之君的洪秀全颜面大失。洪秀全明知杨秀清是在装神老鬼,却又不能戳穿他,对杨秀清恨之入骨。

杨秀清为何不除掉洪秀全(天王洪秀全并无实权)(4)

北王韦昌辉的亲哥哥因为与杨秀清的小舅子因房屋、田产等问题发生矛盾,杨秀清大怒,韦昌辉没有办法,只能将其兄长五马分尸。韦昌辉手下一小兵犯了错,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训斥韦昌辉,并当众杖责四十大板,搞得韦昌辉两天下不了床。

东王府的一个马夫经过燕王府时,因为站岗的卫兵没有向其行礼,杨秀清便认为别人蔑视东王府的人马,又搞天父下凡,把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瑢、卫国侯黄玉昆统统打了一顿。陈承瑢是英王陈玉成的叔父,当朝宰相,掌管天京城防重任以及东王府保卫工作,地位相当重要。卫国侯黄玉昆则是翼王石达开的老丈人,因为一个小小的马夫,杨秀清便一次性把三位大佬都得罪了。

化身为天父的杨秀清目空一切,洋洋得意,他看着包括洪秀全在内的其他人在自己面前惊恐颤抖时,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杨秀清没有意识到的是,太平天国高层中反对他的统一战线也悄无声息地建立了起来。

杨秀清为何不除掉洪秀全(天王洪秀全并无实权)(5)

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洪秀全已经忍无可忍了,杨秀清最终为自己的飞扬跋扈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洪秀全下诏韦昌辉勤王,秦日纲半路入伙。负责东王府保卫工作的陈承瑢亲自为勤王之兵打开大门,远在武昌的石达开也知道杨秀清危在旦夕,但他出于种种权衡考虑,按兵不动。

杨秀清死了,他死于洪秀全、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石达开等除了东王府集团之外的所有太平天国所有高级领导人心照不宣的合谋。一个人太骄横狂傲,必定要付出代价。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总揽军政大权。不过也是从这一刻起,太平天国开始走向没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