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

“胡黄白柳灰”作为东北地区不可或缺的民俗文化之一,在当地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

家仙的故事在东北的过往中也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东北民间,了解一下五大家仙的故事。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1)

那么东北民间如此信奉的五大家仙到底是何神圣?

五大家仙又称“胡黄白柳灰”,分别是狐狸、黄鼠狼、刺猬、蛇、老鼠。在东北一带,普遍供奉狐狸、黄鼠狼的人家居多,蛇次之,刺猬、老鼠最少。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2)

一.狐仙

狐狸为何会被当做家仙?据《吕氏春秋》记载,大禹治水路过涂山时曾遇到一只九尾白狐,那里的人唱着歌:“大大的白狐啊,九条尾巴长又长,愿你提前成婚,子子孙孙永繁昌。”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3)

东汉《吴越春秋》中,也有大禹迎娶九尾白狐为妻一说,随着神话故事的流传,狐狸的神秘性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在古代神话故事中,狐狸同时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动物,包括诱惑商纣王的狐妖苏妲己,便是一个显著的代表。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4)

狐仙一般被称为胡三太爷和胡仙太奶,被信徒供奉在家中。在民俗文化的影响、传播下,逐渐产生了更多的信徒,渐渐也形成了一种风气。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5)

二.黄大仙

关于黄大仙,乃是东北民间对于黄鼠狼的称呼,可能更多人对于黄鼠狼的认知,一个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另一个便是黄鼠狼讨封。

东北民间一直有黄鼠狼向人们讨封的传闻,所谓讨封,便是向人们讨一句话。成功便可增加道行;若是不成功则会减少道行,这种行为也就是问人们:你看我像人吗?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6)

如果被问的人顺着他说你像人,那他的道行就可以上个台阶。如果要是说不像人,或是直接开骂,那它可算是栽在你手里了。

东北民间对黄鼠狼一般都称作“黄二太爷”,因其狡猾成性,且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便被人们传得越来越邪乎。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7)

虽然黄鼠狼有仇必报,但也是有恩必报,在东北民间的说法中,如果你救了黄鼠狼,你就一定会得到他的回报。

比如第二天你家门口凭空出现了一只鸡,或者一些钱。当然,这些仅出现在故事中,现实中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不得而知。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8)

不过在郭德纲的节目中,曾采访“唐僧”迟重瑞的老婆陈丽华,陈丽华提到自己曾在故宫中过过夜,亲眼看到圆月当空时,黄鼠狼对着月亮拜。

可见黄鼠狼还是有一定的灵性的,再者故宫中稀奇古怪的事又多,很多我们不得而知的事也变得更加离奇。

三.长仙

长仙就是蛇,因民间都管蛇叫长虫,所以也叫长仙,又唤柳仙。如果说狐仙可以追溯到大禹或者苏妲己,那长仙就更厉害了,因为在神话故事里,女娲、伏羲都是蛇身人面。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9)

虽然一般在民间对于蛇的评价都不是很好,比如蛇蝎心肠、农夫与蛇,但有一个关于蛇的故事也是千古流传,更被传为佳话,那便是白娘子的故事。

因许仙救白素贞一命,白素贞千年后前来报恩,而这既降低了人们对蛇的坏印象,也增加了人们对于这种精怪的好感度。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10)

四.白仙

白仙就是刺猬,白仙这一派主要是治病救人。自白仙太奶创教以来,代代最拿手医治各类实病,讨药舍药,悬壶济世,为人治病,帮助仁慈贫穷的人。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11)

治病救人和发家致富,我想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更偏向于第二种,所以白仙的信奉力度就明显没有前几种大。

五.灰仙

灰仙的存在多少有点令人不能理解,灰仙就是老鼠,这位人人喊打的“家仙”到底是怎么久居庙堂的呢?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12)

老鼠位列“四害”之一,因其经常偷吃粮食,还咬坏家里的东西,所以一直被人们视为大害虫。但你再想,老鼠可在十二生肖排第一。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13)

在东北民间,认为老鼠拥有超高的智商,甚至还被奉为“仓神”,因为其经常出没粮仓,但你忘了啊!它是去偷粮食的。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14)

也有认为老鼠能够通晓过去未来的,也就是能掐会算。总之,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声音中,老鼠就被抬到了供桌上。

民间故事东北散仙(东北胡黄白柳灰)(15)

如果放在精神上,有个信仰也是没有错的,但你得知道好坏,什么东西是对的,什么东西是错的,你首先得有这些判断力。

现在民间还有很多所谓的这种人,依然在坚持着那些老传统,当然有些需要支持,但是有些不怀好意的还是要杜绝的。

你们身边有这种人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