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

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精选

几点说明:1.1-15为单选题,2.主要为基础题和中档题,3.不要指望考试时此精选题出现原题,做好基础,4.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细胞内所有核酸的分子结构中一定存在碱基对

C.淀粉和糖原的差异与其单体的种类、排列顺序密切相关

D.DNA复制和转录都有水产生,翻译不产生水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细胞含有叶绿体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

B.浆细胞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利于其分泌抗体

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其蛋白质含量较外膜高

D.神经元轴突末梢形成多个突触小体,有利于与多个神经元间建立联系

3.下列关于ATP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ATP的合成均发生在生物膜上

B.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C.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

D.酶应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长期保存,以维持其最高活性

4.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等物质,如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所以当验血报告单上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肝细胞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

B.肝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合成和运输

C.细胞癌变时原癌基因高效表达,使人体产生大量AFP

D.癌细胞可将癌基因整合到周围组织细胞从而快速增殖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不利于机体稳态的维持

B.细胞衰老表现为大部分酶活性下降,细胞核变大

C.诱导癌细胞正常分化和凋亡是癌症治疗的可选策略

D.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功能趋向专门化,提高了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之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限定取材时间可确保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期

7.雄蜂(n=16)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如图所示为雄蜂精原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的大致流程图,而图中仅绘出雄蜂一个染色体组内的两条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数量变化。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1)

A.雄蜂的减数分裂机制有利于其产生正常的雄配子

B.雄蜂体内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 2 个染色体组

C.蜜蜂的精细胞和卵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D.雄蜂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出现联会现象和四分体

8.如图表示某DNA片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③不能构成一个DNA的基本单位

B.DNA复制时,④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2)

C.①和②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DNA分子中碱基对⑨越多,其热稳定性越低

9.下图为人体细胞中 DNA 控制性状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3)

A.人体细胞中核糖体的分布位置:游离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线粒体中的核糖体

B.图中的蛋白质 2 可能是催化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的酶

C.Ⅲ代表的是 tRNA,其所转运的氨基酸的密码子是 UGA

D.核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影响线粒体的性状

10.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克斯通过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葡萄糖

B.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C.孟德尔运用类比推理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D.沃森和克里克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11.油菜中基因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而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研究人员拟利用高芥酸油菜品种(gg)和水稻抗病基因R培育低芥酸抗病油菜新品种(GGRR),育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4)

A.过程①诱发基因突变,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过程②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克服物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过程②与过程③操作顺序互换,对育种进程和结果没有影响

D.若要缩短育种年限,在过程②后可进行单倍体育种

1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格里菲思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对DNA和蛋白质等物质进行了分离

B.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中含有R型细菌的遗传信息

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充分搅拌的目的是为细菌提供更多的氧气

D.若用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离心后可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13.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果蝇体内突变的基因都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C.大肠杆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若要研究水稻(2n=24)的基因组,则应该研究13条染色体

14.左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相关系谱图,右图是对该家系中Ⅰ1~Ⅱ4号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先以某种限制酶切割样品DNA,再进行电泳),得到的电泳结果(电泳时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移动速率不同),已知编号a对应的样品来自Ⅱ4。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5)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6)

A.根据左图可确定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结合左图和右图分析,可知致病基因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

C.Ⅱ5一定是杂合子,Ⅲ8与Ⅱ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

D.Ⅲ9与该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5/12

15.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而进化是不定向的 B.大量使用抗生素会使病毒产生耐药性突变

C.种群基因频率的不断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D.新物种的形成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6.图1是某动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细胞结构,图2表示该细胞内部分细胞器的物质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7)

(1) 图1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_(填序号),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____(填序号)。

(2) 图2中的A和C分别对应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采用____法可分离得到这些细胞器。

(3) 若图1细胞为分泌细胞,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所形成囊泡的膜来自图1中____(填序号)。若细胞器④不断从③上脱落下来,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4) 若图1细胞为癌细胞,由于细胞膜上的____等物质减少,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17.图一表示酶和一般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图二分别表示正常酶的作用、竞争性抑制剂对酶的作用和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的作用,图三表示相应的反应速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8)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9)

(1)活细胞合成酶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2)从图一可知,酶降低的活化能大小是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与一般催化剂相比由于________,因而酶具有高效性。

(3)图三中曲线____表示没有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其中曲线b为加入________性抑制剂的曲线。

(4)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削弱它的作用。

18.下图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10)

(1)图1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主要是____________。

(2)已知图1中过程②物质b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b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b链对应的物质a分子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假设物质a中有1000个碱基对,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的20%,则DNA在第3次复制时消耗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个。

(3)若图1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_____。

(4)图一过程②涉及的RNA种类有__种,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

(5)图1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

(6)图2为该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A.X在N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B.该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不相同C.多聚核糖体能够提高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原因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

D.在原核细胞中也存在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

19.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时,需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

(2)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

(3)玉米的高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11)

①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这种植株往往长得弱小,高度不育。若要获得可育植株,物理方法可采用________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中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F1植株自交获得F2,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代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__________。

20.某实验小组以同一品种蚕豆(2n=12)幼嫩的花蕾和浸泡种子后长出的幼根为材料,开展相关实验,主要步骤和结果如下。回答有关向题:

实验Ⅰ:取幼嫩的花蕾→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花药剥离→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压片→镜检(图①~⑥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减数分裂部分时期实拍图)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12)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13)

实验Ⅱ:幼根长至1.0cm~1.5cm→冰箱内4℃培养36h→剪取5mm左右根尖→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解离→漂洗→染色→压片→镜检(图⑦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视野部分实拍图)

(1)实验Ⅰ和Ⅱ中,选取的新鲜材料均先置于卡诺氏固定液(按3份无水乙醇、1份冰醋酸的比例配制)中进行固定处理,目的是____。

(2)实验Ⅰ观察到的实拍图,按减数分裂的时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应为:⑥→__________,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主要依据是染色体____的变化。

(3)图②中有____个核DNA分子。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____对应的时期。

(4)开展蚕豆染色体核型分析时,将剪取的幼根置于2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____(填图⑦中的字母)时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c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为____。

(5)在实验Ⅱ中,小组成员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以利于____更好地分散。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一视野中部分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21.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红(R)蓝(B)组合光(R∶B=3∶1)能明显提高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为了探究在红蓝组合光中添加白光(W)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LED灯(冷光源),设4个不同红、蓝、白光比例处理进行实验(实验期间各组保持光强300μmol·m-2·s-1、昼/夜温度28℃/18℃)。30天后,测定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14)

(1) 红(R)蓝(B)两种光能明显提高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

(2) 该实验中,对照组为________,自变量为____________。自然生长条件下,影响番茄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

(3) 第4组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净光合速率最低,原因可能是白光比例较高,导致叶绿体内一部分________(填结构名称)破坏,影响了________的生成,最终影响C3的还原。

(4) 据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

(5) 利用红蓝白(R∶B∶W=3∶1∶1)组合光处理后培育的番茄幼苗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按规范操作提取出色素后,以无水乙醇作为层析液进行色素分离,发现滤纸条上各色素带的间距较小,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莲藕是广泛用于观赏和食用的植物,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莲藕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图1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莲藕的净光合速率。图2中A、B分别表示某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与普通莲藕的气孔导度(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和胞间CO2浓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15)

(1)莲藕极易褐变,这是因为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关反应引起的。将莲藕在开水中焯过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在2000μmol·m-2·s-1的光强下,突变体莲藕的实际光合速率比普通莲藕的高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CO2被利用的场所是________,因为此处可以为CO2的固定提供________。据图2分析,________(填"普通"或"突变体")莲藕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理由是________。

(4)下图表示莲藕细胞的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其中含有叶绿素的是________。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16)

(5)提取普通莲藕叶绿体中的色素,用圆形滤纸层析分离色素,其装置如下图3中A所示,分离结果如下图3中B所示,①~④表示色素带。突变体的色素带中与普通莲藕具有较大差异的是________。(用序号表示)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17)

23. (10分)下面①~⑧是高中生物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

②利用花生子叶切片检测脂肪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

④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⑤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⑦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⑧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在上述实验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_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有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细胞活性的是________(均填序号)。

(2)在上述实验中,用到酒精的实验有②⑤⑦,其中酒精所起的作用分别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实验材料、用具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 做①实验时,可用双缩脲试剂代替斐林试剂

b. 做②实验时,可用龙胆紫代替苏丹Ⅲ染液

c. 做④实验时,可用牵牛花的花瓣细胞代替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d. 做⑦实验时,可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代替洋葱根尖

(4)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为0),能耐受零下271 ℃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海藻糖的二糖。

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低温造成的损伤。某同学欲设计一实验方案,来对这一说法进行探究。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该实验的材料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在该实验设计方案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自变量之外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实验因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9分)某兴趣小组对CMT1腓骨肌萎缩症(基因A、a控制)和鱼鳞病(基因B、b控制)进行广泛社会调查,得到如图1所示的遗传系谱图,图2是乙家族中的部分成员的鱼鳞病基因电泳图,图3是生物体中的两个基因的碱基序列图。请分析回答: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18)

    图1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19)

图2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20)

图3

(1)据图1判断,CMT1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鱼鳞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2可确定鱼鳞病的遗传方式,则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Ⅰ3的基因型为______ ;若Ⅱ6和Ⅱ7想再生一个孩子,他们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3)图3是Ⅱ9与Ⅱ10所生孩子的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正常情况下,基因M在其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个,所处的时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M转录时的模板是________(填"a"或"b")链。若基因R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T-A突变为A-T,其对应的密码子变为________。

25(10分)如图一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传递基因的情况;图二、图三分别表示该动物的性原细胞在正常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和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化情况;图四是一同学绘制的该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21)

图一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22)

图二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23)

图三

  

往年生物期中考试卷(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24)

图四

甲 乙 丙

(1)图一、二、三中,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图丙细胞名称________,图乙所处分裂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一中,只位于图二中BC段的细胞是________。图三中,与图二中BC段对应的区段最可能是________。

(3)只考虑染色体变异,与形成图一中生殖细胞基因组成异常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与之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4)图三中,与图二中CD段的变化原因相同的区段是________。

(5)图一中,次级性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四甲~丙中,有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

江苏省期中考试生物考前刷题——精选

参考答案

1-5 AACBA 6-10 BABCB 11-15 CBACC

16.①②③⑤⑦ ①④ ① ④ 差速离心 ③⑦ 会 糖蛋白

17.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EB-EC 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 a 竞争性 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酶的活性 不能

18.细胞核 26% 2400 AGACTT 3 T—A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D

19.(10分)(1)10 (2) 交叉互换(3)①花药离体培养 低温 Ⅲ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② 4/27

20.新鲜材料死亡,使细胞停留在原来的分裂时期,排除季节和取材时间等干扰,提高实验成功率 ②→⑤→①→③→④ 形态、数目、分布(位置) 24 ⑤ a 1∶1 染色体 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

21.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第1组 添加白光的比例 光强、温度等 类囊体(膜) [H]、ATP 适宜比例的红蓝白组合光更有利于促进番茄幼苗生长(R∶B∶W=3∶1∶1的处理最有利于促进番茄幼苗生长) 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差异较小

22.高温下多酚氧化酶失去活性, 抑制了褐变过程 23.5 叶绿体基质 C5和酶 突变体 突变体的气孔导度大,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普通莲藕相近,说明突变体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 B ③④

23.(10分) (1)②④⑥⑦⑧  ①  ④⑧ 

(2)洗去浮色 溶解、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配制解离液 

(3)c (4)自身不含海藻糖也不能合成海藻糖 是否添加海藻糖 无关变量

24.(9分)(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XBXb AaXBY   9/16 

(3). 4 有丝分裂DNA复制后到末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 

(4). b UUG

25.(10分) (1).图二、三 初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中期 

(2).①(初级性母细胞) FG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ABb、a、a

(4).GH (5).1或2 (6).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