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集(三年级下册数学智慧广场根据周期规律进行推算)

《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集(三年级下册数学智慧广场根据周期规律进行推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集

《智慧广场—时间的周期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周期的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体会列举、推理、计算等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3.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经历探究的过程,发现解决时间周期问题的规律,并会运用这个规律来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探究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直接引出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下《时间的周期问题》

2.揭示课题并引出周期概念(板书课题)。谈话:像周一......周日,周一......周日,......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数学上叫周期现象。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中哪些还是周期现象?(板书周期概念)

生思考并回答,a钟表时针一圈是周期现象

b一年四季也是周期现象

c二十四节气也是周期现象

d十二生肖.....师小结,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正确,下面我们就开始研究有关时间周期的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1)11月19日到12月5日一共有多少天?

(2)12月5日这一天是星期几?

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小华的生日是星期几呢?请同学们先静静地想一想,在探究记录单活动一上试一试,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又多又好!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预设:

(1)顺序列举法:把从11月19日到12月5日所有的日期以及对应的星期几都一一标出来。谈话:对于这这种列举方法,你想说点什么?

(2)推算法:重点提问:“为什么要加7呢?”

(3)根据周期进行计算追问:谁听到他总天数16天是怎样求出来的?为什么要用16÷7?余数是2天,你为什么就能断定答案是星期六呢?预设:16天里有2个周,还余下2天,11月19日是星期四,两周后还是星期四,余下2天,就要从星期四往后推算2天,所以是星期六。

2.借助课件,进一步梳理解题方法。谈话:刚才交流的几位同学方法都很好,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请看大屏幕:第一种按顺序列举法第二种推理法第三种根据周期计算法并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16天里有2个周,还余下2天,所以答案是星期六。

三、比较总结,提升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这些方法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梳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小结: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根据周期是7天的规律进行解答的。做题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小结:看,刚才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出了周期问题的基本解题步骤:一找周期,二算天数,三列算式,四看余数。课件展示“试一试”今天是2022年6月23日,星期四,请同学们计算自己下一个生日是星期几?这是一个随堂训练加深对步骤的认识。课件展示“十二生肖”“一年四季”,让学生自己编一道周期的问题。它是周期问题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将这些方法进行有效迁移,给学生形成一个知识串,帮助学生有效建模,从而使学生对周期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巩固算法,形成技能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古代渔民的作息规律,算一算在60天内有多少天在打鱼?重点交流:怎样算的?怎样想的?2.李老师要把写着小丽、小军、小青四个人。已知13号发给小红,28号发给谁?131号发给谁呢?学生独立完成后,重点交流:这也是周期问题,周期是4。

五、课堂延伸谈话:

同学们,刚才你们用刚学到的本领解决了生活中的周期问题,你们太厉害了!其实周期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还能想到哪些周期现象呢?

六、课堂总结,

以一首儿歌把这节课知识要点得以归纳,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记忆,从而加深学习数学的兴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