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第二中学校长郭贵君 永州一中周黎怀揣

永州市第二中学校长郭贵君 永州一中周黎怀揣(1)

周黎(右二)跟学生合影。

红网时刻新闻9月9日讯(通讯员 屈甘霖)有这样一位校长,每每他走在校园里,总会有迎面而来的老师和学生亲切地叫他“周校”;有这样一位校长,每每到毕业生照集体照,都会有难以计数的男女同学围着他,抢着跟他合影……他就是获评2022年“永州市优秀校长”的周黎。自2018年年初担任永州一中校长来,周黎始终秉承着一颗对教育的赤诚之心,不断思考求索,“潜心”抓管理,“热心”待老师,“真心”爱学生,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认真守护好每一位师生,全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文化为魂,“潜心”抓管理

“初到久负盛名的永州一中当校长,我的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虽然一直在教育战线工作,但我以前在电教馆做的主要还是服务教学与管理,从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讲台,也没有深入参与学校管理的经历。”即便时间一晃已过去快五个年头,周黎对自己初任校长时的忐忑仍记忆犹新,“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吧!我一方面敢想敢闯,一方面又把自己的调子定得比较低。我经常跟学校的老领导和老师们讲,‘我管校的经验不多,为了一中的发展,需要大家一起来帮衬!’民主的管理方式很快就带来了团队活力的释放。”

虽是初任,但一毕业就一直在教育战线工作的周黎对学校管理已思考多年,他一上任,思路就异常清晰,首先确定了学校“迈入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一方阵”阶段性办学目标,明确了“质量至上,安全第一”工作主线和“党建为重、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教师为主、文化为魂”核心举措,紧接着提出了“培养有情怀、有情商、有情趣‘三情’兼备的时代英才”育人目标,并以高度的思想概括力提炼了学校文化的核心主题,内涵向阳、向深、向上“三向”精神的“树”文化。“说千道万,文化才是核心竞争力,文化能管住人心、凝聚人力、调动积极性和创造力,但关键还是怎么抓配套建设,怎么抓工作落实。”五年来,作为学校党委副书记,周黎坚持突出政治统领、多措并举、立德树人“三个突出”,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作为学校校长,落实了推动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设施设备服务、学校安全管理“三个完善”和创新德育制度、德育工作、德育活动“三个创新”,有效凸显了管理服务作用和德育催化作用。

永州市第二中学校长郭贵君 永州一中周黎怀揣(2)

周黎巡查学生晚自习。资料图

“潜心”学校管理的他,重文化,更重落实。2018年底,学校组建了高考研究团队,因经验不足,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常常利用工作之余,把团队核心成员召集到自己在学校的小居室,亲手给他们煮茶,与他们一道研究、探讨团队建设工作,每天基本上都工作到凌晨12点。尽管家离学校的直线距离不过200米,他却每天早出晚归,对传闻的一中许多老师“我走娃未醒,我回娃已睡”的日常写照有了更为切身的体会。经过全体师生几年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办学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先后被确定为“湖南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学校2020、2021连续两年在市教育局直属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中位居榜首、获评优秀;学校办学质量不断实现跨越,2022年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多项硬指标均全方位刷新了纪录。

以青年为本,“热心”待老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核心和关键。”对于教师培养,周黎有自己的想法,“永州一中有大量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首席名师和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他们的带头引领作用固然重要,但学校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还是寄托在青年教师身上,他们求知求新欲强,精力活力旺、工作动力足、发展潜力大,需要花大力气好好引导、好好培养!”

为此,周黎主导推动实施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解题大赛”等系列务实举措:青蓝工程由教科室每月落实“师徒结对”听课、交流、指导等工作进展的督查;“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每年参与的青年教师都超过了100人,每次大赛他都要从市教育局、市教师发展中心、市教科院等教育行政部门特邀多名专家担任评委;学校不断加大了“请进来、走出去”工作力度,在选派大量青年教师到石门一中、桃源一中、华师一附中等名校跟班学习、参与各类选拔竞赛的同时,举办了以班主任、青年教师为主要对象的系列培训,仅2021学年,就邀请了全国百强中学、全国课改先进学校山西忻州一中吕羡平,湖南师大附中年级主任王建,长郡中学原副校长陈来满等专家到校讲学。多种有效平台的搭建,让学校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了起来,以唐雪艳等为代表的青年教师开始主持省网络名师工作室,以杨迪虹等为代表的青年教师获评了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里更是出现了大批青年教师的身影,2022年年初,青年教师赵博的课作为永州市高中学段的唯一代表成功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在各级教学竞赛中斩金夺银的主体力量!

永州市第二中学校长郭贵君 永州一中周黎怀揣(3)

周黎走访慰问教师。资料图

“我们一中的老师每天早出晚归,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从不厌倦、从不抱怨。我常常被他们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总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2021年的一天,周黎在高三年级组教师办公室例行坐班,无意间发现该年级一名语文老师走路不太稳当、讲话思路也不太清晰,和以往相比明显不一样。于是赶忙提醒他要早点到医院检查,并嘱咐他要多注意身体。但这位老师反应有些迟钝地对他说,“我还年轻,骨子身应……应该没问题!”没当回事。周黎思前想后更不放心,立即联系专家、安排车送他到医院检查,检查出来的结果是脑内多发控隙性脑梗死。专家说,如果再晚些时间来,后果将不堪设想。事后,这位老师时常提起:“要是周校长没有把我这个普通的‘兵’放在心里,我可能就再也回不到讲台,跟兄弟姊妹们一起并肩战斗了!”

多年来,老师的发展问题、配偶问题、生活问题,甚至是子女就学问题,周黎都会千方百计尽力、尽快解决,他对老师的“细心”和“热心”,换来了老师们的包容、理解和支持,在历次上级部门和年度学校组织的教师无记名测评中,他的满意率都是百分之百。

以成长为核,“真心”爱学生

“从未上过讲台给学生上物理课(他师范学的专业是物理),可能会是我人生的最大遗憾。我因此特别珍惜和注意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身心关爱,对于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不仅会给予物质上的资助,还会特别注重在精神上进行鼓励,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周黎看来,能升学一中的学生都潜力无限、未来可期。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根本要求,为此,他一边狠抓学校办学质量,一边特别注重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心理疏导,一有机会,就会找学生谈心、到特殊学生家里家访、力所能及地关心尽量多的学生。

今年高考,学校高三历史方向某班有一名姓唐的女生患有先天性白发病,因为她在强光环境下行走、书写都不太方便,周黎一面安排人积极主动向省市有关部门为她申请高考特殊对待,一面在高考期间特别嘱咐专人对她进行陪护,帮助她顺利完成高考。最终,她以576分的好成绩录取到了湖南师范大学。唐同学在《写给母校的感谢信》中曾这样写道:“作为一中莘莘学子中的特殊一员,我得到的关爱何其之多……高考期间,周校长还将我安排在他三中的亲戚谢老师家里关照我的午餐和午休,真是太贴心了!多么可敬的校长,衷心感谢您!”

“读完感谢信的那一刻,我心里确实感到无比安慰,也算是深刻体会到了身为人师的无上光荣和‘教育人’独占、千金难买的快乐和幸福!”周黎对学生产生“点”和“面”的影响,还体现在他在诸如开学典礼、高考动员、升国旗仪式等重要集会时面向学生的讲话上。据不完全统计,四年多来,他单单在思想上引领学生的讲话稿的文字总量就超过了10万字。仅以开学典礼为例,他曾教育学生要做一个“非凡而独特的人”,希望学生“做真正一中人”,勉励学生要“有情怀、有情商、有情趣三情兼备”,要“以感恩为核心,向阳而生;以刻苦为准心,向深而立”,要“眼里有世界,心中有他人,胸间有乾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许多讲话稿都被省级重要官方媒体重点推介了,点击总人次量已逾千万,单个讲话过百万的有之,50万 是标配。除此之外,他还曾在国家优秀少儿报刊金奖期刊《高中生·高考》配照片、简介发表过寄语类随笔,也曾入选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网络大课堂“在战‘疫’中成长·致敬未来·校长说”。

永州市第二中学校长郭贵君 永州一中周黎怀揣(4)

周黎现身“校长说”。资料图

“虽然近年来,一中的办学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功劳、苦劳更多都是‘一中人’这个大团队的。于个人而言,我还要特别感谢组织,感谢组织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感谢组织给我提供了难得的拓展视野、考验能力、证明自己的机会。”提及未来,一直豁达的周黎呵呵一笑,用坚定的语气说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把学校管理好,给师生搭建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营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将继续行进在思考的路上,带领全校师生,再接再厉、接续奋发,让社会更认可,让家长更满意,让学生更受益!”

讲这段话的时候,太阳已然升起,正照着微波荡漾的潇水河畔,照着周黎斑白的两鬓和刚毅的脸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