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地区(你知道威震敌胆的滇中独立团吗)

巍巍哀牢山,悠悠滇中情。在彩云之南的滇中地区,传颂着一支能让滇中顽匪闻风丧胆的人民军队,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独立第1团(以下简称“滇中独立团”)。

滇中地区(你知道威震敌胆的滇中独立团吗)(1)

1949年9月,滇中独立团部分干部和战士在新平训练。

滇中独立团建立

1948年,随着滇南革命武装斗争的空前高涨,革命形势波及滇中地区。8月,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郑伯克到峨山检查工作时指示,滇中也应迅速准备发动武装起义,以迎接革命新高潮的到来。为此,滇中地工委和峨山县工委积极筹划在峨山首先发动武装起义。峨山县工委以峨山中学为革命据点和指挥中心,经过艰苦细致的宣传发动,在全县建立了28个工作据点,成立了各种群众组织和一定规模的农民武装,为武装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8月20日,滇中地工委负责人温宗姜和峨山县工委负责人董治安在棚租将参加起义的峨山中学师生和城郊部分农民武装300余人,组建为峨山游击大队,董治安为大队长,温宗姜为政委。

1949年6月,为适应滇中地区革命斗争形势发展需要,省工委决定建立中共滇中地区委员会。同时,把峨山县工委领导的峨山游击大队扩建为“滇中游击支队”。9月,根据滇桂黔边区党委决定,滇中游击支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独立第1团,董治安任团长。随后,在董治安、温宗姜主持下,完成了滇中独立团的组建工作。团部设政治部、参谋处、后勤处,原游击支队的三个大队组编为三个营。9月9日,昆明“九九整肃”事件,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边区党委和昆明市党组织立即安排已暴露身份的党员、“民青”“新联”“工盟”成员迅速撤离昆明,转移到游击根据地。从昆明先后转移到新平的共500多人,他们大多是产业工人、学生、教师、职员和文艺工作者。除100余人输送到滇南、思普地区外,大部分都留在滇中地区,使滇中游击根据地的干部力量大为增强。在转移到新平的人员中,有120余人是来自国民党53兵工厂的产业工人,他们的到来提高了部队整体军政素质,使滇中独立团成为一支以党员、盟员为骨干,由各族贫苦农民、产业工人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地方主力部队。

滇中地区(你知道威震敌胆的滇中独立团吗)(2)

1949年12月18日,群众舞龙灯欢庆玉溪解放。

解放滇中全境

1949年8月起,按照滇桂黔边区党委的统一部署,滇中游击支队和边纵9支队41团,在国民党统治区各县游击武装的配合下,以根据地为依托,开始四面出击,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粉碎了敌人对游击区的“清剿”。

1949年8月初,滇中游击支队进驻新平,接收了国民党新平专员公署和县政府的部分武器。同月,中共新平县委成立,中共滇中地委移驻新平。9月17日,新平县人民政府成立。8月20日,中共峨山县工委领导的峨山城郊办事处收缴了国民党峨山县政府的武器,宣布取消国民党峨山县政府,峨山县解放。

1949年12月初,边纵9支队41团向河西县进军,国民党河西县长王怀甫迫于形势,接受我方所提条件,发表通电宣布起义。12月11日,41团进驻接管县城,成立河西县军事管制委员会。13日,通海县和平解放,成立了通海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日,我军进入易门县城,易门和平解放。15日,昆阳县护乡团、内九区武工队和各区农会会员1000余人举行入城仪式,正式接管了国民党昆阳县政权。18日,昆阳县人民政府成立。16日,边纵9支队41团北上至玉溪高仓,与滇中地委和滇中艺工团会合,次日进驻玉溪州城,收缴了玉溪民众自卫队的枪支弹药。18日,成立了玉溪县军事管制委员会。20日,华宁护乡团进驻县城,华宁宣告解放。25日,晋宁护乡团解放了晋宁县城。28日,呈贡护乡团在41团的协助下,进驻呈贡县城,并接收了国民党呈贡县政权,宣布呈贡解放。

1950年,全区征粮工作刚刚开展,不甘心失败的潜伏特务、地主、恶霸和其他反动分子,勾结串联,密谋策划,大肆造谣惑众,竭力阻挠和破坏征粮工作。从1950年3月19日通海县发生土匪暴乱后,匪特已在边缘地带集结成若干股匪公开活动,并以华宁、通海、峨山、新平等县山区作为他们的中心活动地带,加紧向新生的人民政府反扑。4至5月,全区蜂起土匪多达13000余人,11个县先后发生了反革命武装暴乱,易门、新平两座县城和24个区级人民政府被攻占,匪势猖獗,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土匪暴乱后,玉溪军分区(在滇中独立团基础上组建而成)3个独立营和13个县护乡团迅速出动,到1950年4月底,平息了5个县的土匪暴乱,收复了2个县城及12个区。5月5日,玉溪地委、玉溪军分区发出《关于一元化剿匪斗争的指示》,对全区剿匪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截至1951年1月,全区共剿灭土匪5880余人,其中包括千人以上土匪4股,百人以上土匪10股,处决匪首及反革命骨干分子155人,争取瓦解胁从分子5610人,国民党特务头子吕宜文等被击毙,金绍云、王耀云、李润之、李崇安等155名罪大恶极的匪首被捕后公审处决。全区大股土匪基本被剿灭,只有零星散匪四处藏匿。

1951年1月至1954年11月,各地剿匪委员会依靠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对四处藏匿的零星土匪进行拉网式清剿,剿灭土匪392人。至此,匪势基本净化,全区境内实现匪净民安的新气象。

1950年元旦,滇中地区人民行政专员公署成立。同日,玉溪县人民政府成立。1月25日,滇中独立团及华宁护乡团第二大队、河西护乡团一部、江川护乡大队、玉溪护乡团分别从华宁和玉溪向江川进军。28日,包围了江川县城(现江城镇),国民党江川县长王开宇逃到昆明,县常备队缴械投降,我军进驻县城接管政权。29日,江川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2月6日,滇中独立团4个大队进驻澄江,之后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全面接管国民党澄江县政权。至此,滇中地区全境解放。

据统计,滇中独立团自成立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作战30余次,毙敌344名,缴获重机枪3挺、轻机枪72挺、长短枪3800余支,建立了1500人的主力部队,2500余人的12个护乡团,约2000人的脱产基干队和民兵武装体制,为滇中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与国防建设

1950年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进驻昆明。24日,云南全境宣告解放。3月6日,岳肖峡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一部到达玉溪,与滇中地区党政军民举行团结会师大会。根据中共云南省委指示,滇中地区改称玉溪专区,中共滇中地委改称中共玉溪地委。从此,玉溪地区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50年4月1日,以滇中独立团为基础组建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省玉溪军分区,隶属云南省军区。部队整编为基干团,下辖独立第一、二、三营,黄建涵任军分区司令员,地委书记岳肖峡任政委,董治安任副司令员,陈敬思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到此,滇中独立团胜利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1951年3月,根据云南省军区“关于加强地方武装工作的补充指示”,玉溪军分区所辖3个独立营及由宁洱军分区调入的干部、战士整编为云南省军区基干第十团,隶属云南省军区建制,由玉溪军分区领导。6月,遵照云南省委和云南省军区党委指示,玉溪军分区设人民武装部,分区司令员兼任部长。各县人民政府设立人民武装科(股)机构。至此,玉溪军分区积极参与地方国防建设,并全面投身改革强军伟大实践。 (作者单位:中共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来源:玉溪网

原标题:威震敌胆的滇中独立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