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杨修根本原因(曹操杀杨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当然是杨修猜到了曹操“鸡肋”的用意。

曹操打这一仗(很惭愧,哪一仗我已经忘记了),费兵费粮,不容易打,打下来油水也不大,正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所以曹操在吃饭的时候,看到汤里的鸡肋,才会有所感触,传下“鸡肋”的口令。

曹操杀杨修根本原因(曹操杀杨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

杨修是个聪明人,一听这个口令,就知道曹操心中有所犹豫,也预料到下一步一定会退兵。你料到没关系,作为一支军队,在主帅还犹豫未决的时候,你就替他宣传“即将退兵”,“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这不是动摇军心,又是什么?

在这一件事上,杨修的确犯了错。因为他的身份是谋士,而不是决策者,更不是宣传员。耍小聪明,引起大波动。但是这不至于死罪。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另有缘故。

曹操杀杨修根本原因(曹操杀杨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

文中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似乎杨修的聪明才智胜过曹操,曹操忌才而杀他。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修门也好,吃一盒酥也好,不过是文字游戏。曹操再小气,也不至于为这杀人。况且曹操出了字谜,本来就是让人猜的。谁猜出来,不是猜?

但是梦中杀人之后,杨修指着近侍的尸体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就有点讨厌了。曹操牺牲一个近侍,就是为了营造“梦中杀人”的氛围,替自己增加一点安全因素。杨修不仅破坏了曹操的安排,还败坏了曹操的声誉,这是为人臣者应该做的吗?

曹操杀杨修根本原因(曹操杀杨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

通过这一件事,曹操已经开始产生怀疑:杨修到底是不是我的人?

接下来杨修的举动,一再证明了曹操的怀疑:他屡次帮助曹植,甚至蒙蔽曹操。你光知道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但如果属下帮着儿子反对老子,那父子之间,已经形成竞争,是政治对手了。

事实上,曹植这时候,并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势力,还称不上是曹操的政治对手。反而是杨修过分的偏向之举,使曹操产生误会,以为曹植羽翼已成、“尾大不掉”,甚至开始打压这个才华横溢、却放荡不羁的儿子。

曹操杀杨修根本原因(曹操杀杨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

既要打击儿子,又不忍心直接杀掉儿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剪除他身边的羽翼。到这一步,不管有没有鸡肋之事,杨修都非死不可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