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晴天的周日日记(天朗气清池上日记)

关于晴天的周日日记(天朗气清池上日记)(1)

略知蒋勋是因为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他视书中人物为十几岁的小孩子,闲聊细说红楼梦,以普通读者的眼光来解读,是非对错和善恶评价较少。同样的一本书,不同的人读有不同的感悟。书中的十二钗,喜爱的还是黛玉,细思之下,应该只是因为她让读者更多了一丝心疼,一丝遗憾,如若圆满了,反倒不会让人如此牵念了。

翻开蒋勋老师的《池上日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绿,黄翠的、油嫩的、伴着稻花的、掩映在水中的……大片大片满载在我的眼中,再也容不下其它。

多次听说池上的蒋勋老师于二零一四年决定驻村两年。生活在池上,没有电视,不看报纸,没有社交应酬。在这个小小乡村,晚上八点,最热闹的中山路也少行人了。没有戏院、卡拉OK、没有夜店,八点就上床看书睡觉。

为了让稻谷在夜里好好休息,池上许多地区没有路灯。喜爱夜里散步的蒋老师说,没有照明,如果没有云遮挡,抬头时就看到漫天散开的星斗。很快,你就会熟悉不同季节、不同时辰星座升起或沉落的位置。

假期的时候,时常会带着宝贝自驾出游。每一天的晚饭过后,宝贝就开始期盼夜幕上的星斗闪现,他手里拿着pad,打开星座图,对应着天空闪烁着的点点星光,渐渐地了解的星座越来越多。现在,偶尔城市上空亮闪着一两颗星星,我都会寻问宝贝这个亮起星星的名字,小宝贝每一次都自信满满地回答,还会顺带着给我讲解讲解。

池上有很强的书法传统,一部分可能来自客家闽南移民强调耕读的农村文化基因。在池上四处闲逛散步,会看到一些碑坊题字,字体宽阔平正,工整大方。还有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对联,比如:东邻起衅,从戎背井卫国土;欣蒙辅导,解甲归田建家园。有着非常浓厚的年代感。

前很多年,有一部电视剧《联林珍奇》,很是喜爱。当时年纪还小,喜欢在本子上把剧中提到的对联都抄记下来,这本子一直保存了许多年,后来有一次搬家不小心遗失了,还真是难过了一阵子。

当时喜爱的几副对联至今还是印象深刻: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还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下面这个最有意思,每一个长字发音不同,读出来非常有感悟: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一整个冬季过去,农家人又要开始拾掇自家的田地时,他们会利用传统的资源回收方式,将稻秆烧成灰,化作最好的土地肥料。池上把这叫做烧田,我小时候生活着的地方叫做烧荒。

大火熊熊,田里飞扬起火焰和野烟,噼啪燃烧,像燃起的爆竹,一堆一堆的黑烟飞腾而起,很快在大风中散去,干燥热烈的气味,挥之不去。

那时,很喜欢这样的时节,不顾浓厚的烧焦气味,在田野边缘徘徊不去,小伙伴们跳跃着,指着对方鼻下因烟熏的隐隐黑灰大笑不止。

除了乡村生活的光影记录外,书中还记录了蒋老师中间短途离开时,有关俄罗斯以及法国的一些印迹。书中同时涉及了一些美学内容,比如碧娜美学。对于美学艺术我确是极白的小白,书中的介绍非常吸引人,对于想要更深入的进入美学世界的我们来说无疑是极好的敲门砖。

《池上日记》很美,美在文字,美在光影,美在阅读时平静下来的心情,更美在日光四季下每一个充实的日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