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的背后是担心(连做梦都在生气)

生气的背后是担心(连做梦都在生气)(1)

《神经科学杂志》4月15日发表的一项针对健康成年人的新研究表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反映做梦时愤怒情绪的大脑活动模式。

尽管人们在醒着和做梦的时候都会经历情绪变化,但很少有研究探究过梦的情感成分背后的大脑机制。此次,心理学博士生Pilleriin Sikka和来自芬兰图尔库大学、瑞典舍夫德大学大学以及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们一起发现了清醒和做梦两种意识状态之间共同的情感机制。

在睡眠实验室中,研究人员从参与者那里获得了他们两个晚上的脑电图记录。实验中,研究人员会在参与者经历5分钟的快速眼动(REM)睡眠后叫醒他们,并要求他们描述自己的梦,并对其在梦中经历的情绪进行评分。

“我们发现,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以及夜晚清醒时候,右脑额叶皮层的阿尔法带活动比左脑活跃的人在梦中更容易发怒。”他们表现出的这种神经信号被称为前额阿尔法不对称(FAA)。

阿尔法带大脑活动指的频率为8-12赫兹的脑电波活动,通常在我们放松清醒的时候出现。科学家认为阿尔法波反映了大脑潜在区域的抑制。因此,右侧额叶区域的阿尔法波越多,表明该大脑区域越不活跃。

“以前的研究表明,额叶阿尔法不对称与清醒时的愤怒情绪和自我调节有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不对称的大脑活动也与梦中出现的愤怒情绪有关。因此,额叶阿尔法不对称可能不仅反映了我们在清醒状态下调节愤怒的能力,也反映了我们在做梦状态下调节愤怒的能力。”Sikka继续说道。

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理解噩梦情绪内容的神经基础,这是各种精神和睡眠障碍的一个特征。它还提出了新的问题,即是否有可能通过使用大脑刺激技术刺激额叶脑区来调节梦中的情感体验。

原创编译:Max 审稿:西莫 责编:张梦

期刊来源:《神经科学杂志》

期刊编号:0270-6474

原文链接: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4/uot-srb041619.php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