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

中国建筑六大派别:

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

皖派优雅,青瓦白墙,砖雕门楼;

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1)

图:皖派建筑,江西婺源

苏派婉约,山环水绕、曲径通幽;

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2)

图:苏派建筑,江苏苏州

京派大气,气概雄伟、如意吉祥;

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3)

图:京派建筑,北京城

晋派朴实,稳重大气,严谨深沉;

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4)

图:晋派建筑,山西平遥

川派独特,因地制宜,自成一格。

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5)

图:川派独特,湘西凤凰

闽派建筑

其尊贵之处,

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历经500多年传承而来的土楼,

将生土夯筑技术发挥到极致,

单体建筑规模宏大精细,

地堡式建筑风格沿用至今坚固无比,

既可防火防震,亦可御敌入侵。

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6)

图:闽派建筑,客家土楼

这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

源于古代中原生土版筑建筑工艺技术,

宋元时期出现,明清趋于鼎盛,延续至今。

闽派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发挥到极致,

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各异,依山傍水,错落有致;

建筑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

一部号称为赴12年之约的动画大片——《大鱼海棠》,一部以永定客家土楼作为故事场景的国漫电影—《大鱼海棠》曾这样描述土楼:

“中国福建的土楼有一种梦一样的神秘感,

像是来自世外桃源。

但真实的情况是,客家人迁徙,深居大山,客家土楼发明、建造和演变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残酷,客家人的历史充满着无尽的悲哀……

客居他乡的悲壮

在梅州客家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客家源流这样的描述:

“原本的汉族中原人士,历经五次大规模的迁移,在南方多地逐渐形成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这个在闽粤赣边区择山而居,穿着蓝色布衫,并操着一口古老方言的群体被认为是一个“夷蛮”部落。

他们自己对自身的来历也不甚明了,只记得祖祖辈辈似乎总是在不停地迁徙,从一座大山走向另一座大山,一刻从未停息。

“客”,在汉语中最早是对来访者的敬称,后来也用于称呼旅居他乡的人,比如“独在异乡为异客”。

魏晋以来,那些依附在地主豪绅门下充当佃农的流民被称之为“佃客”;到了宋朝,官府录入户籍时会依据有无田产将人口分为“主户”和“客户”;明清时期,为了和土著居民加以区分,那些寄居本地的外地人都被称为“客籍”。与“主”相对,“客”总是一个无所倚恃,又疲于奔忙的形象。

一声“客家”道出了这个背井离乡的族群1700多年来颠沛流离的辛酸史。

客家人南迁可以分为五次:

第一次是发生在西晋末东晋初的“八王之乱”和随后的“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侵扰中原,中原人因避乱而南迁多弃官携眷南逃。史称“衣冠南渡”

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7)

图:衣冠南渡

第二次是唐末兵燹,迫使客家先民继续南下,一群敢于踏上茫然不测的逃生之路的人群,几经流徙辗转,来到了山高水长、偏安一隅的闽西南乡村。

第三次是南宋末年,元兵进逼客家先民从赣南、闽西南再进入粤东的梅州、循州、惠州。

第四次是明末清初时期……

客家人人口激增,迫使他们从内陆向东扩张。离海洋更近的福佬人则受到倭寇侵扰以及随之而来的严厉海禁压力,开始向西迁徙。两大族群在闽中大山博平岭相遇。

他们互称对方为贼寇,血与火的冲突不断上演,在人数处于绝对弱势的情况下,生逢乱世的客家人、福佬人,只能以各自的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族人们发起盟誓,同仇敌忾、保卫家园。

适逢四川长期遭受战乱和瘟疫灾荒人口大减,清廷发起“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将大量客家人迁徙至四川。

第五次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为太平军,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数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被迫开始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

直到今天,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所谓“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8)

图:客家人的迁徙路线(制图©孤城)

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山的无奈

梅州,被人亲切的称为客都。

许多传统的客家村落就隐藏在深山之中,

它们散落在梅州的山山水水中像大地遗珠,颗颗不同

每个村落动辄就有数百年……

当年,为避战乱,翻山越岭,过河渡江,辗转奔波的客家先民一路从北到南,进入南方……

但当他们来到梦想中的“南方乐土”时,现实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残酷。

福建,闽,八山一水,盛产毒虫,野兽遍地,瘴气横生……

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山,绵延不绝。

这不是桃花源记,而是饥饿游戏。是地盘的开拓,资源的争夺。

仅剩的土地早已被原住民占据。走投无路的客家人只得上山,陆续进入闽粤赣山区。然而这里气候潮湿,土壤酸性大,地形以丘陵为主,山多田少,并不适合农耕定居。

他们只能一边拓荒垦殖,一边继续向其他地区扩散,四处闯荡。

还有土家人的排外。

在印象中一般北方人彪悍好斗,南方人温婉,但客家人是对这一形象的绝对颠覆你的想象。

一边是崇山峻岭,盗匪横行。一边是土著的歧视和打压。

而他们能做的,只有成为这片山上最狠的仔!

这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但由于实力的悬殊,即便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也难以在原住民的土地上扎根发展。

所以无论客家人怎么迁徙,他们永远都是居住在山野,占据着最贫瘠的土地。

即便是这样,还是不断的受到原住民的排挤……

“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山”看似是客家人对山的偏爱,但实则是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妥协……

外看居所,实则碉堡的客家土楼

福建西南部,雾气弥漫的山谷中有一种奇特的建筑巍然矗立

规模宏大,极具美感……

这就是客家土楼。

尽管土楼出现时间上千年,但人对土楼的了解时间非常短暂,直到1950年代才开始陆续发现这种构造奇特的住所;

之后,人们陆续发现不仅是福建,相邻的广东梅州、潮州也有大量土楼,总数高达2812座,遍布闽西南、粤东北的山地,并且新的发现仍在不断涌现。

由于其独特的外形,美国人曾经一度认为其为“导弹发射井”,并为此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才发现这是一场闹剧。

现在我们看到的承启土楼,梅州围屋这些极具客家特色的建筑,就是当时环境下的产物。外墙用夯土结合谷壳,糯米浆制成,坚固异常,其构建完善的防御工事更是易守难攻。内圈用于住宅和储存,中央则是宗祠,用于祭祀。

但其最终的形成实际上历经千年……

客家先祖们最先居住的住所实际上类似于四合院,

但在抵御猛兽的侵袭以及汉族与当地畲民的冲突中,住所防卫功能基本属于“聊胜于无”。

于是,一种堡垒式建筑出现了……

这种房屋脱胎于北方的四合院,两侧的厢房被加高,自前向后逐层升高,全以夯土筑成,墙体极厚,防御性能陡增。

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9)

图:福裕楼

但这种设计缺陷也十分明显,除高大的后堂外,整体防御性仍然不高,下堂与中堂均为单层建筑,三堂与两横屋之间也仅以低矮的连廊相连,都是遭受攻击时的薄弱之处。

于是,客家人直接将将四周楼房全部升至相同高度,围墙高耸、屋檐四角相连,从外部完全看不到里面的景象。

这一设计牺牲了错落的美感,除唯一的大门外,整栋楼再无其他出口,结构也更加简化,但防御能力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为了进一步抵御倭寇,海岸边的福佬人创造性的造出了圆楼。

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10)

图:土楼之王-承启楼

圆楼全封闭围合,没有拐角,更加易守难攻,露出地面的墙脚由块石和花岗岩条石砌筑,高度超过2米,不但极其坚固,还可以防止洪水冲击。

楼内可以储藏粮食、饲养家畜,还有两眼公用水井,生活物资应有尽有。一旦遇外敌攻击,土楼关闭,可以维持数月之久……

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11)

图:四菜一汤,方楼(中间)与圆楼(四周)

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

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是对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虽然在大山里存活是艰辛的,但在土楼的庇护下,这群迁徙而来的“客人”经过数百年的耕耘和经营起初的穷山苦水早已成了客家人的陶然乐土……

如今乱世远去,聚族而居、集体防卫的需求被更小的家庭单元所打破,土楼的建设已经失去了它的社会基础,客家人也陆续搬离了他们曾引以为傲的居所。

只有那默默矗立的夯土墙,见证了血与火的往昔……

客家土楼真实感受(客家土楼背后的心酸)(12)

图:残破的土楼

-《完》-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