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的二十四名抗日名将(哪位抗日名将被誉为)

公认的二十四名抗日名将(哪位抗日名将被誉为)(1)

关麟徵,字雨东,陕西户县人,1925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其后数十年,转战南北,对日作战,功勋卓著,历任师长、军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及陆军总司令。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中国的巴顿将军”。

长城抗战 喋血古北口

“九·一八”事变后,已升任陆军第四师独立旅旅长的关麟徵将军深感激愤,他常教导属下官兵:“勿忘国耻,收复失地是当今中国军人最大的任务。”1932年底,独立旅扩编为第二十五师,关麟徵将军任师长。

1932年3月,日寇由热河进犯长城各口,第二十五师奉命抵达通州待命。部队刚到通州,即接到军委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张学良将军紧急通知,称古北口方面战况激烈,要求第二十五师全师前往增援。关麟徵当即率全师官兵星夜驰援,并发电向蒋介石、何应钦报告。行军途中,他没有理会何应钦停止前进的命令,继续向古北口快速推进。

当第二十五师所部赶到古北口时,东北军张廷枢师已因官兵伤亡过重而难以支持,关麟徵即以二十五师主力接替古北口一线防务,连夜加强工事。翌日上午,日军精锐之第八师团向古北口阵地发动猛攻,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步兵蜂涌而至。当时,二十五师简陋装备,但官兵同仇敌忾,不断给骄横的日军以迎头痛击,多次击退敌人的疯狂进攻。第二天、第三天战斗仍在激烈进行,双方死伤惨重,敌军遗尸累累,而二十五师官兵伤亡也已逾千人,关师长亲临前线指挥被敌人手榴弹炸伤五处。连续激战三昼夜后,第二师黄杰部赶赴南天门接替一线阵地,第二十五师开往后方休整。

古北口一役对长城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对日军气焰颇有震慑,时北平民众有口皆碑。《大公报》主笔张季鸾特撰写《爱国男儿,血洒疆场》社论,大力表彰,欧美舆论亦盛赞不绝,美国米高梅影业公司摄制《中国七勇士》故事片,极力推崇二十五师将士抗敌御侮的英雄气概。当关麟徵将军住进北平协和医院疗伤时,北平各界人士持鲜花、花篮前往慰问者踵接于途,以致协和医院在一楼特辟一室予以接待。《北平晚报》记述关将军动手术时,麻药已施,尚呼“杀、杀、杀……”蒋介石知悉,深为动容,发电致慰:“勇将受伤,闻之不觉泣下……”国民政府林森主席亦明令颁授青天白日勋章一枚以资奖励。

血战台儿庄 战功卓著

1938年3月下旬,台儿庄会战进入关键时刻,关麟徵率第五十二军于3月22日抵达峄县郭里集,首战全歼日军濑谷支队(加强旅团)前哨部队一个加强中队。3月28日,五十二军向进犯台儿庄之濑谷支队主力发动侧后攻击,濑谷支队素以凶悍著称,故战况极为惨烈,敌人几次反扑,均被击退。

4月1日起,汤恩伯率第八十五军向濑谷支队边攻击边推进,截断台枣支线交通,对敌形成包围态势。与此同时,日军坂垣师团坂本支队步骑、炮兵共四千余人由临沂南下增援濑谷支队。关麟徵即命步兵一营及骑兵连迅速在兰陵镇正面拦击,旋调第二十五师向该敌攻击,关亲自指挥,将坂本支队包围。连日苦战,坂本支队伤亡惨重,残部连夜突围,而濑谷支队在我军前后夹击下,亦死伤累累,残部向峄县以西溃逃。我军随之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

其后,关麟徵将军指挥第五十二军在邳县以北与坂垣师团主力及矶谷师团一部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阵地攻防战。在战斗中,关麟徵严密部署,与各师师长、旅长亲临前线,全军士气高昂,严防死守,不断对敌发起反击,使敌迭遭惨败,遗尸无算,狼狈撤退。从台儿庄之役至此次邳北作战,第五十二军官兵伤亡过半,而敌人死伤更多,据日军方统计,在对五十二军作战中,坂垣师团战死1281人,伤5478人,矶谷师团战死1088人,伤4137人。日军方承认第五十二军在台儿庄作战显示战斗力很强。敌酋坂垣征四郎无奈地说:“关麟徵的一个军应视为支那的10个军。”蒋介石当时在武汉珞珈山军官团讲话时则赞扬道:“中国军队都像五十二军那样战斗力强,打败日本军队是不成问题的。”关麟徵将军随后以徐州会战战功卓著而被提升为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

瑞昌会战与湘北大捷

1938年8月,日军第十一军两个师团从九江向瑞昌进犯,关麟徵部奉命驰援,在瑞昌以西地区阻击日军。时值夏秋之交,战地湖沼密集,蚊蝇成阵,疟疾流行,我军缺医少药,不少官兵带病苦战,顽强坚守阵地。关麟徵本人也得了疟疾,但仍继续指挥作战。此役历经40余天,仅第五十二军官兵伤亡和患病人数即超过一半,而日军气焰亦遭重挫。

1939年国民党军队序列取消军团制,关麟徵被任命为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时年仅33岁。9月上旬,湘北正面之敌突向新墙河阵地发起多次攻击,第五十二军第一九五师覃异之部全力反击,敌被迫溃退。与此同时,三路强敌约10万陆海空精锐向第十五集团军进犯:一路沿粤汉铁路正面进攻,一路沿湘鄂公路南下对南江桥阵地攻击,另一路在海空军掩护下,企图在湘江、汩罗江交汇处营田强行登陆,形势十分严峻。

关麟徵临危不惧,沉着布署,在营田登陆之敌与第九十五师经反复争夺成对峙局面。此时集团军总部移至浏阳以南官庄指挥作战,关麟徵即令第三十七军趁秋雨连绵全力进攻营田之敌,力求包围歼灭。10月初,两路敌人驰援营田之敌,关麟徵旋令第七十三军、第五十二军分头痛击,而此时据守营田之敌死伤惨重,少量残敌乘夜逃上兵舰向北溃逃。至此,关麟徵判断,进犯之强敌不支,已开始溃退,急令第三十七军由汩罗渡河,向铁路正面之敌反击,令第五十二军于平江附近向敌反击,责令第七十九军及第八十二师协同攻击湘鄂公路之敌侧后。我军全面反击,日军全线溃退,我军跟踪追击,敌人沿途遗弃粮食、辎重、装备无数。

历经一个多月,我军取得湘北大捷,全国军民极为振奋,大捷之后,海内外慰问函电竟达10余万件,关麟徵将军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卓越军事才能亦得以凸显。于右任先生亲书岳武穆《满江红》词及对联:“为生民而起,乃命世之英”,寄他以示祝贺。(选自 文史天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