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只要切除了是不是就不会癌变(到底要不要割呢)

都说:息肉是癌的近亲,很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单,看到“息肉”2个字时,不是心里哇凉哇凉的,就是一愣一愣的不知道这是个啥。

息肉只要切除了是不是就不会癌变(到底要不要割呢)(1)

息肉是癌前病变?

其实,息肉在人体是很常见的,它会长在胃上、胆囊上、子宫里、鼻子里,但凡是身体里有“黏膜”的地方,都有可能会突然冒出一个光滑的小肉球。

虽然对于正常的身体组织来说,息肉是多余的,但大多数息肉都是良性的!息肉的确有癌变的可能性,建议检查出息肉以后,最好再去医院确认一下息肉的性质。对于一般的良性息肉,日常只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做到定期复查、观察息肉的大小体积变化即可。

息肉一定要手术切了吗?

很多人都会认为,既然息肉是多余的,那直接手术切掉不就好了?其实对于息肉切不切的问题,还是需要具体分析的,毕竟息肉被切除后,又再长出来的例子不算少数,所以切除息肉并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对于已经确定是肿瘤性质、恶性程度的息肉,肯定是越早切除越好。但如果是良性、暂时没有癌变风险的息肉,食肉要切就要考虑很多因素了,毕竟挨刀子,对身体伤害还是很大的。

息肉只要切除了是不是就不会癌变(到底要不要割呢)(2)

首先是息肉的部位。

如果息肉长在肠胃中,在目前的医学水平下,很多医生都可以在做肠镜检查时“顺手”帮你把息肉切掉。但如果息肉是长在子宫里,那手术切除就要更谨慎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其次看息肉是否已经导致相关症状。

比如说长在子宫里的息肉,如果已经导致月经量增多、绝经后出血等症状,或是肠息肉导致的严重便秘、腹泻、腹胀等情况,都属于需要及时干预的。

还有一种,一开始已经判定是良性息肉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息肉开始慢慢长大等变化,就要小心了,必要时需要考虑手术切除。

这种情况,息肉癌变率几乎为100%

1、多发性

腺瘤数目一般在100个以上,可多达5000个。

2、多形性

腺瘤大小不等,自数毫米至5cm以上不等。既有广基的,又有带蒂的。肉眼形态上有表面光滑的,也有表面呈分叶状的,还有不规则形息肉。可以同时存在几种形态不一的息肉。

3、癌变率几乎100%

家族性息肉病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几乎肯定会发生癌。如果不及时治疗,到中年以后几乎100%的病例会发展为胃癌或结肠癌。

息肉只要切除了是不是就不会癌变(到底要不要割呢)(3)

检查出息肉以后,多久需要复查一次呢?

前面也说了,切除息肉并非是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息肉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只要日常生活习惯没改变,就算今天割掉了息肉,过一段时间就又会长回来了!所以,对付暂时不需要切除的息肉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复查。

以结直肠息肉为例:

对于一些增生性的肠息肉,由于它的生长速度很慢,所以一般可在术后1~2年复查1次;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人,就应该1-3年复查一次。

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的息肉复发概率相对小一点,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要3-6个月再复查一次,此后的复查频度请遵医嘱:

1、首次肠镜检查因肠道准备不好,影响检查视野者;

2、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全结肠检查者;

3、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10个;

4、大于1 cm的广基息肉;

5、大于1 cm的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重度异型增生者;

6、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不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者。

写在最后

说到底,息肉、癌症以及大多数疾病都是由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所以想要身体健康,还是得从日常做起。多喝水多运动,按时按量吃饭,戒烟戒酒,保证睡眠充足不熬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