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符号卍(佛教中的卍对应哪个汉字)

公元前五世纪,释迦牟尼刚刚而立之年,他放弃了王子的身份,出家修行。游历于底层人群之间的王族,有感于人世间种种苦难,将所见所闻总结出精妙的禅法,在菩提树下涅槃。我们在佛像前祈祷的时候,总会发现他的胸前总是带着一个小小的“”,这个字有什么含义呢?

一、释迦牟尼的三十二种非凡体态——“32相”

释迦摩尼身上有32种庄严肃穆的体态,拥有佛祖相貌特征的人,会让人心生恭敬。比较有代表性的“相”如:身形端直、顶上肉髻、上身如狮、两颊饱满、声如梵王、眉间毫相、足下平相等。佛的色身庄严殊胜,每修一百道劫就可庄严一相。

佛教符号卍(佛教中的卍对应哪个汉字)(1)

佛祖胸前的心印“卍”由两个z字形右旋组成,代表的是吉祥海云瑞相的意思,根据《长阿含经》记载,属于三十二“相”之一。“卍”在佛祖的胸前可见。而在装饰物上,在我国西藏地区常见。在藏族人民看来,这个符号表达了吉祥的含义。

二、“卍”这一符号的含义

这个符号在古印度是太阳以及火的象征,带有吉祥的意味。《大般若经》中记载,这个字代表“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因为佛的智慧与慈悲是无限的,Z字形的回旋彰显了佛法无边。这种轮回、永无止尽的表达方式,正是映衬了慈悲心的延伸以及不停歇地普渡众生。这是佛的标志,是层次的体现,境界越高,这种符号就越多。他是旋转的,是动态的,是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

佛教符号卍(佛教中的卍对应哪个汉字)(2)

公元前八世纪,婆罗门教中记载,“卍”这一符号是主神的胸毛,直到公元前三世纪开始被用于佛典,后来演变为佛相。根据《十地经论》第十二卷,佛祖胸前带有“卍”功德相。但根据《方广大庄严经》等其他经书,佛祖的头顶、腰间、手足等部位也会出现这个符号。在印度某些经书中,摩利支天手持的扇子中,就有这个符号。

佛教符号卍(佛教中的卍对应哪个汉字)(3)

三、“卍”字的读音发展

在北魏宣武帝时期,一位来中国传法的大师把这个符号译作“”。但唐代初期,鸠摩罗什大师和玄奘大师把这个符号译为“”。这两个读音都有功德圆满、法力无边的意思。民间还将这个字读为“福”,意思是否极泰来,好运常在。

佛教符号卍(佛教中的卍对应哪个汉字)(4)

信奉佛教的武则天在公元693年正式确立了“卍”的读音,音同“万”,意思为吉祥万德的集合。此后,这个符号就成为了一个汉字。曹雪芹版《红楼梦》中,与茗烟互动的一名丫鬟名为“卍儿”,可见这个字的流传,曾用作人名。

佛教符号卍(佛教中的卍对应哪个汉字)(5)

四、这个字千万别错用,需要注意笔划方向

这一符号的右旋或左旋,根据记载的佛典不同,时有争论。比如印度教认为右旋代表男性的神,左旋代表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多采用右旋,西藏苯教则用左旋。现在,通用形式为右旋。丁福保教授在《佛学大辞典》说道:如礼敬佛右绕三匝,眉间白毫,右旋宛转,总以右旋为吉祥。

佛教符号卍(佛教中的卍对应哪个汉字)(6)

上个世纪那场残酷的战争,有个与“卍”字形式很类似的符号被拿去当作暴力的标志。他们采用了红底白圆中间黑字的形式,将这个符号四十五度倾斜,像两把铁十字钉在中央,那就是血腥恐怖的象征

佛教符号卍(佛教中的卍对应哪个汉字)(7)

有网友这样总结,“卍”字代表着宇宙万物顺时针的旋转,有着佛法无边、吉祥如意的含义。而“卐”为逆时针旋转,它所表达的含义与佛法截然不同,代表着弱肉强食,权力的欲望。所以这个字千万别错用,需要注意笔划方向。

佛教符号卍(佛教中的卍对应哪个汉字)(8)

结语:“卍”字为佛身上的异相之一,表示吉祥无比,是佛智慧与慈悲无限的体现。现代人在钢筋森林里生活,每日埋首于焦虑之中,可以偶尔停下脚步,去往慈悲、宁静的佛教世界汲取养分。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教授曾在采访中透露,他正在收集《我国佛教史》相关资料,准备形成著作,还在小说写作方法方面进行《释迦牟尼》为主题的创作。他坦言:“我们对传统文明要抱有温情和敬畏之心。”让我们心怀敬畏,了解历史,避免错误的语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