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战场美亚(东方战场拒绝快餐作品模式)

制作恢弘、视野广阔的《东方战场》已经播出过半,随着慢慢发酵,其关注度越来越高,收视率稳居前三甲,被网友评价为“中国抗战第一剧”。对此,该剧主创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感谢网友对《东方战场》有此评价,“也许是因为《东方战场》再现了从九一八开始直至东京大审判的全过程,这在建国以来属首次,同时也是动用国内外演员最多的戏,从这些层面来讲,《东方战场》应该算是‘抗战第一剧’。”

日前,《东方战场》制片人孟凡耀、导演路奇接受了媒体采访,与记者聊了诸多感受及创作中的故事。

东方战场美亚(东方战场拒绝快餐作品模式)(1)

零下40余度的“战场”被演员温暖

140余场大大小小的战役与事件的展现,让《东方战场》剧组大部分时间都在“战场”上度过,场面之大,演员之多,拍摄环境的恶劣,让剧组的进程显得万分艰辛。艰难之一在于剧组尊重历史,在国内14个省份进行了拍摄,分两个武戏组、一个文戏组同时拍摄,随行的还有一个资料组,随时对历史细节进行考究和纠正;艰难之二在于全剧动用演员1200多位,其中有近500位外籍演员,另外还有上万名群众演员的参演,在调度上非常艰辛;艰难之三在于场景的搭建,因场景需要,美术组需要在云南、延安、南京、扬州等多地完成规定场景搭建,包括租用航空母舰、搭建铁路、挖战壕等。《东方战场》的拍摄历时半年,完成的却是18个月的工作量,这在影视作品的拍摄中很罕见。

除调度难外,《东方战场》的拍摄环境也极其恶劣。路奇介绍,剧组在东北的拍摄都是在零下的温度里完成的,刚刚大年初九,剧组就集体出发去了黑龙江,“早晨5点钟起床,室外温度是零下41度。”路奇说拍摄的过程真的很残酷,太冷了,刚往残破的公路桥上刷完油漆就马上结冰,现在想起来还都不寒而栗。

东方战场美亚(东方战场拒绝快餐作品模式)(2)

相比拍摄的艰辛,演员的敬业更让他感动,他提到一位日本演员,没有经历过如此严寒的日本演员仍在低温下坚持拍完镜头,拍完后被冻得迈不上车。更让他感动的是这位在日本颇有名气的演员为接演《东方战场》不惜从其经纪公司辞职,“这位演员去年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

他还提到了饰演陈嘉庚的演员,有一天,这位75岁的老演员从早晨就开始化妆,等着拍他的戏,但因戏量过大,直到晚上10点钟还没拍他,而拍摄了一天的60岁的路奇也撑不住了,就跟老演员说,“我已经60了,实在拍不动了。”老演员说,“导演拍吧,我都75岁了。”路奇当时目瞪口呆,接着就拍,老演员当时有句台词,“中国有光明了。”也让路奇看到演员们的拳拳之心。

多语言展示更贴合历史

在观众较为熟悉的人物、事件之外,《东方战场》中还涉及了很多以往极少甚至没有呈现过的内容,以观众反应较为强烈的江桥战役为例,路奇介绍,这场战役确确实实发生在东北战场上,数万人的对抗是当时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张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只是以往并未加以宣传。

此外,引起观众热议的还有剧中展现的各国语言及各地方言。英语、日语、德语、俄语……在展示国际视角的同时,各国语言的出现也位居做增加诸多亮点。美国人演美国人,日本人演日本人,俄国人演俄国人,这是路奇在拍《东方战场》之初的基本原则,因此,对语言的要求也更加严谨,不仅要严格翻译各国台词,还跑到国外配音。

东方战场美亚(东方战场拒绝快餐作品模式)(3)

还有国内领袖人物的语言展示。路奇介绍,毛泽东的配音经过数次调整,最终确定了古月版毛泽东的方言,让剧中毛泽东这个人物更有味道。

“因为中国一个是多民族的、地大物博的国家,各个地域的语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个人还是倾向用一点地方特色的方言,显示出国家的博大。”所以,剧中丁海峰饰演演的马占山讲的是东北方言,上海的杜月笙说的是上海当地的土话,陕西人带有陕西的味道。服化创国内影视作品之最

提到制作精良的《东方战场》,其剧中人物的服饰和神态都与大众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几近百分百还原,据悉,剧组高仿制作了14个国家的120多种军服,在军服种类、数量及还原程度上均创国内影视之最。

《东方战场》有1280位演员,单是每人一套便有1200多套衣服,而宋庆龄、宋美龄等女性角色,每人的衣服都有20余套,量大、繁杂。该剧的服装设计师于洋表示光是服装从筹备到画图便用了一年左右,不仅要考虑角色在何种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还要最大限度地还原当时的样子。路奇尤其满意演员服装在还原基础上的再创作,包括面料选择、图案搭配等细节。饰演宋美龄的俞飞鸿很兴奋,她说这是她第一次穿那么多旗袍,“设计很花心思,参照了很多历史资料,服装与当时的历史事件中穿的一些衣服非常接近。”

东方战场美亚(东方战场拒绝快餐作品模式)(4)

而为了制作剧中服装,承包《东方战场》制衣工作的制衣厂副总经理朱阿娣说,他们专门开辟了专业车间,推了其他影视片的制衣请求,完完全全制作剧中服饰,甚至根据设计师的要求买了电脑绣花、锁扣眼的机器等。“我们服装置费花了差不多一千多万。”路奇说。

剧组对化妆的要求更严苛,《东方战场》化妆造型师江燕说,这部剧对人物的还原不只是借鉴,还有历史人物后代的监督,他们得为每一个人物负责。

东方战场美亚(东方战场拒绝快餐作品模式)(5)

在现场,江燕盯着每一个演员的化妆造型,每个人是白是黑,白到什么程度都有考究,他们在墙上贴上演员与历史人物对比照,360度细节展示,比照着历史人物的照片给演员化妆。“我们所有的人物都有一个终极目标,就是一个图片,还原历史,非常直接。”

她介绍了一个事例,饰演斯大林的演员皮肤比较松弛,头发也很少,于斯大林形象不太相符,于是他们连夜钩织制作,用一点一点的头发做出了一个浓密的属于斯大林的假发,精细到丝,并且在给演员化妆时精确到眉眼距离。他们画完妆后,饰演斯大林的演员非常兴奋。饰演汪精卫的香港演员罗嘉良称赞化妆人员功力,“很棒,画得非常像,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纪实与艺术相容,细节体现内涵。

历史人物、事件的还原、纪实资料的融入,让《东方战场》贴上纪实的标签,更让人敬佩的是在纪实的基础上,《东方战场》剧组对其艺术性的展现也兼顾得当。

剧作格局的放大,让这部剧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因为每一个人都在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也正是《东方战场》纪实的体现,如我们一样,无论个人魅力与贡献有多少,在实际情况中真的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个小小的生命体。《东方战场》对上至领袖,中间将领、知识分子、艺术家,下到草根展现就显得较为客观。

东方战场美亚(东方战场拒绝快餐作品模式)(6)

而在客观的同时,一些处理上的细节也兼顾了剧作的艺术性。例如表现杨靖宇饿的戏份上,《东方战场》剧组没有直接旁白杨靖宇多少天没吃饭,而是设定了他与老鹰的对话,老鹰知道他要死了,等着来吃他,他则默默地跟老鹰说话,如此表达令人心酸,也令人感受到抗日英雄的伟大。这种艺术上的处理,《东方战场》里比比皆是,路奇说这是作为创作者情怀的注入。

中国的抗战14年是怎么走过来的,中国的抗战14年与国际之间呈现的一些关系是怎么回事,各国的态度是怎样的?很多观众不知道,路奇想让观众知道,所以这部剧叫《东方战场》,而不是抗日。他不愿意做“快餐”,而是追求它的史学价值,以广阔的视角来看待这段历史。

东方战场美亚(东方战场拒绝快餐作品模式)(7)

从十年前关注剧本,历时多年、耗费巨资创作,到对片子进行多次修整,《东方战场》一路走来,算得上跋山涉水。路奇说,主创们受了太多的煎熬,能看到这部戏播出,展现在观众面前,是他最感动的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