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根据影像学的表现分型(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所要用到的影像学检查)

骨肉瘤根据影像学的表现分型(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所要用到的影像学检查)(1)

两例肉瘤影像学表现

1、

骨肉瘤根据影像学的表现分型(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所要用到的影像学检查)(2)

另一例骨肉瘤,X线胫骨正位(A)示胫骨上端溶骨性骨肉瘤,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另一例成骨型骨肉瘤(B),X线平片示胫骨上端磨玻璃状密度增高影;混合型骨肉瘤(C,D),平片(C)示股骨下段骨膜反应,Cordman三角(↑)和巨大软组织肿块,MRI T2WI脂肪抑制序列(D)示股骨下段骨质破坏,周围伴软组织肿块形成。

骨肉瘤影像学检查方法

1、X线检查

大多数病例X线表现为成骨及溶骨的混合性骨破坏。当肿瘤穿破皮质,侵入到软组织内形成最具特征的骨膜反应,如垂直于骨膜呈放射样平行排列的针状骨膜反应,即怒发冲冠征;或排列成由骨膜上一点向外放射,即日光放射征;或Codman三角,是骨膜被肿瘤反复顶起,骨膜反应性成骨,形成骨膜中断。

2、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骨的病变范围,软组织侵袭情况及肿瘤与主要血管的关系,是外科手术界限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CT发现肿瘤骨较平片敏感,并能较好的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增强扫描肿瘤的实质部分可有较明显的强化,使肿瘤与瘤内坏死区和周围软组织区分得较为清楚。胸部CT检查可早期发现是否存在肺转移和其他明显的肺部病变,是用于发现肺转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3、核磁共振扫描(MRI)

MRI对显示肿瘤内部结构非常敏感。大多数骨肉瘤在TW1上表现为不均匀的低信号,在TW2上肿瘤实质一般为高信号,而瘤骨、骨膜反应和瘤软骨钙化则表现为低信号影。MRI在观察骨肉瘤软组织侵袭范围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还是显示髓腔内浸润范围的最好方法。在保肢手术中,MRI对于髓内跳跃病灶的检出具有优势,对瘤骨广泛切除长度定位有关键的指导作用。

4、同位素骨扫描(ECT)

ECT是基于局部骨骼血流与骨盐代谢的情况,在病变的早期多已有明显的表现,通常较X线检查早3~6个月出现,对骨骼病变,特别是对无症状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特殊价值。骨肉瘤在ECT上表现为放射性浓聚,浓聚范围往往大于实际病变,在骨肉瘤的定性或定位诊断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对恶性肿瘤有无其它骨的转移,是否存在多发病变以及有无跳跃灶的判断很有帮助。

5、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可以了解肿瘤的血管丰富程度,判断肿瘤的血管来源,化疗前后血管造影的对比可以作为评价化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还可发现血管是否被肿瘤推压移位或被肿瘤包绕,为判断切除肿瘤时是否需要切除血管并做修复的准备。

骨肉瘤根据影像学的表现分型(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所要用到的影像学检查)(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