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有啥危害(总是忍不住吼孩子)

作为父母深知,不吼孩子太**的难了!虽说我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一般不会乱吼孩子,除非真的忍不住……所以我们一周也就吼娃7天而已…

为啥老是忍不住吼孩子呢?明明母慈子孝,可孩子一犯错,火一点就着?

今天就给精神崩溃的老母亲们,科普一下如何改善「忍不住吼娃,吼完就后悔」的世纪难题!

为啥老是忍不住吼孩子呢?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有啥危害(总是忍不住吼孩子)(1)

因为孩子不听话啊!

这个理由看似很合理,可很多时候并不全是孩子的错。

比如,给宝宝冲的奶死活不喝,在你的吼叫下,宝宝委屈的喝光了奶。之后,你才在家人那里得知,原来,宝宝在回家前吃了几包零食。所以,孩子不是不听话,而是娃真的不饿……

再比如,你上班宝宝怎么都不让你走,可实际上是因为妈妈忙,白天见不到妈妈舍不得才闹着不让走。

亦或者,家长工作不顺心,被领导指责。恰好宝宝吵闹,耐心值急剧下降,就顺势把火发在了孩子身上。

可能许多家长没发现,孩子因为不会辩解,常常无意间成了大人们情绪发泄的出口。实际上孩子们犯的小错,还不足以让你大发雷霆。但由于坏情绪作祟,莫名让孩子背负了坏结果的“受气包”。

如果在吼孩子之前,了解一下宝宝闹人的前因后果。

吼之前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没休息好?工作不顺心?太累了?

先自我调整一下情绪,或许就能忍住不吼孩子,理性的与孩子沟通。

那么,怎么做才能有效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让坏情绪左右?咱接着往下看!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有啥危害(总是忍不住吼孩子)(2)

想要“戒吼”试试这七招!

第一招:短暂离开

就是离开现场,远离让你怒火攻心的人和环境。

但是不要啥也不说的离开,而是告诉孩子:「妈妈很生气,要出去冷静一下!」

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等自己冷静下来找到解决办法后再和孩子沟通。

第二招:深呼吸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放松,深呼吸四五次,而且越慢越好。这样随着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

你的情绪曲线会慢慢回落,各种情绪信号减弱、消失,就能够感到情绪渐渐平静了。

第三招:拍凉水

想发火就去卫生间,卫生间有镜子自来水

前者让你看看自己生气的样子有多丑和可怕。

后者,可以让你的情绪稳定下来。比如用凉水洗脸,能让高涨的情绪得到些许缓解。

第四招:换个人看孩子

自己生气、想吼孩子之前,可以让家里其他人照看孩子。

自己呢就做一些重复性的事情,比如:狂刷某宝「有好货」推荐做家务跑步等,都能让你的情绪得到缓解。

第五招:设置“终止词”

在平常和家人、孩子商讨出一个“关键词”,每当争执发生时,说出这个词后就必须立即停止吵闹。

比如,「冷静」、「你还爱我吗?」、「别生气了」…

宝妈可以告诉宝宝,你觉得妈妈生气了,就问妈妈「妈妈你还爱我吗?」,妈妈听到这个词就不会生气了。

由于之前的约定,加上这些词的特殊意义,会在很大程度上把你将要失控的情绪拉回到理智的范围。

第六招:立flag奖励自己

设置一个时间范围和奖励物品,也能有效的抑制自己的情绪。

比如,如果我一周之内不吼孩子,就奖励自己一双心仪却舍不得买的鞋子。一个月内不吼孩子,就让老公奖励我一个包包……以此类推。

当然也有惩罚机制。

同样,如果一个月内吼孩子超过3次,就罚自己一月不能喝奶茶一个月不能买买买

第七招:发泄情绪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如果以上都不奏效,那么就找个没人的地方吼一嗓子,或进卧室摔摔枕头

总之,把坏情绪发泄出去,才能更理性的解决孩子的问题。

吼完孩子要懂得善后

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有啥危害(总是忍不住吼孩子)(3)

情绪容易失控的家长,可能会养出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有的孩子还会学会以暴制暴,沿袭了父母的暴躁型性格;

有的孩子屡屡被压制,认为自己总犯错误,自己太笨,会产生自卑心理,形成胆小怯懦的性格;

也有的孩子学会了顺从,形成委屈自己,迁就他人的讨好型性格。

所以,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实在忍不住吼了孩子,也要懂得正确善后。

比如,放下身段承认自己吼宝宝不对,向宝宝认错。道完歉倾听宝宝为啥要这么做,然后指出错误和解决方法。切勿一味地指责宝宝,给宝宝“贴标签”。

孩子是你唯一敢得罪,但不会记恨你的人。你再吼Ta,再责备Ta。只要你说一句「来抱抱」,Ta就会小跑着再次投入你的怀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